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盛其 《家庭电子》2001,(10):32-33
视听爱好者习惯用双声道欣赏CD音乐,用5.1声道观看DVD电影。随着多声道SACD、DVD-Audio、DTS CD等音乐碟片的问世,习惯用双声道听音乐的爱乐者又该如何选择呢?不妨先了解一下最新Dolby Surround Pro-Logic Ⅱ环绕系统。  相似文献   

2.
自从20年前CD碟片问世以来,不少追求完美声音的音响爱好者总是对CD这一新生儿横挑鼻子竖挑眼,认为与传统的LP唱片相比,这种用PCM处理的CD碟放出来的音乐太冷、太死板、有浓重的金属声、乐感生硬乏味。而且CD碟片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音质逐渐变差,尽管变差的速度相当缓慢。CD碟从诞生之日起,虽然经过多年的逐步完善改进,使总体音质大为改观,但抱怨它音质不理想的音响爱好者仍然大有人在。其实,CD的不足并不只限于对LP音质崇尚的那些金耳朵们,即使是相当看好CD前景的人也认为CD达不到完美声音的目标。因此CD的开  相似文献   

3.
小叶 《视听技术》2005,(9):32-34
所谓高保真DVD播放机,与电器超市里那些面向消费大众的普通DVD机相比,区别在于前者在设计时特别考虑了发烧友对音质方面的要求,播放CD的效果可以媲美专职CD机。普通DVD机外加CD机的方案也能做到兼顾AV与Hi-Fi,不过,仅仅解决了放CD的音质问题那还不够。电影中的优美配乐、音乐演奏会或现场演唱会等DVD Music碟片,还有DTSCD音乐碟,这些节目源用CD机无法播放,用音质平平的普通DVD机播放又总有些不如意,此时如果有一台音质好的高保真DVD,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相似文献   

4.
对于聆听音乐,我最钟情于DTS-CD和DVD一Audio.虽然DTS-CD理论上不及CD音乐,但它有5.1声道所营造的真实现场感,是CD音效不能比拟的,DVD-Audio的技术指标更不用多说,但这两种碟片市面上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在音响设备中前置放大器是一种包含信号处理内核的放大设备。在CD已成为音频信号源的主流的今天,有的人对前置放大器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异议。为此收集了五种较为高档的前置放大器,用CD碟片和LP唱片播放音乐,对前置放大器的音质进行试听,探索每种放大器独有的个性。并用示波器测量了每个前置放大器输出的方波波形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音响设备中前置放大器是一种包含信号处理内核的放大设备。在CD已成为音频信号源的主流的今天,有的人对前置放大器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异议。为此收集了五种较为高档的前置放大器,用CD碟片和LP唱片播放音乐,对前置放大器的音质进行试听,探索每种放大器独有的个性。并用示波器测量了每个前置放大器输出的方波波形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日,有消息称,索尼计划从今年3月开始停止销售MD播放器,这意味着MD这一索尼发明的数字音乐介质将走向终点. 索尼的MD是开创随身音乐潮流的Walkman产品的直系后裔,Discman的替代者,它使用全封闭光盘介质,尺寸比卡带和CD更迷你,因此更便于携带,在存储量方面,借助索尼开发的ATRAC自适应听觉转换编码,一张MD可以容纳与CD同等长度的音乐内容.MD从一开始就是以"高音质"和"便携"作为最大卖点,甚至在MD的升级版Hi-MD中索尼还扩大了MD碟片的容量,一张碟片可以存储无压缩的整张CD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潮电子》2009,(1):186-186
音乐表现形式的延伸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识理解范围之内,而音乐的播放形式更是林林总总,是用传统CD随身听还是时尚的iPod?是欣赏高音质的CD音乐,还是通过网络分享家中各个角落的MP3或其他网络音乐?在家中能够选择的音乐播放形式实在很丰富,无可否认的是,以往那种端坐在沙发上用大型落地式音响系统听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9.
在玩土星SS光碟游戏机时,发现其图像、音质比VCD好,用该机播放CD碟,音质也不错;因此把土星SS游戏光碟放在CD机上使用,发现几乎所有光碟均可使用,只不过每张碟片上的CD激光  相似文献   

10.
虽然DVD机播放CD音乐碟片(由模拟双声道输出音频信号)一般来说在音质上比不上同价位CD机,但DVD机也有自己的优势(这当然还是指在音乐欣赏方面,因为如果是指DVD机能够播放DVD、VCD故事片影碟那就是一句废话了),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如果只用它作为转盘(配合D/A转换器即通常所称的纯音频解码器)来播放CD音乐,那么它就不逊色于甚至可能优于用同价位CD机作转盘的音质效果(当年不少发烧友都曾用素质较高的LD机作CD转盘用,效果往往强于同价位CD机,或许DVD机与LD机在作转盘使用上有着某些相同的原因或道理)。一些专家认为,DVD碟片的信号密度远高于CD,所以DVD机心的平衡性、伺服精度及纠错  相似文献   

