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规划师》2017,(4)
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修复城市水生态、实现雨洪利用和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和水生态方面对淄博市展开调研与分析,切实把握海绵城市的重点建设方向,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编制思路与规划策略,推动淄博市海绵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开发建设中大力提倡的新模式。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更高层面的表达,更是我国永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区域和城市的雨洪资源化、增加城市的水域和湿地面积、增加雨水的地表下渗率、减少地表径流、减少面源污染以及减少洪涝旱灾的危害。水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的追求,是对水生态安全理念的追求,也是对水环境、水生态工程技术和艺术追求,如何做好海绵城市设计,本文就此谈谈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3.
建设海绵城市是落实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缓解城市排水防涝压力、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探索研究了江南水乡平原水网地区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形成了基于圩区特征的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策略,能够实现城市水系统功能的综合提升,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基于研究成果,打造了一批具有综合示范意义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现今我国面临严峻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问题,"海绵城市"理论得到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内涵、国内外海绵城市理论及实践研究情况,结合山东济南人行道、青岛中德生态园9号线路面等城市建设案例,详细论述海绵城市建设内涵、构建方式及实际意义,指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热潮下应理性思考,正确看待海绵城市和建设目标,避免片面化,探索城市建设与水生态资源健康发展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各专项计划、详细规划之间应实现有效衔接,综合解决城市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建设海绵城市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围绕海绵城市内涵与核心作用展开讨论,分析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难点与方法,提出案例展开详细阐述,得出完整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助力区域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是我国当下大力推行以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建设海绵城市对于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践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从海绵城市的建设背景、海绵城市的内涵、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几方面进行深层剖析,明确该理念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切实引导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解决我国城市建设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对平衡城市建设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构建健康的城市水生态系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介绍江苏省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表明要真正理解海绵城市理念,科学对待,因地制定,统筹建设。  相似文献   

8.
姜月  殷殷  冯爽 《中国市政工程》2016,(4):32-35,101
沈阳市是一个典型的地势平坦、水资源相对短缺的东北城市。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灾害防治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沈阳市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建设形成蒲河生态廊道、沈阳建筑大学、浑河城市段生态景观带、迎宾路高架桥雨水调蓄系统、沈阳市图书馆、白塔公园等海绵城市成熟片区和示范工程。城市水环境质量逐年改善,浑河、蒲河等河流水质已基本恢复四类水体,地下水漏斗面积逐渐减小,为进一步全面建设海绵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在提升城市洪涝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着碎片化治理问题,需要在组织制度变革和智慧技术创新两个维度加以解决。依托制度与技术的创新迭加,努力打造智慧型海绵城市。智慧型海绵城市是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多元主体围绕城市水生态建设展开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具有自组织、自感知、自预防和自应对等特性的海绵城市。智慧型海绵城市将智慧城市与海绵城市两大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让城市在生态上更具弹性和韧性,从而实现城市中人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介绍了太原市地形地貌、水文特征,分析了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海绵生态格局、内涝防治、流域治理、水资源供给等,提出了太原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策略,从而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保障城市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等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内涝、水生态失衡等城市病愈发严重。海绵城市作为一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手段,无疑是实现城市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可有效地净化雨水,缓解城市缺水问题,解决城市内涝,减缓地下漏斗状况发展。通过对雨水花园的介绍分析并结合实例,对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部委动态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考核海绵城市建设绩效为科学、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根据试行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地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并对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情况进  相似文献   

13.
<正>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为科学、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并于近日印发各地参照执行。第一条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转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城市建设转型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而海绵城市建设能夠有效推动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转型。建成区的城市水系统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从如何对城市建成区进行相关的海绵城市建设着手,针对建成区主要的发展问题,从大尺度的海绵格局和小尺度的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海绵化改造,制定相关策略,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水文化传承是当前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丰富内涵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文章以湖州市为例,针对水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总体规划层面依托水系布局,提出水文化的空间格局,并以水文化传承为切入点,提出了通过保护与修复水文化载体、构建"水文化+水景观"的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等方法来建设海绵城市的应对措施,探讨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传承与发扬特色水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城市的过度开发建设使城市原有水系统发生改变,并导致城市水灾害频发及水环境日益恶化。自2014年我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后,城市水系统问题逐渐缓解。本文通过引入国际最新的韧性理念,将韧性思维引入海绵城市规划策略的构建中,从生态韧性、工程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四个维度对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同时,结合现有试点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碎片化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试点的海绵城市——济南市济西推广区海绵城市概念规划为研究案例,以韧性思维为指导,系统地提出了海绵城市生态格局构建、系统规划及建设引导方面的规划策略,并探索了海绵城市延伸的产业开发及建设管控机制,试图为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提供一种新思维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七)关注建材业与海绵城市建设1.“海绵城市”的提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  相似文献   

18.
<正>本期主题是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选用稿件主要涉及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三个概念中,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范围更广,生态城市次之,海绵城市最具体。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让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曹宇 《城乡建设》2018,(9):52-55
海绵城市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迁安市委市政府重担在肩,坚守"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致,无处不精品"信念,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统筹多方力量,狠下绣花功夫,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公建区改造、道路管网建设、河流治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多区域、大范围的海绵化建设,系统解决城市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破坏、水安全失控、水文化缺失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借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跨越式转型,打造魅力水城、绿色迁安,开创绿色生态城市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经验探索——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已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中。南宁市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区域海绵本底安全,同时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制定了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策略。通过该规划,南宁市形成了"23+10+202"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即划分了23个流域系统,合理布置了调蓄设施、滨水缓冲带、湿地公园、生态雨水廊道、海绵公园等流域性重要海绵设施;10个海绵功能区,结合功能区主要特征,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202个管理控制单元,将海绵城市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总体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