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介绍了石化装置用P9热轧无缝钢管的国产化研发过程。通过合理的炼钢、轧制以及热处理工艺控制,研制出的P9热轧无缝钢管化学成分以及各项性能均满足ASME SA 335/SA 335M标准要求,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脆性转变温度在-48℃左右,短时高温性能达到ASME相关规范要求,在600℃时,屈服强度仍能够达到270 MPa,可以替代进口,实现P9无缝钢管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2.
新型三辊抱芯装置的机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莉  龙沾明 《钢管》2007,36(5):27-30
三辊抱芯装置是无缝钢管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之一,阐述了轧管机三辊抱芯装置的工作原理。采用解析法设计出能确保3组四连杆机构同步运动的三辊抱芯装置。该装置易于装卸与维护,结构简单、外形小,开口度容易控制,增加了轧制过程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无缝钢管的产品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研制的φ50mm 三辊联合穿轧无缝钢管轧机工艺,技术特点。采用该轧机只用一道穿轧工序就可轧出壁厚偏差为±4~5.8%。外径偏差为±0.4~O.51%的热轧钢管。  相似文献   

4.
Φ273mm Assel轧管机组生产薄壁无缝钢管的工艺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刚  胡旋 《钢管》2010,39(3):24-27
Assel轧管机生产薄壁无缝钢管(径壁比≥25)时,存在着荒管头部易产生喇叭口,轧制过程中荒管甩动大,内表面易产生内螺纹缺陷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机组产能的释放。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通过采用增设轧管机后台导卫装置及前台检测装置,改进轧管机辊型,优化轧制工艺参数等措施,大大减少了轧制过程中轧扭、卡钢事故的发生,轧制的薄壁无缝钢管内螺纹缺陷也明显减轻,壁厚精度达到 8%,成材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Ф600mm穿孔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整体结构特点,并对其应用的关键技术———新型顶杆顶头预旋转装置、上下导板装置、主机机架和轧辊等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说明。该穿孔机在应用过程中运行可靠,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在穿制Ф400mm以上规格无缝钢管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牛金星  王海文 《钢管》1992,(1):44-49
重点论述了φ50mm三辊联合穿轧无缝钢管生产中的轧制工艺和工具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φ 600 mm穿孔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整体结构特点,并对其应用的关键技术——新型顶杆顶头预旋转装置、上下导板装置、主机机架和轧辊等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说明.该穿孔机在应用过程中运行可靠,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在穿制φ400 mm以上规格无缝钢管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金如崧 《钢管》1999,28(4):42-48
概要介绍了曼内斯曼兄弟在成功穿轧第一根无缝钢管后,相继从事的钢管厂建厂活动和其后“发明”周期轧管工艺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早期周期轧管工艺在美国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成海涛 《钢管》2005,34(1):8-11
简要回顾了周期轧管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该工艺生产热轧无缝钢管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通过现代技术改进和创新,可使周期轧管这一古老而又具有显著工艺特点的热轧无缝钢管生产方法焕发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某公司Φ340 mm机组穿孔机三辊定心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装置以两个油缸为动力,在无缝钢管穿孔生产过程中实现顶杆位、毛管位和打开位3个动作,保证了钢管穿孔过程顶杆轴向稳定性的要求.介绍了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及针对部分零部件的缺陷改进.生产实践表明:该三辊定心装置完全能够满足无缝钢管穿孔工艺要求,可在相关机组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詹才俊  杜志扬 《钢管》1998,27(3):15-17
分析了Φ100mm穿孔机穿制不锈钢厚壁毛管时的受力状态及在三种工艺条件下的轧制负荷。进行了用Φ110mm管坯一次穿孔Φ120mm×7mm不锈钢毛管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穿孔是合理的,其成材率高于二次穿孔的成材率,轧制负荷与穿Φ116mm×16mm不锈钢毛管时的相当,扩大了穿孔毛管的规格。  相似文献   

