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南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部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而附着在湘南民居建筑之上的装饰木雕艺术,因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地域多元文化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质朴率真的表现手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而成为地域性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位于晋西的碛口古镇的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思维表象和艺术特色。其建筑中的空间环境、室内外环境和建筑装饰无不折射出传统民居的文化意象,给现代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精神内涵和借鉴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江南传统民居经历历史的发展与时间的洗礼,保存下了各种形态的交往空间,这些空间对于促进人们的交往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了江南传统民居中各种形态的交往空间,分析了其在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利用交往空间对江南传统民居进行"生活性"保护的措施,以此聚集人气,吸引原住民留下,达到对生活其中的人的真正关怀,保持民居的原真性与生活性。  相似文献   

4.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内外环境,包含着丰富的设计伦理内涵。具体体现在:选址上,是以"风水说"为依据的建筑生态环境观;用材上,是亲地恋木的技术伦理观;建筑群组的组织与平面铺陈,具有以"礼"为序,明分使群的伦理特点;建筑空间尺度的把握,体现了紧凑精致的人本特色;建筑在色彩与园林艺术上体现了江南文人的雅韵和气质。  相似文献   

5.
陕南与陕北的传统民居虽然同处陕西文化和民族文化这一大的背景下,却有很多不同之处,门窗是民居建筑装饰的重点,其装饰图案的差异更是明显,本文从两地民居的门窗结构入手,通过对装饰图案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地传统民居建筑中门窗装饰图案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江南农村民居场地布局的分析,研究其对于保温隔热性能的影响,以期改善民居冬夏热环境舒适度,为生态木构民居的营造打下基础。通过对4个江南村落的现场调研测绘与研究统计,探索了场地布局中的选址、建筑间距、建筑朝向和院落组合对于民居保温隔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南农村民居依据传统建筑"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中国风水学的选址理念对于建筑保温隔热性能有所增强,但现有民居主流的8m建筑前后间距、南偏东20°~40°的建筑朝向和院落组合中的庭院景观设计均不利于民居保温隔热性能的提升,应在新建的农村生态木构民居的场地布局中改掉缺点,以提高室内热环境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建筑和建筑装饰元素的发展也根源于地域。吉祥图案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记录和表现民族文化历史。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中吉祥图案装饰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丰富民族文化审美观念,渗透着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寄托。文章以天津传统民居石家大院为例,从地域文化的发展对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特色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分析传统建筑装饰吉祥图案的应用及传统装饰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温岭石塘古镇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分析传统民居的生态理念,指出石塘民居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气候、造型优美等特点,这些都反映了民居中"天人合一"朴素的生态观,也形成了石塘传统民居独特的建筑风貌,具有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为农村生态住宅的设计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苏北民居因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而不同于与北方民居和南方民居,徐州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为北门锁钥,南国屏障,因此建筑风格承南袭北,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风貌。文章以苏北民居的典型代表崔家大院为例与苏南传统民居进行比较,试图从比较中挖掘出隐藏在形式背后的文化涵义。在迷失中国建筑特色的今天,如何将这些传统建筑的精神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则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原地区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一直承担着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职能。虽然现在我国的中原民居建筑还没有被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起来,但它确确实实是我国民间传统建筑中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亟须研究、总结、保护和发扬。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原民居建筑已遭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因此,大家在面对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问题时,应当以传承和发扬民居建筑所包含的"记忆"与"精神"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前门地区的历史与北京城的历史一样悠久,区域内保留了众多中华传统老字号商铺、文物古迹以及具有北京特色的民居四合院建筑,这些历史遗存传承了区域内珍贵的传统色彩建筑风貌。其建筑中的色彩具有鲜明特色,无论是灰色的民居还是黄色的宫殿,都能从中国“五行五色”最古老的色彩学说申透视中国传统的色彩文化,这也构成古都北京的独特色彩魅力。文章以中国传统“五行五色”色彩学说为基础,对北京前门历史街区建筑外立面进行现场调研。并对其建筑色彩进行了分析。总结北京前门历史街区建筑表皮色彩的限定性设计与保护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任何国度的设计中,都应体现国度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文化。我国广告创新设计,应当追求两者的完美统一,深层次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图像元素,将其巧妙地吸收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以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几千年的历史连续性构成了其独特延续的艺术魅力,而现代设计艺术区别于传统的中国式工艺美术,引入中国,要想生根发芽,发扬光大,就不能脱离、割裂甚至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本身的独特位置及其千百年来所积淀的包容与影响。所以本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融和是导致设计作品能否以旺盛的民族生命力,生存于世界设计艺术之林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提炼出的民艺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为现代设计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民族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体现了它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底蕴。民艺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设计品本身,而且使设计回归到它所在的文化体中,让设计趋向民族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车辆曾经拥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其独特的造型在世界古车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当今振兴和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产业课题中,怎样使汽车设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而受世人青睐,一直是国人设计师探索的问题。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技术水平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追赶的。差距的根本还在于是一个文明背后所支撑的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车辆的研究,梳理上古文明的根脉,分析古车形成及其发展的原因,为促进中国民族汽车品牌的建立探索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全球化时代,动画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深受国际审美趣味的影响。美国动画中的自由主义与幽默精神以及日本动画中特有的人文关怀精神,是其风靡世界的秘密所在。这些动画强国除了关注发掘自身文化传统以外,在动画创作中他们也积极探索中国与其它国家的文化传统,为己所用,这些充满异国情趣的文化拼盘在世界上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7.
文面是世界民族的古老文身习俗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龙族文面图案独特,文化含义丰富,在独龙族社会中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活形态民族文化标志,隐含着独龙族历史、社会、宗教和审美观念等文化形态的民族密码。文章通过对独龙族文面文化内涵的探析,试图揭开这一神秘习俗的面纱。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原文化的一脉,高句丽服饰具有一定的中原文化特性,但同时也在这七百年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高句丽服饰文化是高句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现代服饰及其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厚的影响。文章从头衣、体衣、足衣三个方面出发,其中头衣主要体现在折风上面,体衣主要体现在其襦、裤、袍等方面,足衣主要体现在钉子鞋方面,具体探讨高句丽民族服饰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丁村民居门环装饰纹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文章通过对丁村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丁村门环装饰纹样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阐述了门环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丁村门环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内容,并对几种典型的门环装饰纹样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进一步了解山西民居装饰特点,促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天人合一"是其文化思想的精华,它是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美学思想的源头。但是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却一步步地丢弃传统的精华,在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冲撞下我们原有的价值体系日渐破碎,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物化的崇拜,这造成对民族特性的忽略,城市文脉的断裂。本文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指出当今城市建筑文化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