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最佳和有效途径。以潍坊市北部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思路和方法,通过循环经济动脉链、静脉链和网络体系的构筑,建立起科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并探讨了有效可行的实施途径,从而实现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解决当地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中的重要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水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然模式。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为确保我国水资源安全,水资源管理必须有新的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既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也是水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阐述了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基本特征及国内外应用实践,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水资源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循环经济实施机制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海燕 《人民长江》2008,39(18):24-26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构筑水资源利用新机制是创立"循环型社会"的重要任务.循环经济的3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依据3原则,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做到控制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快城市中水回用.对国内外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比,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提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环境和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经济活动的飞速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荷也在同步增长,同时资源的有限性更明显、更迫切地显现出来。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循环经济观即是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水资源新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辽宁省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供需矛盾突出,本文以辽宁省为例,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辽宁省水资源状况,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创新思维,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天津市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了天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观念的引导下,新型水源的开发以及再生水和其它非传统水源的应用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或TEDA)针对本区域水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在国家建设部“十五”科技攻关、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科研课题、国家发改委示范工程等各个水资源项目的科研与工程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水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系统,使城市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水资源,得以按需、分质、分流、多级循环利用,在我国水资源再生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议阿拉善左旗腰坝井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腰坝井灌区地下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腰坝井灌区今后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即提高社会对阿左旗井灌区地下水资源的认识,适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积极倡导推广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投资有效利用汛期山洪洪水资源和人工增雨,发挥地下水的生态环境调节作用,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率,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通过分析经典的控制理论和李嘉图资源模型,结合水资源本身的特点,给出了水资源的宏观开发利用模型,揭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和环境四大问题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我省水资源先天不足,现实开发利用中已出现许多社会及生态环境问题,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为此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实现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而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和环境四大问题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我省水资源先天不足,现实开发利用中已出现许多社会及生态环境问题,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为此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和田河流域水资源情况,结合水资源利用和水利工程现状,随着水资源的规模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探讨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分析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水与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开发模式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借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立足武清区剖析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了政府的政策措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节约使用、中水系统投入使用、污水资源化、价格管理等几项措施,力求能够在资源需求中找到平衡,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长久可持续利用,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及社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取水许可情况,分析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用水效率和用水水平,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认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势严峻,尤其是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严峻,迫切需要及早规划和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不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如何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全县水资源统一管理,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实行水利工程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为前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文章借鉴了国内水资源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预测新宾县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提出了新宾县水资源合理配置、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增强水资源保护等措施,实现水利现代化和农村水利化,为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使水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对实现新宾县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培培 《山东水利》2010,(10):43-44
在分析阳谷县水资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阳谷县开发利用洪水资源的有利条件,并结合该县利用洪水资源的实践,总结了洪水资源利用的原则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据说明了河北省第一工业大市唐山市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曹妃甸新区的缺水状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管理、科学调配、量水发展、节流开源、滦河回头、防治污染与建立节水型社会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彤 《广西水利水电》2000,(4):55-57,61
概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分析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配置问题和供需矛盾 ,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 ,提出了 2 0 0 5 ,2 0 10 ,2 0 30年广西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方案 ,并进行了投资效益分析 ,提出今后广西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作为山地冰雪运动的根本载体,其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山地场馆的可持续利用。在分析山地场馆所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从水安全、水效率、水健康和水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场馆水资源可持续策略,以期推动场馆设计符合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客观规律,使其在运行中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与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20.
支撑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的水资源,源于流域自然水文循环。社会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对自然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而且取水、输水、耗水、排水等过程又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水循环,而自然水文循环是社会水循环的基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目的是对社会水循环各个环节进行调控,使之与区域自然水文循环相适应,促进两大水循环和谐共存,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水资源危机产生。程伍群教授等撰写的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