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与模式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黑土区被誉为国家粮食生产与供给的"稳压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长期过度开发与利用、保护不当,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制约东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的疏理与分析,总结出当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概述了在漫川漫岗区、丘陵沟壑区和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从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角度,分析了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为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和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东北黑土区(黑龙江省部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工程监理工作实践为例介绍了工程建设监理活动。黑龙江省黑土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历经3年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72条小流域进行了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共完成治理面积721.03㎞^2,达到了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中通过对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重点章节的分析,提出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从主体工程评价、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及措施设计、水土保持监测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根据相关经验,提出了针对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拜泉:打造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智 《中国水利》2009,(7):56-58
东北黑土区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流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由于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垦殖、超载放牧和乱砍滥伐等活动,造成区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保护黑土地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黑龙江省拜泉县是东北黑土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较早的县市之一.该县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县、全国第一个平原地区人工造林百万亩县、国际工发组织确定的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第三届地球奖等诸多荣誉,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内蒙古、黑、吉、辽4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报送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以来,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于2002年8月18日和8月23日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关部门特别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多次深入黑土区实地考察调研,积极向中央建言献策,对促进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水利部本着简化程序、抓紧实施的原则,从2003年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4000万元,用于启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先期在4省(自治区)8个不同侵蚀类型区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尽管试点工程的实施范围与投资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标志着长期没有中央投资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从此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的范围,因此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实行监理制是国家对水土保持事业高度重视的结果,作为刚刚起步的水土保持监理工作,以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拜泉县试点工程为例,就水土保持监理的方法、过程及效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目前水土保持监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家农发水保项目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自2008年立项实施以来,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建设范围不断扩大,一期项目于2011年通过国家农发办和水利部验收,二期工程正在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快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是改善东北黑土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的防护体系,是构筑黑土资源和粮食安全的生态屏障。石泉镇通河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是首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之一,通过对其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办法,实现了以保护耕地为目标,以坡耕地及沟坡兼治为重点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方法,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是国家为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项目经过3年的实施,探索出漫川漫岗区、低山低丘区和农牧交错区等多种治理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成效进行了实例分析。在对项目管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两方面梳理了我国东北侵蚀沟治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分类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思路,总结了适用于分类治理的6项特色治沟技术,并指出了4方面东北侵蚀沟防治的科研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家在东北四省(区)实施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根据试点工程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松辽委对试点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获取了2004-2006年的监测数据。试点工程在监测思路确定、监测总体布局与监测点选择、监测内容与方法及监测组织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东北黑土区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监测方案和以遥感影像、野外调查成果等为基础数据源,采用区域“三因子”叠加、小流域模型计算相结合的监测技术评价水力侵蚀状况的工作.通过这个监测方案,能够得到小流域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综合分析和探索水土流失规律,从而得到重点治理区全面反映水力侵蚀、水土保持措施现状的报告、数据、表格、图册共四类成果.  相似文献   

14.
砒砂岩区侵蚀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流域砒砂岩区是我国北方生态严重退化的地区,其土壤侵蚀治理长期以来是我国水土保持学界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其难点在于砒砂岩区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多动力复合侵蚀交替发生且时空分异性强、侵蚀岩性机理及侵蚀动力过程复杂、干旱缺水而暴雨集中,以及人们对于砒砂岩区土壤侵蚀规律性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本文从砒砂岩区土壤侵蚀特征、治理措施及其作用与效益,以及砒砂岩治理技术研究新成果等方面综述了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阻控侵蚀与植被恢复一体化、砒砂岩资源利用与生态衍生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及实现生态综合治理将成为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治理技术研究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胡明 《中国水利》2011,(16):56-58
安康市地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贫困人口较多。国家对安康市水土流失治理安排了一系列工程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依据1985--2004年期间的统计与调查资料,对安康水土保持投资来源、使用方向与效果,以及对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投资措施使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现状与分布,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研究探讨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坡式条田、竹节梯田、垄作区田、深松耕法、少耕免耕、地埂植物带、秸秆还田、侵蚀沟治理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藏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工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西藏地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和成因,指出西藏地区的土壤侵蚀类型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3种类型,水蚀范围较小,约占总侵蚀面积的6%,风蚀范围更小,约占总侵蚀面积的5%,冻融侵蚀面积约占总侵蚀面积的89%,是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土壤侵蚀类型在地域上成多样化分布,土壤侵蚀在垂直方向上呈规律分布.提出了西藏自治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应遵循的原则:①必须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②重点治理雅鲁藏布江中游的“一江两河”地区和“三江”流域地区的河谷滩地和两侧的坡地;③开展水土保持综合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④注重开展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水平.最后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水土保持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