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探讨了木质素对工业含Fe~(3+)废水的处理情况。试验主要探讨了反应时间,木质素投加量,废水pH,废水中Fe~(3+)质量浓度对Fe~(3+)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木质素的投加量为1 g、废水pH为6~7、搅拌时间为50min时,对100 mL Fe~(3+)质量浓度为5 mg/L的废水中Fe~(3+)的吸附效果较好,Fe~(3+)去除率达到98.19%,剩余Fe~(3+)质量浓度为0.090 7 mg/L,处理效果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0.1 mg/L)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炉渣对Cr~(6+)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炉渣吸附水中Cr~(6+)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实验考察了高炉渣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溶液的pH值对Cr~(6+)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6+)浓度为15 mg/L、常温(25℃)、振荡频率为120 r/min、高炉渣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吸附时间为60 min、废水pH=1.5的条件下,Cr~(6+)去除率可达到80.93%,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得出,高炉渣吸附Cr~(6+)的吸附曲线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是容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以实际Cr~(6+)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初始pH、反应时间、焦亚硫酸钠添加量对Cr~(6+)的还原效果的影响。在反应时间为60 s,初始pH值=2,还原剂焦亚硫酸钠的投加量为Cr~(6+)含量的15倍时,Cr6+浓度可降低至0.1 mg/L以下;缩短反应时间为20 s,提高初始pH值至3左右,还原剂焦亚硫酸钠的投加量为Cr~(6+)含量的20倍时,Cr~(6+)浓度可降低至0.1 mg/L以下;初始pH值在3左右,还原剂焦亚硫酸钠的投加量为Cr~(6+)含量的10倍时,需要延长反应至180 s可达到Cr~(6+)浓度≤0.1 mg/L的排放标准。以此反应条件为基础,选取氧化还原电位(ORP)差值最大的时间间隔曲线,当ORP差值15 mV时,还原反应可达到终点,以此实现还原剂焦亚硫酸钠加药量的自控。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17,(11):2084-2087
酒糟采用1 mol/L硫酸和2 mol/L盐酸混合溶液(体积比1∶1)室温下改性6 h,冷冻干燥,进行FTIR表征,研究其对电镀废水中Cr~(6+)、Ni~(2+)吸附特性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酸改性后酒糟有效官能团数目增多;对于初始浓度20 mg/L的Cr~(6+)、Ni~(2+)的溶液,在Cr~(6+)pH=5.0、Ni~(2+)pH=7.0,改性酒槽投加量30 g/L,在20℃吸附30 min时,改性酒糟吸附Cr~(6+)、Ni~(2+)的效果最好;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的反映吸附过程;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改性酒糟对Cr~(6+)、Ni~(2+)的等温吸附。  相似文献   

5.
马才奇  杨姝宜  程颖  邢振强 《辽宁化工》2020,49(9):1072-1074
以氧化石墨烯、FeCl_2·4H_2O和FeCl_3·6H_2O为实验原材料,通过碱性共沉淀法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Fe-GO)。探究不同的投加量、pH、温度和吸附时间对Fe-GO吸附制革废水中Cr~(3+)的影响。结果表明:Fe-GO对Cr~(3+)吸附的最适宜条件为Fe-GO的投加量为30mg,温度为30℃,pH为5,吸附时间为120min。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单位实际生产中的电镀废水(Cr~(6+)质量浓度为1.5 g/L、pH值为2.1),研究了三种不同的还原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对该废水中Cr~(6+)还原去除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6.0、4.5 g/L和4.2 g/L。还原处理后pH较低,需调节pH值至7.0左右形成沉淀去除。试验表明,采用焦亚硫酸钠做还原剂,代替原工艺中的亚硫酸氢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炉渣吸附水中Cr(6+)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实验考察了高炉渣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溶液的pH值对Cr(6+)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实验考察了高炉渣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溶液的pH值对Cr(6+)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6+)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6+)浓度为15 mg/L、常温(25℃)、振荡频率为120 r/min、高炉渣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吸附时间为60 min、废水pH=1.5的条件下,Cr(6+)浓度为15 