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为有助于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消极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为消极心理学模式,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积极心理学则主张对人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努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统一,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沿袭以往病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忽略学生潜质的开发及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符合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以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塑造积极人格、构建积极环境为主,开展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品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个性培养中应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影响,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择业心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健康就业,促进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针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大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积极思维,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积极人格,营造积极向上的择业环境等,帮助大学生成功择业和就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厌学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通过调查发现 :在普通高校中 ,入学教育不够充分、基础学习不够扎实、教师素质偏低及学生参与科研的渠道不畅是造成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为消除大学生消极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 ,文章提出了深化入学教育以稳定学生情绪、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解决学生“会学”和教师“会教”的问题以强化学习效果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并获得成功体验的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7.
使用量表法对衡阳师范学院364名大学生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尊除与消极应对是负相关外,与其他变量均是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自尊、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均是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是显著负相关。自尊对积极应对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应对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对积极应对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应对有负向预测作用;朋友支持对积极与消极应对均有正向预测作用,朋友支持对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具体的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积极和消极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量表法对253名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研究。结论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大学生的情绪低落水平、倦怠水平高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情绪低落水平、行为不当与倦怠总分有显著差异;不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情绪、行为不当和倦怠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流动变化快、宣泄性倾向、认同化选择和社区化形式等主要特点,分析了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良好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排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健康心理导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据此,提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采用激励、补偿、转嫁、升华等积极的心理防御方法和文饰、潜抑、投射和反向等消极的心理防卸方法及有效的心理调节手段以消除心理障碍,使之达到心理健康标准。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业是当代新职业观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以激发学生内在心理成就欲望,以创业带动就业来拓宽学生职业路径的发展方式。研究分析在校高职学生创业心理动态趋向,通过实施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给予恰当的适应性引导,帮助学生以积极的价值观提高其心理品质,实现"自我就业"的理想,使创业理念、创业精神贯穿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520份问卷调查,运用数据统计的描述性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大学生的毕业规划、职业选择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近一半学生大学目标模糊,对未来思考不明确;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规划逐渐明晰;不同专业同学,就业规划现状差异明显。建议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开展侧重点不同的学业生涯教育,以推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发展,提升大学生出口的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培养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终身体育意识,以辽宁科技大学2010级本科生为实验对象,随机抽取4个足球选项班的学生为研究样本,进行了目标量化与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研究。结果表明:目标量化与层次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必须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职业技能教育、素质训练和大学生过程教育中,通过个性化、体验化、实践式等实施方法,促进学生科学规划人生,实现人生价值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调查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体认知和实施上尚不尽如人意,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应该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多方面、多层次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主要作用,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自我、制定目标、实施策略、反馈调整等,并指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经处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期,办学规模不断发展,社会认可度逐渐提升.但是,高职教育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是用人单位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高职学生岗位能力不够专,达不到企业要求.文章通过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有特色的岗位引领,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确定自己的岗位目标及职业规划,并把此目标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而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8.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以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等积极心理要素为核心。这些正面的心理状态如何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心理资本探讨的主要内容。主要从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与韧性等积极心理要素开发的角度探讨心理资本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体系:设计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打造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机制;搭建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服务机制;构建心理安全保障机制。该体系经河南城建学院实践应用后,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