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房屋建设中,较多用砖混结构,它与框架结构相比,可降低造价。通过结构设置构造柱、圈梁等方法来确保证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砖混结构有构造柱进行抗震设防,增加了建筑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构造柱既加强墙体的连接,又与圈梁构成立体骨架,提高了建筑刚度,避免墙体产生裂缝,因此构造柱的质量好坏,决定了砖混结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砖混结构构造柱和圈梁从规范规定出发,通过构造柱和圈梁在砖混结构中的不同作用,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对构造柱和圈梁不规范的设计或施工造成砖混结构房屋的不同损坏情况,进行粗略分析构造柱和圈梁对砖混结构抗震所起到的主要关键作用,供今后的砖混结构的设计、施工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砖混结构房屋设置圈梁及构造柱是基于抗震构造要求考虑的,人们形象地将这种结构称为“捆绑式”结构,主要是因为圈梁及构造柱在横向和纵向对房屋起双重约束作用,加强了房屋的整体刚度。由于圈梁与构造柱截面在设计上大多与墙体同宽,而且保护层厚度一般要求也相同(为25毫米),因此,圈梁箍筋按常规方法制作时,如果使圈梁钢筋骨架顺直,在构造柱节点处势必与构造柱钢  相似文献   

4.
砖混结构的房屋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砖混房屋的设计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建筑布置,房屋高度,纵横墙的布置与连接,楼、屋盖的选型,圈梁、构造柱的设置等方面分析探讨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5.
姚莉 《山西建筑》2009,35(34):55-56
结合砖混结构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从抗震措施一般规定、构造柱的设置、圈梁的设置及楼梯间的抗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南京地区多层砖混结构抗震措施,以提高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6.
程刚 《山西建筑》2011,37(28):40-42
结合自身设计施工经验,对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分别阐述了建筑场地的选择、平面布置、砌体房屋总层数及总高度、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等内容,以指导相关设计人员加强和重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7.
阅读了陈初新同志《将砖混结构楼层板端圈梁改到板上的建议》一文(见《住宅科技》93年第3期,以下简称陈文)后,有些不尽相同的意见,在此与陈初新同志商榷。1 圈梁的作用在砖混结构中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主要作用是:1.1 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同工作,增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抗震能力。1.2 有效地制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对墙体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浅议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卫东  王勇 《山西建筑》2005,31(19):70-71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结合实践经验从砌体房屋的刚度、整体性以及纵墙和横墙、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等方面,总结了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设计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结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近年来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构造柱和圈梁设置不当、施工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提出了有关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与施工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8级特大地震中砌体结构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灾后调査分析发现,结构体系不合理、圈梁构造柱等构造措施不足是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为了清楚知道圈梁构造柱在砌体房屋中的作用,通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软件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了建模分析,共建立四个模型:(1)有圈梁构造柱(模型1);(2)有圈梁无构造柱(模型2);(3)无圈梁有构造柱(模型3);(4)无圈梁构造柱(模型4),在这四种情况下,对房屋的受压计算、抗震计算及局部承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表明,圈梁构造柱要同时设置才能有效地约束砌体,从而提高其抗剪、抗拉强度及空间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李科 《门窗》2012,(11):140+148
无数工程实例表明,在砖混结构中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房屋,对抗震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多层房建工程建设的实例、现行建筑规范及手册中的有关说明,综合阐述了如何在多层砖混结构中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相似文献   

12.
费英华  薛雷 《混凝土》1994,(5):49-51
沈阳市属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目前沈阳的民用房屋建筑多数是多层的砖混结构。其墙体由红砖等脆性材料构成,延伸性差,抗拉和抗剪强度低,地震时破坏率较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规定的设防措施之一是设置构造柱。 设置构造柱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和砖混结构延伸性的一种有效措施。同时,也增强了砖混结构的抗拉性能与抗剪强度。构造柱与每道圈梁加以有效的联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构造框架。构造柱因混凝土与砖粘接较牢,因而能共同工作。 对构造柱的具体要求是:截面不小于240×180mm,[一般都采用240×240mm],主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构造柱设置在砖墙转角,纵横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砖混结构房屋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目的,是为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构造柱只是在若干年可能一遇的地震时才起作用,而在平时(非地震时)不起作用,其效益远未能发挥出来。为充分发挥构造柱的作用,做到平震结合,笔者建议在多层砖混  相似文献   

14.
刘宪玮 《城市建筑》2014,(11):119-119
通过对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学习和使用,从合理选择建筑物平、立面形状,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有效设置房屋圈梁和构造柱等方面论述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要点,并提出相关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对闽东地区村镇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闽东地区村镇房屋的防震减灾的现状,分析了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论述了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措施,并以闽东地区典型砌体房屋为例,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加设构造柱、圈梁等),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对抗震加固前、后的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证实设置圈梁、构造柱等不但可加强单片墙的整体性,且有助于各片墙形成整体的抗侧力体系,因此建议在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中,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加设圈梁和构造柱。  相似文献   

16.
杨其军  李红秀 《山西建筑》2010,36(24):79-81
从合理选择建筑物平、立面形状,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有效设置房屋圈梁和构造柱等方面论述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要点,并提出相关质量保证措施,从而保证建筑质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针对砖混结构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从砖混结构震害特点入手,分析了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从加强结构连接、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合理布置圈梁、重视楼梯间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抗震地区多层砖混结构房屋设置构造柱,由于抗震构造柱嵌固在墙体内,通过拉结筋与墙体联结,提高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整体刚度,但在施工中如不注意施工质量,不但起不到增强抗震能力的作用,相反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给安全使用留下隐患。下面就几种质量通病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有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砖混结构中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及构造柱,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与延性,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但在砖混结构中设置的竖向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现介绍我们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几项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平面上多设在外墙转角和内外墙交叉处(内纵、横墙交叉处多设在楼梯间);在竖向则从基础开始直至顶层圈梁。由于构造柱在通过每层圈梁处都和圈梁混凝土现浇在一起,所以如果抛开墙体去看,它和圈梁在形式上和钢筋混凝上框架相似(但设计上还是以墙体承重)。事实上构造柱是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  相似文献   

20.
任先明 《山西建筑》2002,28(4):129-130
分析了多层砖混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在抗震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在保证抗震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如何确保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的施工质量,如何消除其质量通病,施工缺陷,从而保证构造柱,圆梁对墙体的约束作用,增强其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延性,确保构造柱,圈梁形成类似主“小框架”的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