mg/L、常温(25℃)、振荡频率为120 r/min、高炉渣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吸附时间为60 min、废水pH=1.5的条件下,Cr(6+)去除率可达到80.93%,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得出,高炉渣吸附Cr(6+)去除率可达到80.93%,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得出,高炉渣吸附Cr(6+)的吸附曲线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是容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禽类羽毛纤维作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Cu~(2+)、Zn~(2+)、Ni~(2+)、Pb~(2+)、Cr~(6+)。考察温度、pH值、吸附剂投加量、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对羽毛纤维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建立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羽毛纤维能吸附重金属离子,随着温度、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大,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降低,羽毛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逐渐提高。随着pH值的升高,羽毛纤维对Cu~(2+)、Zn~(2+)、Ni~(2+)、Pb~(2+)的吸附率提高,对Cr~(6+)的吸附率降低。羽毛纤维对Cu~(2+)、Zn~(2+)、Ni~(2+)、Pb~(2+)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羽毛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顺序为Pb~(2+)>Cu~(2+)>Zn~(2+)>Ni~(2+)>Cr~(6+)。  相似文献   

9.
《化学工程》2021,49(4)
为进一步探究廉价煤渣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并解决煤渣在吸附过程中的团聚问题,文中实验利用聚多巴胺(PDA)改性煤渣(C),制备新型复合材料PDA-C,采用SEM,EDS,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探讨了改性前后的吸附效果,并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PDA-C投加量为0.25 g, pH值为3.0时对Cr~(6+)的去除效果达到92.58%。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PDA-C对Cr~(6+)的吸附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度较好,相关系数为0.93;Freundlich模型(R~20.95)能较好地描述等温过程,说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且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进行。研究结果可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其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去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零价铁类Fenton-混凝法同步去除印染废水中的苯胺类物质、Cr~(6+)、锑。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初始pH、铁刨花投加量、H_2O_2投加量、反应时间对苯胺类物质、Cr~(6+)、锑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3.0,铁刨花投加量为0.2 g/mL,H_2O_2投加量为1.0 mL/L,反应时间为4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苯胺类物质、Cr~(6+)、锑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99%、89%以上,均可达到现行排放标准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海参营养素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海参营养素与木质素磺酸钠吸附效果的大小。[方法]采用海参营养素与木质素磺酸钠对比法,对一定浓度的Cu~(2+)、Cr~(6+)溶液进行吸附研究。[结果]在试验条件下,海参营养素对Cu~(2+)、Cr~(6+)的单位吸附量分别为103.24mg/g、83.95mg/g,去除率分别为61.9%、25.2%;木质素磺酸钠对Cu~(2+)、Cr~(6+)的单位吸附量分别为92.49mg/g、41.2mg/g,去除率分别为55.5%、12.4%。[结论]海参营养素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选择吸附性且其吸附效果优于相同条件下的木质素磺酸钠。  相似文献   

12.
在对Cr~(3+)和亚甲基蓝模拟的工业废水分别进行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考察溶液的pH值、浓度、温度、分子筛添加量等因素之后,采用振荡吸附法对低浓度Cr~(3+)和亚甲基蓝混合废水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粉煤灰制备的ZSM-5分子筛对单一Cr~(3+)和亚甲基蓝废水的吸附率分别为73.10%和98.20%;对混合废水同时有着良好的吸附效果,分子筛对混合废水中Cr~(3+)和亚甲基蓝吸附率达77.14%和93.61%。  相似文献   

13.
