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用XRD,SEM及TEM等手段表征5.5Ni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形貌和尺寸等的变化,研究了回火温度对5.5Ni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580-600℃回火后5.5Ni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变化不明显;在620℃回火后抗拉强度小幅度提高,屈服强度却大幅度降低,延伸率持续升高;在580-620℃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5.5Ni钢中的逆转变奥氏体体积分数虽逐渐增加,冲击功却不断降低。稳定程度高且细小均匀弥散分布的片层状逆转变奥氏体,是在580℃回火后冲击功高达148 J的主要原因。钢中有两类逆转变奥氏体,一类是片层状的,宽度为20 nm,长度不一,有利于提高钢的低温韧性;另一类是块状的,呈团簇状分布,尺寸约为200 nm,对钢的低温韧性有害。  相似文献   

2.
通过低成本成分设计,在控制轧制的基础上,应用直接淬火+回火工艺制得抗拉强度1 500 MPa级经济型低合金高强高韧钢,测定了该合金成分体系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直接淬火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抗拉强度逐渐下降,屈服强度先升高后降低,-40℃冲击功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回火温度为200℃时,试验钢获得了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1 730 MPa,屈服强度为1 400 MPa,-40℃冲击功为43 J.  相似文献   

3.
Cu对9Ni钢强度和低温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u含量(质量分数)对9Ni钢强度和低温韧性的影响,并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和精细结构分析了含铜9Ni钢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经过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处理,Cu含量由0提高到1.5%,9Ni钢的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约150和105 MPa;随着Cu含量的提高-196℃低温冲击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Cu含量为1.0%时达到最高值157 J,而所有含铜9Ni钢的冲击功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Cu含量的增加,钢中二次回火马氏体增加而铁素体减少;颗粒或短杆棒状Cu析出物在基体上析出,组织强化与析出强化共同使钢的强度提高。同时,Cu的加入提高了二次回火马氏体板条边界上的逆转奥氏体含量,并富集于逆转奥氏体中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钢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4.
对690 MPa级海工钢进行“淬火+两相区退火+回火”三步热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力学性能变化与组织演变和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回火后实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贝氏体/马氏体、临界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贝氏体/马氏体和临界铁素体逐渐分解成小尺寸晶粒,而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屈服强度由787 MPa降低到716 MPa,塑性和低温韧性明显增强,断后伸长率由20.30%增至29.24%,-40℃下的冲击功由77 J提升至150 J。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引起裂纹扩展功增大,是低温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贝氏体/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生成,引起组织细化、晶粒内低KAM值位错的比例逐渐提高和小角度晶界峰值的频率增大,使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陈孝文  李仁仆  张程  赵健  张德芬  唐瑜  谭盖 《材料导报》2016,30(Z1):399-401, 405
对新型建筑用25CrMoNiVNbTi超高强度钢在室温下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拉伸实验、硬度测试、示波冲击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评价了25CrMoNiVNbTi超高强度钢的强度、硬度、韧性和微观组织及其精细结构。结果表明:新型建筑用25CrMoNiVNbTi超高强度钢具有很好的强韧性,室温下该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100 MPa左右,冲击功达到100J左右。冲击断口分析表明断面有较多的韧窝,为韧性断裂,微观组织分析表明该钢调质处理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晶界处含有较多位错,位错相互缠结产生较强的应力场,从而显著提高了钢的强度。镍的添加和粒状回火索氏体结构使得该钢具有较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6.
直接淬火低碳贝氏体钢的回火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EM,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直接淬火Fe-Mn-Mo-Nb-Ti系低碳贝氏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80℃回火后钢板具有最佳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805MPa,屈服强度719MPa,延伸率25.8%,-20℃冲击功106J.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贝氏体回复作用逐渐加强,位错通过运动、合并...  相似文献   

7.
为优高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的力学性能,对其热轧态钢板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回火实验.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回火显微组织的演变特征,并结合相应的力学性能检测手段分析了不同回火温度下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550℃回火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热轧态强度分别提高了115和30 MPa,平均冲击功提高了...  相似文献   

8.
应用炉卷轧机开发700MPa级高强韧性钢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0MPa级高强韧性钢板具有强度高、低温韧性好以及焊接性能优良的特点.然而,传统的铁素体/珠光体钢的屈服强度一般低于500MPa,不能满足强度要求.本研究采用现代炉卷轧机并结合控轧控冷工艺在安阳钢铁公司研制开发出700MPa级高强韧性钢板,其屈服强度大于560MPa、抗拉强度大于670MPa、延伸率大于16%、-40℃冲击功大于47J.  相似文献   

9.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SA533B钢力学性能、组织及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A533B钢经880~C淬火和680~C回火后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635MPa、750MPa和21%,冲击功120J。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回火温度对薄钢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6mm厚的钢板进行了淬火和回火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淬火后薄钢板抗拉强度达到600 MPa以上,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和贝氏体,中部与边部无明显差异。回火温度对钢板表面硬度影响甚微,延长回火后保温时间有利于提升钢板韧性。淬火加低温回火后的拉伸断口呈现韧性断裂特征。采用实验所用的淬火及热处理工艺,可以提升钢板的力学性能和表面硬度,以及改善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