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预掘双通道综采设备回撤工艺作为榆神矿区主要综采设备回撤工艺,实现了综采设备的安全、高效回撤。但是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回撤通道矿压显现规律能够参考的工业试验数据有限。因此,以红柳林煤矿15205综采工作面6.3 m大采高设备为研究背景,监测工作面回撤通道垛式支架压力、顶板下沉量以及围岩离层数据,发现在综采工作面末采阶段,垛式支架能够对顶板起到明显的支护效果,主回撤通道内片帮分布规律与顶板下沉规律基本一致,并且工作面分别在距离回撤通道42 m、14 m、9 m以及6.5 m时出现明显矿压显现变化。  相似文献   

2.
浅埋深综采工作接近主回撤通道过程中,顶板压力大,巷道变形严重,影响综采设备回撤速度及工作面正常接替。通过不连沟煤矿F6201工作面末采阶段主回撤通道矿压监测,分析得出了巷道破坏变形、垛式支架压力分布等规律,提出工作面距主回撤通道8m~9m位置时,必须强化巷道支护,确保垛式支架的工作阻力保持在8 800kN以上,为进一步优化回撤巷道支护参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矿压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煤层松软破碎顶板条件,对工作面末采期主回撤通道围岩变形和垛式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现场观测,分析研究了通道顶板来压显现规律及其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提出在工作面距主回撤通道9m前应完成对巷道的加强支护,并提高垛式支架工作阻力,进一步改进两帮支护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现末采期间工作面开采和回撤的安全性、空间性、可操作性,提高综采工作面回撤速度,是矿井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通过对神东煤炭集团万利一矿42202综采工作面末采和回撤期间回撤巷道矿压显现和垛式支架阻力的观测及分析,得到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支架压力分布等矿压显现特征,为进一步优化回撤通道支护参数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破碎顶板综采工作面采用预掘回撤通道进行支架回撤,当回采工作面与回撤通道贯通剩余50 m时,回撤通道安装垛式支架补强支护。通过现场监测表明,回撤通道在工作面回撤过程中顶板最大移近量为400 mm,未出现压架事故,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支架安全快速顺利回撤。  相似文献   

