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社会治安状况就是公共安全状况,由此所构建出来的公众安全感和公共安全状况之间的正向关系表明,如果一个城市社会治安越有序,那么公众的安全感就越强,但我国目前社会治安秩序还是停留于依靠警力而非法律来维护的阶段。从上海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国际与国内因素交互作用,上海已经处于国际经验中的"社会问题凸显期",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同时并存,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牵制,这些都给城市的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成为影响公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要确保公众安全感的持续提升,除了继续落实具体措施之外,还需要从观念层面强化一些思想认识,包括协力打通信息沟通渠道、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做精做强网络安全保障职能。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代。但新时代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危机凸显出来,成为城市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危机成因存在五大维度:全球化的风险社会给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带来威胁,我国的社会转型加大了城市公共安全危机,新时代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大量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新时代新生的大量城市病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网络舆论传播在新时代的异化加速城市公共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3.
微博既是城市公共安全事件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又是城市公共安全事件舆论引导的重要渠道。交往理性与舆论引导不仅具有话语生产的同构性和主体间性的同构性,而且两者还具有共同的内核,即可理解性、真诚性、真理性和规范性。建构交往理性是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微博舆论引导的重要方法,为公共安全事件解决提供话语支持,解蔽公共安全事件中信息暗礁,消除人们对公共安全事件的错误看法,从而使微博舆论引导的话语再生产成为解决公共安全事件、民意民生问题的最短路径、最快平台,为最终成功化解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各种危机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4.
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威胁,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传播全球化、专业性强、恐慌性大的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当前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潜伏期压制隐瞒,在发作期引导混乱,在消退期安抚不力等。为此,政府要做到利用大数据技术正确分析网络舆情,这是引导网络舆情的重要前提;政府与媒体要把握好网络舆情引导的尺度,让公众保持适度的恐惧更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政府媒体网民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合力化网络舆情引导,为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供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适度调整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方法,创新城市社会治理,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能力,是我国适度推进城市化,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梳理国内外城市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新和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体制机制的路径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鉴于已经发生的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城市公共安全的责任重大。如何应对时代的新变化、社会的新形态,做好特大型城市的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则是上海后世博时代急需着力"破题"的管理核心。很大程度上,在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未来的极限需求,着力提高物理空间的设计容量,重点区域和地段的市政设施建设应采用开放式的、可变化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这意味着城市公共安全和"法治"将不断走向融合和统一。中国城市目前正处于公共安全事件的多发高发期,如何冲破城市公共安全法治化道路上横亘着的障碍,加快法治化步伐,为市民提供强有力的公共安全保障,已成为摆在城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安全是一个常讲常新、常究常新的课题。刚刚发生的天津爆炸事故、去年发生的上海踩踏事件,从南到北发生的暴雨淹城都在证明,城市公共安全还存在重大未知领域,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在回顾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短板定位找出现有城市公共安全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提出全过程、无缝隙管理的城市公共安全观,深化和拓展城市公共安全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城市公共安全与反恐合作”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我国火灾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了上海2010年11.15火灾事故的演变过程和行为特征。认为事件过程暴露的风险管理疏失、安全基础设施薄弱、应急准备欠缺和应急响应能力不足等现象,反映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系统脆弱性。系统脆弱性的存在,实质上是由于公共安全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建议从制度化建设入手克服系统脆弱性,以加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弱势群体,特别是社会性弱势群体聚众闹事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以及如何妥善地处王已发生的事件,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公安机关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本主要探讨社会性弱势群体聚众闹事的原因、特点及预防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发生急剧变化,如住房市场化和社会阶层分化等使社会物质体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封闭住区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新建居住型住区的主导模式。然而,目前封闭所引起的社会负面效应严重有悖于我国和谐城市空间的构建。研究通过对封闭住区与和谐城市的解读,剖析两者矛盾关系,并从空间营造角度展开了构建和谐城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核心是将科学技术融入社会治理之中,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理效果。社会治理智能化对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面临公众参与持续低迷、数据孤岛更加凸显、信息不对称更加明显、个人隐私受到挑战等现实困境。社会治理智能化过于依赖政策驱动,政府治理理念尚未完全转变,以及技术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尚未得到正确认识是造成这些现实困境的主要原因。为此,政府应当转变治理理念,严格落实公众参与制度,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分析系统,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以及应当继续发挥线下办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许多地方社会管理思路尚未摆脱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影响,对进城农民工“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农民工的利益、诉求难以在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得到制度化的表达,一些城市的社会治理仍沿用管制式管理的方式。必须认同进城农民工是城镇居民,按照公平对待、民主法治的原则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是引发劳动价值论深化和创新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基于当代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的特点和目前的社会各阶层状况,鉴于"财富创造"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区别,当前深化或创新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关系,调动各阶层成员的积极性,使其在各自的劳动岗位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界定的四类突发事件中社会安全事件,从核和辐射恐怖突发事件公共安全角度阐述了核和辐射恐怖主义四类袭击手段的潜在威胁是在国际范围内对公共安全最具挑战性的威胁之一。按照"应对法"提出了"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响应相结合"原则以及相应的行动谱。核和辐射恐怖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应急响应的核心技术是核监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核监测技术,包括:开展核和辐射恐怖事件防范与响应的核监测战略研究;为防范核和辐射恐怖事件,对核材料与其他放射性物质以及IND,RDD,RED的探测、报警、定位与识别,建立全国性辐射监测网(体系);核和辐射恐怖事件发生后果管理中应急响应的辐射监测特殊要求与相应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人才共享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基础、优惠的人才政策和良好的交通环境基础。在人才共享过程中出现户籍制度、档案管理、社会保障、人才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障碍,可以从加强武汉城市圈人才市场的建设、建立城市圈内人才信息系统共享、完善人才资源市场的服务功能、做好武汉城市圈"人才特区"建设和创造人才共享的政策环境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在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武汉市新洲地区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公共安全和公共文化等方面展开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当前还存在因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城镇化水平高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难以与之相匹配的状况。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市农民工的日益增多,他们面临着养老、失业、看病、工伤等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传播网络的日益健全和企业经营、市场的扩大化,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但综观国内企业,重视危机公关的微乎其微,在危机公关方面处理得当的更是少之又少。企业如何面对不利因素、科学有效地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将危机公关处理到最好,已经成为一项生死攸关的经营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企业公关危机的公众性特点,并引用案例深入分析面对危机的"雄鹰效应"与"鸵鸟效应",提出公关危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