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加强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保证本流域及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长江流域水情特点,分析了长江流域节水现状用水量和用水水平,预测了近期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成功,对全国丰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元波  刘联兵  代涛  尚钦 《人民长江》2011,42(18):122-124
长江流域水资源量较丰富,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流域节水也存在较多问题.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分析流域用水及节水现状基础上,对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对流域节水潜力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对节水制度建设及具体保障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可为流域节水型社会建...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流域上游典型地区贵州省普定县为例,开展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试点研究,分析了普定县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用水结构和用水效率以及区域水资源利用特点,针对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基本方案和全面方案。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皋兰县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用水效率低的农业县,缺水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全县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分析了皋兰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华 《人民长江》2010,41(12):1-6
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至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分析及水资源配置情况,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强化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跨流域调水工程影响、逐步实现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统一调度和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等6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鞍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全国各区域水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城市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不同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模式。分析总结了鞍山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鞍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研究在重工业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是水资源。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维护的支撑能力,结合区域其他内部现状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是确定区域国民经济布局、产业结构格局的基础。本文从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西北地区应率先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快骨干型水利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先保障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用水;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供水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讨赖河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属资源性缺水流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节水型社会建设将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最有效的根本出路。从讨赖河流域实际出发,通过分析讨赖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形势、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流域管理机构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应以流域综合规划为基础,以明晰初始水权合理配置水资源为核心,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为重点,将流域控制性工程纳入流域统一管理为重要内容,建立流域新的管理体制和水法规体系,推行公众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我国当前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实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模式划分四大类型,即经济发达丰水类、经济发达缺水类、经济欠发达丰水类以及经济欠发达缺水类,相对应的战略思路可分别概括为稳步型、优先型、伺机型、扶持型,对各类模式的基本特点、建设重点、融资方式及可能的动态演进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水利水电快报》2005,26(19):29-29
节水型社会建设不只是从资源道德和环境伦理的角度来要求全民节水,主要是通过建设国家水权制度.从明晰水资源的产权开始,明确水资源宏观分配指标和微观取水定额指标。这是《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通知指出,认真研究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继续开展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国家水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远华 《中国水利》2005,(13):100-103
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探讨,明确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的与任务,根据用水现状和节水潜力,以及我国国情和体制与机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利建设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自然经济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水利建设特色.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研究其特点对于全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利建设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关于重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金扬 《中国水利》2005,(13):207-209
在认真分析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广泛借鉴国内其他试点城市的经验,提出了重庆市以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运行机制、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制度体系和法规体系、制定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规划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节水工程体系建设以及以舆论宣传教育、加强政府统筹领导的保障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水权转换是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宁夏和内蒙古水权转换试点实践丰富了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管理体制;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手段,建立与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节水工程投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加强水权转换制度的技术支撑系统建设,为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战略的高度建立节水型社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岳 《中国水利》2005,(13):155-157
节水要贯穿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战略重点依次是: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战略措施包括:国家制定水资源战略及其战略储备体系,并建立管理机构、法规或条例;国家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治水思路,确立节水优先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邓坚 《中国水利》2005,(13):186-188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节水型社会建设将是解决流域水资源匮乏问题的一项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通过分析海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形势、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流域管理机构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应开展的主要工作,以促进流域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李恒勇  邓巍 《中国水利》2012,(15):39-41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一个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的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成为制约敦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敦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通过对敦煌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总结了其主要做法、主要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宁夏节水型社会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下,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宁夏节水型社会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节水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保证.  相似文献   

19.
重视激发节水型社会建设主体有效的内在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东  杨柠 《中国水利》2005,(13):84-86
节水型社会要求在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以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为中心的社会总体协调体系.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公众的广泛参与,以节水为主线,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技术的、法律的、宣传的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各方节水的主动性.建立完善的水权管理制度、科学的水价制度和良好的节水型社会水道德观,是形成节水型社会运行稳定的驱动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华 《中国水利》2005,(13):175-179
经济因素与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远高于水资源丰枯条件与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的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但是推进难度更大,是我国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掣肘因素.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 关键要使有限的投入产出最大化,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增加投入.由此提出加快西部地区节水型社会发展的四大原则:扶贫富民为本,改善生态和环境是目的;建立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关键;尊重客观规律,科技进步是保障;多方增加投入,国家予以积极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