11.
剖析DVD碟片     
DVD碟片随着DVD机一起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和CD、VCD碟片有何异同呢?本文将作一介绍。CD、VCD、DVD碟片都是记录信号的媒体,或者叫软件,碟片上刻录的都足数码信号。从外形看它们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张直径12cm、厚1.2mm的塑料光盘,实际上它们的结构是完全不同的。CD和VCD碟片是一张单片塑料盘,而DVD碟片则由两张大小相同、但厚度只有0.6mm的盘基粘合而成,DVD碟片采用双盘基的原因:一是有利于防止碟片翘曲,二是为扩展碟片容量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MD是MiniDisc,即迷你碟的英文缩写,是对MD碟片和对使用MD碟片设备的通称。我们通常所说的“MD”是指播放MD碟片的小型数字化随身听,是索尼公司在1992年发布并销售的一种继卡带随身听和CD随身听之后的新类型随身听产品。 MD随身听可以说是综合了卡带随身听和CD随身听二者的优点。MD允许使用者自行录制音乐,可以从所有的音源设备录制声音。同时用户还可以对录制到MD碟片上的音乐进行命名、分割、移动、删除等编辑操作。因为MD和CD一样使用数字化方式记录音乐信息,因此它也和  相似文献   

13.
MD新干线     
在索尼推出CDWalkman八年之后,又率先推出以数码方式录音的MiniDisc(以下简称MD),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再次震动了业界,随后夏普、松下、建伍、JVC等厂商也逐渐加入到这个行业来。MDWalkman采用先进的数码数据压缩技术,只有CD唱片一半大小的64mm直径碟片却可以容纳长达74分钟的录音(现在已有80分钟的MD碟片)。它不仅体积小,而且还具有录放时间长、电脑编辑等功能。经过12年的发展,MD的编码方式已从传统的ATRAC变化到提高压缩率又实现高质量音效的ATRAC3,而LP4技术的开发也增加了MD碟片存储音乐的数量。但在当年所有的制造商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对于聆听音乐.我最钟情于DTS—CD和DVD—Audio。虽然DTS-CD理论上不及CD音乐,但它有51声遘所营造的真实现场感.是CD音效不能比拟的,DVD—Audio的技术指标更不用多说.但这两种碟片市面上并不多见。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DVD碟片中提取素材.或从现有的DTS—CD选取精华.DIY一张自己的精选集。将多张DTS—CDS4录在一张DVD—Audio上.在业余条件下可以实现。也是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介绍的KINOSHITA的D/A转换器不仅是针对音响发烧友,也是面向格外喜好音乐想以最好的音质欣赏CD的人士开发的产品。产品在设计时把音质和容易使用放在首位。因为已经拥有数百张CD碟片的音乐发烧友之所以不愿意更换成SACD等是希望能以更加真实的音质来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16.
调频/调幅立体声组合机功能齐全,它不仅具有接收调频/调幅立体声厂播的功能,可以充分享受电子管接收机独特的音乐韵味;同时还能欣赏LP黑胶唱片、TAPE录音机的音乐,在AUX挡内还能播放CD、DVD等各种音源的立体声碟片。功放机的左、右声道输出功率可达20W+20W,并能根据聆听者的偏爱,对响度、高音和低音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杨兵 《家庭电子》2003,(12):11-11
吃完晚饭,和往常一样打开那套宝贝音响,放入一张雨果公司的《发烧金碟九》,一首首柔美的人声和空阔而远大的音场立刻突现眼前。当播放到CD碟片第14首《彩云追月》时,纯净的言乐中或隐或现地传出了有节奏的“沙沙”声,并且越来越明显,音量越来越大。赶忙查找原因,音箱线、信号线松了?仔细检查都没有。CD碟片脏了?用镜头纸擦拭CD碟片后,重放问题依然存在。这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赶紧更换一张碟片,“沙沙”声终于不见了。说明音响没问题。肯定是唱片有问题,可这张“雨果发烧碟”是正版金碟片呀!而且,开始十三首播放正常,只有最后几首出现杂音。  相似文献   

18.
我这四十多年的音响追求,其目的是为了听音乐,听更好的音乐。中国音乐的不发达,注定听音乐的方式是以音响手段为主。音乐重放的最高标准应该是接近甚至等同于现场演出,理想的听音室应该达到音乐厅现场演出效果,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能把音乐厅摆回家吗?怎么样搬回家?我的回答是,我们无法把音乐厅搬回家。想到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电子报》今年的“视听玩家”版曾介绍过一款古河出的CD消磁器RL-1,引起不少发烧友们的兴趣。因为RL-1体积较小,只能对CD、VCD、DVD等小碟片进行消磁,而本文介绍的RL-30型消磁器能将所有大小碟片“通吃”,什么LD、LP都“无一幸免”。 在LP黑胶碟的年代,发烧友们除了关注到音响器材的质素和配搭外,对黑胶碟之呵护可说是无微不至的。定时清洗和消除静电可说是黑胶碟迷之一大享受,但当CD面世之际,其惊人的永不磨损和耐用程度,简直能令传统发烧友们目瞪  相似文献   

20.
例1.故障现象:播放VCD碟片时图像正常,但声音失真,播放CD碟片时,声音恢复正常。分析检修:根据电路原理可知,在音频信号处理电路中,CD信号和V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