吴良彪  王建荣 《安徽化工》2017,(6):92-94,96
用13X分子筛作为去除铅离子吸附剂,研究各实验条件下对废水中Pb~(2+)的去除效果。考查了废水的pH、Pb~(2+)起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Pb~(2+)起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优化最佳条件为:控制废水的pH=8,Pb~(2+)浓度为200mg/L,搅拌时间为30min,分子筛投加量在5~6g/L时,13X分子筛对Pb~(2+)的去除率可达到92%左右。研究表明,13X分子筛对Pb~(2+)的吸附机理以离子交换吸附为主,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用高炉渣吸附废水中的Cu(2+),探讨了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和废水pH等因素对废水中Cu(2+),探讨了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和废水pH等因素对废水中Cu(2+)去除率的影响,并从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室温(25℃)、吸附剂投加量为1.2 g、反应时间为60 min、废水初始pH为7时,Cu(2+)去除率的影响,并从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室温(25℃)、吸附剂投加量为1.2 g、反应时间为60 min、废水初始pH为7时,Cu(2+)去除率达95.18%;高炉渣吸附剂对废水中Cu(2+)去除率达95.18%;高炉渣吸附剂对废水中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吸附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这表明此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并且吸附是容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污泥焚烧渣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对镍离子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本文研究了吸附时间、镍离子初始浓度、废水pH和城市污泥焚烧渣投加量对废水中镍离子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镍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废水pH为7.0,吸附时间为6 h,城市污泥焚烧渣投加量为10 g/L时,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对水中Cr6+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处理含Cr6+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投加量为3 g、吸附时间为1 h及pH值4~7、常温条件下,可以使水中Cr6+含量低于0.5 mg/L,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对Cr6+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是一种高效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12):2838-2842
以橘子皮、碱性氧化橘子皮的吸附废水中Pb(2+),研究吸附剂投加量、pH、吸附时间等对Pb(2+),研究吸附剂投加量、pH、吸附时间等对Pb(2+)去除率的影响吸附。结果表明,在初始离子浓度50 mg/L,投加量为1.0 g/L,pH 5.5,温度30℃,吸附时间2 h时,碱性氧化改性的橘子皮比普通橘子皮对Pb(2+)去除率的影响吸附。结果表明,在初始离子浓度50 mg/L,投加量为1.0 g/L,pH 5.5,温度30℃,吸附时间2 h时,碱性氧化改性的橘子皮比普通橘子皮对Pb(2+)的吸附效果更佳,去除率达到98.52%。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更加符合吸附过程。吸附过程是单分子层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高岭土、沸石、活性炭对电镀废水中COD和Cu~(2+)的吸附性能,其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最好。另外,研究了活性炭的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温度对电镀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吸附条件为:吸附温度25℃,吸附时间50 min,pH值6,活性炭的投加量1.0g/100mL。活性炭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方程具有很好的拟合性,表明活性炭吸附电镀废水中COD和Cu~(2+)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盼青  王利军 《净水技术》2020,39(6):112-12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利用TEM、FT-IR、XRD和BET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磁性纳米Fe_3O_4对Cr~(6+)的吸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磁性纳米Fe_3O_4成功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对Cr~(6+)的吸附动力学可以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60 min达吸附平衡,以物理吸附为主,平衡吸附量为8.182 mg/g。磁性纳米Fe_3O_4对Cr~(6+)的吸附热力学可以用Langmuir等温模型描述,最大吸附量为7.235 mg/g。此外,溶液中Cr~(6+)初始浓度增加,平衡吸附量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初始浓度低时,不同温度平衡吸附量线性增加;初始浓度高时,温度越高,平衡吸附量越大。溶液pH增加,平衡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溶液中阳离子种类和浓度对磁性纳米Fe_3O_4对Cr~(6+)的吸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改变溶液的pH、纳米氧化铝加入量和超声波振荡时间等因素研究了纳米氧化铝对Cr~(6+)的吸附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吸附后剩余的Cr~(6+)的含量,得出了最佳的吸附条件。Cr~(6+)溶液浓度在0.1000~1.000 mg/L范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关系可以表示为A=0.7236c+0.0944,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77,溶液的pH为6,每10 mg/LCr~(6+)溶液中投入纳米氧化铝0.4~0.5 g,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