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钢丝绳连续抽油杆矿场试用情况初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介绍了我国5 个油田试用钢丝绳连续抽油杆抽油系统的情况。根据现场试验数据,初步分析了油井产量和泵效得以提高的原因,认为钢丝绳连续抽油杆抽油系统在我国的试用是成功的,无论是下泵深度、泵径,还是钢丝绳连续抽油杆的使用寿命,均超过了国外的水平。钢丝绳连续抽油杆的使用优势已充分显示:接箍数量和事故次数减少,劳动强度减轻,起下速度、泵的有效冲程和冲程效率提高,检泵周期延长。同时,针对钢丝绳连续抽油杆抽油系统试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柔性连续抽油杆抽油装置图表选择法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为了保证柔性抽油杆在工作中下冲程过程的正常回落 ,在钢丝绳的末端设置了一定长度的加重杆 ,所以柔性杆的最大下泵深度为钢丝绳和加重杆两部分长度之和。另外 ,针对钢丝绳抽油杆自身弹性模量小、弹性大的特点 ,提出了确定泵柱塞有效冲程的新的计算理论 ,并且在青海尕斯库勒油田 16 - 6井实际验证了上述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钢丝绳采油系统抽油泵柱塞超行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勇 《石油机械》2002,30(4):13-16
利用抽油杆柱行为预测技术 ,定量计算了钢丝绳连续抽油杆柱和钢抽油杆柱两种采油系统抽油泵柱塞的超行程 ,分析了主要油井工作参数 (包括冲程、冲次、泵径、泵深、沉没度、杆柱组合 )对泵柱塞超行程的影响 ,定量地描述了影响抽油泵柱塞超行程的主要参数。指出 :在油井工作参数合适的条件下 ,钢丝绳连续抽油杆采油系统较之常用的钢抽油杆采油系统更易于形成泵柱塞的超行程 ,使油井产量增加。为增加使用钢丝绳连续抽油杆采油系统油井的产量 ,合适的油井工作参数应为长冲程 ,适当冲次 ,小泵径 ,并应精心选配绳杆组合。最后给出了实例的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我国两个油田试用钢丝绳抽油杆油系统的情况,用现场得到的试验数据对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使用效果及产量和泵效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钢丝绳抽油杆可以减少接箍数量和事故发生的次数,减轻作业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起下速度,增加泵的有效冲程,提高泵的冲程效率,检泵作业时间延长,悬点载荷减少,经济效益显著等。文中同时指出了钢丝绳抽油杆油系统试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钢丝绳抽油杆的推广应用前景,并对  相似文献   

5.
钢丝绳抽油杆抽油超冲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钢丝绳抽油杆和常规钢杆振动模型固有频率的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钢丝绳抽油杆和常规钢杆振动形成谐振(超冲程)的奈件;同时讨论了振动阻尼系数对共振的影响关系,从理论上得出了钢丝绳抽油杆在抽油时更易形成超冲程,进而从理论上解释了钢丝绳抽油杆在抽油过程中的泵效较高的事实,进一步解释了当前人们对钢丝绳应用和研究中的一些疑点和难点,为钢丝绳抽油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柔性连续抽油杆超冲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柔性连续抽油杆在应用中强调柔性杆容易实现超冲程的观点,引述理论界对于柔性连续抽油杆柱塞超冲程的讨论,依据杆柱一维振动模型阐述柱塞超冲程的相关问题,说明不同阻尼下实现放大系数最大时的频率比随阻尼系数的变大而变小。提出出现超冲程时必然会伴随着超载荷;在过阻尼的情况下,杆柱不但不会出现超冲程,反而会出现超冲程损失;柔性杆的应用应该以柱塞的实际冲程作为设计依据;柔性杆相对超冲程的量一般比液载的额外冲程损失小,正是钢丝绳弹性模量大而优于其他柔性杆的关键原因;柔性连续抽油杆的单井优化设计应该以加重杆满足柔性杆不受压为主要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不仅论述了当前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研究的主要方法,结论和观点,同时详细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钢丝绳抽油系统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及解决方案。目前,钢丝绳抽油系统的理论分析基本都采用与常规钢杆抽油系统相同的方法,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并没有明显反映钢丝绳抽油杆的结构特征和力学特性,在其振动议程中完全套用常规钢抽油杆杆体振动阻尼系数,根据该振动方程的求解结果,对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工作的实际情况难以作出正确的分析,从而也难以对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的实际油井示功图及其产量与泵效提高的原因作出准确的解释。