6.
软弱围岩工作面回撤过程中顶板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软弱围岩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回撤过程中顶板运移规律,通过对昌汉沟矿综采15104工作面约80m末采区和回撤通道19d的现场矿山压力监测,详细记录了支架与围岩在工作面回撤前与回撤时的压力分布情况,以及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根据理论分析计算,得出了在软弱围岩工作面回撤过程中顶板运移规律,对指导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地区2_(-2)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泥岩具有遇水泥化特性,这种松软特性使得综采面搬家时容易出现围岩控制困难、底板形成拉沟现象,经常拖延搬家回撤时间影响矿井接续工作,色连煤矿8101工作面曾因软岩顶板漏顶问题造成回撤搬家时间拖延长达4个月造成严重后果。故在8102工作面搬家回撤准备阶段,色连煤矿通过广泛调研、充分研究决定采取停产躲压、补强支护、底板地锚加固、垛式支架支撑等一系列综合性回撤保障措施,有效克服了8102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难控、底板拉沟的问题,23 d内完成了8102工作面162台ZY11000/25/50D型重型支架和98台ZZ18000/25/50型垛式支架的搬家回撤任务,为该地区松软特性综采工作面快速搬家提供实例,也为鄂尔多斯地区以及其他类似条件综采面快速搬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涛 《煤矿机械》2020,41(5):146-148
目前,国内外煤矿综采工作面搬家工艺支护方式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浪费木材且支护高度、自动化程度、安全性、可靠性等多方面均已无法适应国内多数煤矿综采面快速搬家倒面的要求,为此研制了ZZ18000/25.5/52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给出了支架的主要技术参数,介绍了支架的结构组成以及在巷道中的布置方式、运行情况和应用效果。该支架实现了对回撤通道顶板的主动临时机械化支护,有利于提高煤矿作业安全性以及支架回撤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浅埋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切顶卸压技术及改进的施工工艺。施工工序为:主回撤通道顶板恒阻锚索补强支护、布置矿压观测站、施工切顶爆破孔、爆破形成切缝线、单排垛式支架支护回撤通道。采用切顶卸压技术后,工作面回撤期间回撤通道矿压显现并不剧烈、垛式支架阻力变化及回撤通道顶底板移近量均能满足安全回撤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三道沟煤矿综采工作面目前一直采用的是双通道回撤搬家技术,该技术通道掘进断面大,支护成本高,而且在回撤过程中需要采用大量的垛式支架与木垛进行超前支护,同时还需要留设较多的保安煤柱,煤量损失量也大;本文主要从综采面自开通道回撤工艺技术入手积极进行探索研究,确定出合理的技术参数和工艺工序,能够大幅减少综采回采准备巷道的工程量,节约大量生产成本,减少煤量的损失,有效解决综采工作面回撤时通风不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司书芳  王向军 《煤矿安全》2012,43(12):26-29
煤的粒径大小对煤的孔隙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煤的瓦斯吸附性能有所变化。基于气煤和肥煤的低温氮吸附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粒径大小对孔体积、孔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的影响,根据孔体积与孔径分布关系图,找出一定的规律,然后再进一步考察煤的粒径大小对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考察结果表明:煤的粒径影响的下限是在0.074~0.2 mm之间的粒径,而影响上限可能是大于3 mm的粒径,并认为粒径较大时会影响孔隙结构真实值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张平 《煤》2007,16(10):33-33,36
对金鸡岩洗选厂煤泥水处理能力不足的原因作了分析,采取措施后提高了洗煤产量和质量,缩短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刘兆雪  徐伟同  袁季文  邵珠华 《煤》2007,16(8):30-31
介绍付煤公司选煤厂煤泥水系统。通过技术改造,有效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原煤处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孙伟  冯彬 《煤炭技术》2006,25(1):100-102
以黑龙江省勃利煤田普查勘探现状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煤岩特征及煤种分布及变化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勃利煤田煤变质的特征、规律和类型,为勃利煤田煤的综合利用及煤种预测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目前原煤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煤质管理,提高煤炭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凌山  张世东  田红林  卢卫东 《煤》2006,15(2):11-12
综合机械化开采对构造复杂工作面生产具有较高的要求。新河煤矿采用旋转法的方式进行工作面优化设计,并采取各类措施,提高工作面回收率,取得较好的回采效果。  相似文献   

17.
依兰煤田煤层厚、煤层气储层分布广,储集条件较好。该文通过对依兰煤田的煤层特征、煤层的含气性等研究分析,确定了煤层气目标区,对今后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煤焦油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分析了煤焦油用于煤泥分选的可能性,采用其馏分——洗油作为煤泥浮选的捕收剂,考察了在最佳抑制剂和分散剂用量下,洗油和仲辛醇用量不同时煤泥粒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25~0.074mm粒级颗粒比>0.25mm粒级颗粒好浮,<0.074mm粒级颗粒的可浮性最差。  相似文献   

19.
煤炭洗选是实现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首选方案.通过对多种选煤工艺的分析比较,结合平煤八矿的实际,对3种选煤方案进行了对比,确定了适合丁组煤煤质的跳汰洗选工艺.该工艺可靠性高,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在平煤八矿动力煤(丁组煤)洗煤厂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煤炭技术》2016,(2):310-312
对某堆存煤矸石中残存的煤(固定碳品位为28.92%)进行了系统的浮选实验研究(矿物学分析、磨矿细度试验、浮选药剂试验,以及开路、闭路流程试验),重点考察了常用3种调整剂(石灰、硅酸钠及六偏磷酸钠)对该煤矸石中煤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最终获得固定碳可作为动力原煤使用,大大提高了该煤矸石的利用价值,实现了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