12.
关小军  周家娟 《钢管》2002,31(5):12-15
采用三种不同穿轧锥形状的顶头,通过二次穿孔试验研究了毛管壁厚变化。结果表明:基于一定变形条件的公式所设计的顶头穿轧锥具有较好的减小毛管壁厚不均的作用,这与穿轧区后半程内穿轧管坯的单位压下量和轴向延伸较小且均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田党  李群 《钢管》2012,41(6):63-68
简要总结了业界对孔腔、离层和扭转变形这3种典型现象的研究成果,对二辊斜轧桶形辊穿孔机和锥形辊穿孔机的穿孔原理和应用范围作了进一步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析认为,管坯在二辊斜轧桶形辊穿孔机和锥形辊穿孔机上穿制成合格的毛管,就是将顶头置于管坯孔腔前未氧化的疏松区里进行穿孔,消除毛管内折缺陷,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工具设计,消除毛管可能产生的离层缺陷,尽量减小毛管的扭转变形,从而获得穿孔质量、产量和消耗的最佳综合效果。这是二辊斜轧穿孔原理和二辊斜轧穿孔区别于其他穿孔方式的工艺实质。  相似文献   

14.
连铸管坯裂纹在加热穿孔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连铸管坯表面不同深度裂纹在加热穿孔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连铸管坯内部质量良好时,剥皮能显著改善穿孔毛管表面质量;加热穿孔可以消除或减少管坯表面的微裂纹;管坯表面较深的裂纹穿孔后将在毛管表面以外折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5.
中厚壁毛管内皱褶缺陷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民 《钢管》2012,41(4):44-48
锥形辊穿孔机在中厚壁毛管穿孔过程中,由于穿孔顶头辗轧段表面失效起皱,致使毛管内壁形成众多纵向平行且类似于裂纹的内皱褶缺陷。结合现场实践,在分析内皱褶缺陷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用H13钢顶头、改进穿孔工艺参数、严格控制毛管减径率等措施,消除了穿孔毛管的内皱褶缺陷,为后续的冷加工变形提供了合格的原料管,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一次成材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1Cr_(18)Ni9Ti 荒管内壁裂纹的试验研究情况。研究了管坯的化学成分、α相、穿孔工艺对内裂的影响,通过典型对比分析,认为内裂产生的主导原因在于管坯的加热、变形量、穿孔工具的设计及穿孔机的调整参数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7.
罗德金 《钢管》1993,(5):16-18
介绍了在φ100mm斜轧穿孔机上生产1Cr18Ni9Ti不锈钢毛管的二次穿孔工艺。该工艺比一次穿孔工艺生产的毛管壁更薄、外径更大,由此为减少冷轧道次,扩大品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穿孔装置液压支撑系统是双动挤压机内置穿孔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强度对穿孔针运动及定位的控制以及设备结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基于ABAQUS软件环境,分别建立了穿(扩)孔过程和固定针挤压过程的内置穿孔装置液压支撑系统结构强度分析有限元模型,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Fc=(0.15~0.30)F情况下,所设计内置式穿孔装置液压系统的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穿(扩)孔时,穿孔缸活塞杆和缸体的应力和位移随系统压力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而固定针挤压时,工作主缸缸体的应力和位移不随穿孔装置液压支撑系统压力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用非合金化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取代铁素体-珠光体稀土镁钼球铁,提高管坯冲孔模使用寿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球化处理+二次孕育处理的冶炼工艺提高了管坯冲孔模的铸态性能;900℃奥氏体化3h、400℃等温处理3h及水+油的双液快冷的热处理工艺,在管坯冲孔模的工作层中得到了奥氏体-贝氏体组织。经冶炼、热处理后的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冲孔模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20.
GH131合金二辊斜轧穿孔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二辊斜轧穿孔工艺因素对 GH131合金毛管质量及穿孔作用力的影响。指出轧辊转速是影响毛管质量的主要因素,轧辊转速低,管坯易出现孔腔,转速较高时毛管易出现分层。若将轧辊转速降到出现分层的临界转速以下,增大前进角,选择合理的加热温度和变形量,则可以完全消除 GH131合金的孔腔和分层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