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完善而且能较全面地、客观地、系统地反映钢丝绳抽油杆特点的抽油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抽油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预测方法来研究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的抽油模式,可确定在中、低产量深井中应用此抽油系统的最佳油汲参数、杆柱组合、抽油机机型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低产量深井应用此抽油系统时,长冲程、低冲次、中小泵径、油管锚定、直径较小的钢丝绳杆与直径较大的加重钢杆组成的抽油混合杆柱是最佳抽油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高泵的有效冲程及系统效率,降低能耗.采用液压抽油机有利于充分发挥钢丝绳抽油杆的有效冲程,而稠油大泵强采则不利于此杆优点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连续抽油杆技术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曹耀峰  杨献平  沈江  李伟 《石油机械》2000,28(10):27-29
传统的有杆抽油系统只适用于浅井和中深井 ,不适用于深井和大排量抽油井。采用可靠性更高的长冲程、低冲次ROTAFLEX胶带抽油机 ,配合使用钢结构连续抽油杆和杆式井下泵 ,可实现有杆抽油系统在深井、稠油井和斜井中的应用。钢结构连续抽油杆具有减缓杆管磨损 ,减小杆柱应力 ,降低减速器扭矩 ,减少停工时间和增加油井产量等诸多特点。与钢丝绳连续抽油杆相比 ,也有较大优势。中原和胜利油田的使用情况表明 ,应用钢结构连续抽油杆新技术、新工艺后 ,抽油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效率更高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使用时,柱塞的运动存在超冲程现象,且超冲程的影响规律不明,导致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设计使用缺少理论依据。鉴于此,将抽油杆运动分解为由悬点位移和泵时变载荷激励的两个子运动,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所建模型分析了冲次和杆柱组合对柱塞超冲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悬点位移激励产生的柱塞超冲程随着冲次的增加而单调增加,泵时变载荷引起的柱塞超冲程则有正有负;柱塞的超冲程是由悬点位移和泵时变载荷共同作用产生;有杆采油系统均存在超冲程现象,碳纤维-钢混合杆柱的能耗和泵效均优于全钢杆。研究结果可为现场充分利用碳纤维抽油杆的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钢丝绳抽油杆柱振动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檀朝东  张嗣伟 《石油机械》2003,31(Z1):29-32
在钢丝绳抽油杆振动方程中采用常规方法和阻尼常数很难对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的产量与泵效的提高以及实际油井示功图等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分析。为此,主要考虑了钢丝绳杆在流体中的阻尼及其自身的结构阻尼,建立了钢丝绳混合抽油杆柱振动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差分解法,初步为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的动态预测和工况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编制了钢丝绳混合杆柱抽油系统预测及诊断软件,最后还给出了实例的软件计算与分析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分析得到的产量和泵效指标与实测的数据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2.
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研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防止抽油杆管偏磨,提高泵效,延长井下抽油系统的使用寿命及检泵周期,研制了一种抽油杆助抽扶正器。将多个抽油杆助抽扶正器连接在抽油杆柱中,每一个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相当于装在抽油杆上的可以开合的柱塞。下冲程时自动打开,上下畅通,只起扶正、防偏磨作用;上冲程时自动闭合,形成多个在油管中的大直径柱塞,随抽油杆一起上升,分担了作用在抽油泵柱塞上的压差,从而减少了柱塞与泵筒之间的漏失与磨损,可提高井下设备的寿命,延长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3.
钢丝绳抽油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我国钢丝绳抽油杆抽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成套技术的概念及其组成.建议成套开发钢丝绳抽油杆抽油技术,合理选择井深和产量,改进配套设备,完善设计理论和制造工艺,使其在生产中更好地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钢带式超长冲程抽油装置用抽油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万邦烈 《石油机械》1996,24(8):45-48
简述了80年代以来国外(主要是前苏联和瑞典)开发的钢带式超长冲程抽油装置用抽油机的结构、类型和特性参数。钢带式超长冲程抽油装置的主要特点是:抽油泵的柱塞冲程很长,从40m到155m;用长钢带代替抽油杆柱作为抽油泵柱塞的传动构件;可用自身的抽油机进行换泵等日常修井工作,停产时间大大减少。钢带式超长冲程抽油装置具有向深井、超深井抽油方向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使用混合杆柱时抽油泵柱塞的超冲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猛  陈如恒 《石油机械》1998,26(1):26-28
任何抽油杆柱在理论上都可能产生超冲程,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超冲程的存在,使泵柱塞的有效冲程增大,甚至会大于光杆冲程。首次提出了抽油泵柱塞相对超冲程和绝对超冲程的概念,这将有助于正确认识玻璃钢抽油杆的作用和玻璃钢抽油杆的推广使用。将抽油杆柱简化成上端受光杆的激振位移、下端带有集中质量的弹簧-质量力学模型,建立了抽油杆柱纵向振动的偏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然后用固有函数法求解方程,得出了抽油泵柱塞超冲程的无穷级数解析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抽油杆由于其本身的优势在油田得到推广;但在使用时存在柱塞超冲程现象,导致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设计使用缺少理论依据。采用运动分解的方法将抽油杆运动分解为由悬点位移激励和泵载荷激励的两个子运动,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与现场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建立了柱塞超冲程的仿真模型,分析了柱塞超冲程的产生机理及冲数、悬点冲程、泵径、泵挂和碳杆占比对柱塞超冲程的影响。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柱塞相对超冲程由悬点位移激励的同频超冲程和泵载激励的谐振超冲程组成;②加载完成时悬点的速度、杆柱的谐振性能参数越大,谐振截止相位越接近3π/2,柱塞谐振超冲程越大;阀二次动作会削弱柱塞谐振超冲程;同频超冲程随抽油杆柱的固有频率增加而下降,随冲数和悬点冲程增加而上升;③柱塞相对超冲程随冲数的增加波动上升,随悬点冲程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随泵径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泵挂的增加单调上升;④在极值冲数或较高冲数、极值碳杆占比(杆柱固有频率最低时的碳杆占比),高泵挂时,柱塞超冲程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抽油杆采油系统柱塞超冲程产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纤维抽油杆由于其本身的优势在油田得到推广;但在使用时存在柱塞超冲程现象,导致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设计使用缺少理论依据。采用运动分解的方法将抽油杆运动分解为由悬点位移激励和泵载荷激励的两个子运动,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与现场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建立了柱塞超冲程的仿真模型,分析了柱塞超冲程的产生机理及冲数、悬点冲程、泵径、泵挂和碳杆占比对柱塞超冲程的影响。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柱塞相对超冲程由悬点位移激励的同频超冲程和泵载激励的谐振超冲程组成;②加载完成时悬点的速度、杆柱的谐振性能参数越大,谐振截止相位越接近3π/2,柱塞谐振超冲程越大;阀二次动作会削弱柱塞谐振超冲程;同频超冲程随抽油杆柱的固有频率增加而下降,随冲数和悬点冲程增加而上升;③柱塞相对超冲程随冲数的增加波动上升,随悬点冲程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随泵径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泵挂的增加单调上升;④在极值冲数或较高冲数、极值碳杆占比(杆柱固有频率最低时的碳杆占比),高泵挂时,柱塞超冲程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连续抽油杆的运动分析和有阻尼时混合杆柱的纵向振动方程的解析解的研究, 求出两种情况下的柱塞超冲程量解。由此得出结论: 柱塞的实际冲程取决于悬点的冲程、柔性杆柱和油管在载荷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冲程损失, 同时也取决于柔性杆柱在工作过程中的弹性振动引起的超冲程。  相似文献   

19.
国外抽油技术的新发展(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冯耀忠  韩炜  李光 《石油机械》2000,28(11):58-60
1999年 ,美国和加拿大石油机械制造商在螺杆泵、水力泵、气动举升及柱塞举升采油技术装备方面共取得 12项研究成果。在螺杆泵 (PCP)技术方面 ,开发了新型PCP定子、高扭矩PCP抽油杆、地面驱动头与液压刹车系统、无漏失盘根盒及泵控制器 ;在水力泵技术方面 ,研制了水力长冲程抽油泵系统、超长冲程有杆泵系统、水力泵油管泄油器和多相泵柱塞密封装置 ;在气动举升和柱塞举升技术方面 ,推出了气动抽油系统、气动抽油机及套管柱塞系统。对以上技术装备的原理、结构和性能特点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机械采油新方法,即用连续钢带抽油装置及超长冲程泵进行机械采油。连续钢带缠绕在地面传动装置的滚筒上,一端固定在深井泵柱塞上。这种抽油装置的特点是:柱塞行程可达几百米,甚至可为柱塞的下入深度。实践证明,它能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量,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并能简化柱塞的起下作业和具有清除油管结蜡的功能。简介这种抽油装置的工作原理;传动装置的技术特点;连续钢带的结构及制作工艺;柱塞的密封结构;超长冲程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