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生物质热化学转换制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资源丰富,对环境的友好性以及可再生性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氢,清洁无污染,高效,可存储和运输,被视为最理想的能源载体和将来矿物燃料的可替代能源.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取富氢气体的技术路线也为氢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论述了生物质热化学转换制氢中热解制氢和气化催化制氢2种技术路线,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进展以及解决的方法,并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做出了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利用形式、目前发展的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从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生物转换(发酵)、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以及生物质制氢和生物质燃料电池方面,介绍了生物质燃料利用形式的优缺点,对生物质燃料的商品化和大规模利用进行了展望。同时对生物质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可再生生物质制氢是未来氢能的主要来源,涉及到化学制氢和生物制氢.生物质化学制氢技术包括生物质气化、热解、超临界转化等常规热化学法制氢和生物质解聚液相产物的蒸汽重整、水相重整、自热重整和光催化重整制氢等技术.对以上生物质制氢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反应条件、反应机理、催化剂使用、技术经济性及各自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类整理与比较.认为生物质气化制氢及热解制氢技术的发展较成熟,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但是制氢的选择性和产氢率不高;生物质液相产物催化重整制氢技术更适合较大规模的集中制氢,转化率和产氢率高,但技术途径复杂.对生物质制氢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气合成燃料二甲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气净化、生物质气重整、生物质气合成二甲醚等技术,并且对生物质合成二甲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气化技术、净化技术和二甲醚合成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艺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气合成燃料二甲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气净化、生物质气重整、生物质气合成二甲醚等技术,并且对生物质合成二甲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气化技术、净化技术和二甲醚合成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艺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燃料电池与生物制氢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生物质燃料电池在有机废物和废水的处理领域非常实用,可以将有机物转化成生物质能源,用来处理生活有机垃圾和废水.近期,世界最新研究领域之一的便是在生物质反应器中接种光合细菌和氢化细菌,并使之能够与生物质燃料电池相结合,利用监控系统来控制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反应.本试验的目的是在可变操作条件下测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质燃料电池(PEFC)联合系统的产流能力.嗜温梭菌是由牛粪中分离出并接种到反应器中生产氢气,氢气的产生由微型气相色谱仪测定,当氢气浓度达到80%视为达到稳定状态.生物质燃料电池在较低的压力下进行,在高于3 k Pa的环境中产生稳定的电流3.5 m A和稳定的电压0.65 V,平均发电量为25 W.同时,用有限元分析了阳极上的氢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秸秆类生物质燃烧结渣与沉积倾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能是清洁的能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对我国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生物质燃料固有的高碱金属含量的特点,成为阻碍生物质燃料广泛利用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生物质燃料特性和燃烧特性,并结合对生物质在层燃炉排炉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的分析,指出其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结渣和沉积倾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厌氧发酵的主要目的是制备沼气,实现生物质能源化和资源化的利用.由于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为预估沼气成分的变化和产气规律,可根据厌氧发酵过程的生化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生物质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并对生物质厌氧发酵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指导生物质厌氧发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氢在技术经济性上有优势,但产品气焦油含量高、氢浓度低且产率有待提高.在先前的制氢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系统设计优化,提出了生物质流化床-固定床二级催化制氢技术方案,着重介绍了自动数据采集系统、送料系统、气化介质送入方式以及催化剂的添加方式,给出了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流体特性试验数据并分析了制氢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制氢热态试验的开展与生物质热化学制氢理论的建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对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和某生物质发电厂项目建设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Production planning under flexible job shop environment is studied.A mathematic model is formulated to help improve alternative process production.This model,in which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is expected to result in better production planning,hence towards the aim of minimizing production cost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delivery time and other scheduling conditions.By means of this algorithm,all planning schemes which could meet all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aints within the whole solution space are exhaust...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合成技术的改进,并把这项技术应用到啤酒生产线上,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效果很好,适应了当前啤酒生产线贴标速度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露天矿单斗-卡车装运环节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矿装运环节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为了提高装运环节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采用了计算机仿真事件步长法对装运环节进行模拟.由模拟计算结果分析可知:改变汽车的车铲比、汽车运行时间的负指数波动值、呈正态分布的装车时间的标准差,都会改变生产的产量和汽车的等装车时间.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物质生产决定人口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主张,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石.马克思通过批判马尔萨斯"两个比率论"及两种"抑制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不平衡的社会根源."种的繁衍"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也是社会生产,这就是人口生产的本质.相对过剩的工人人口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相互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选取卡莱轮胎公司生产车间QC区域为改善现场,开展生产线物流、工时测量和生产线平衡的分析研究;以精益生产理论为管理基础,综合运用5W2H、ECRS及动作经济分析方法,找出制约产能和设备利用率的原因,并重新优化作业内容和生产流程,使得生产线实现平衡优化.将优化前和优化后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精益生产理论在生产线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研究表明精益生产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实现5M1E的良好受控,是一种先进有效地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6.
宴会菜品生产设计是为实现宴会菜单设计的菜品提供的技术支撑和可操作性保证。提示宴会菜品生产的特点,划分和确定宴会菜品生产过程及各阶段的基本内容,阐释宴会菜品生产工艺的设计要求、方法及宴会生产实施方案的编制,仍然是宴会设计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企业生产设备的选择对产品利润的影响,并给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关键问题是确定年生产总成本相等时的业务量,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采用哪种生产设备能使企业获得较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进一步改善工厂生产建筑外墙板的完成质量,本文提出并介绍了在生产实践中的几种新方法.该新方法的要点是墙体板的外表面要与石材面板密切结合并形成墙板面.墙体板的成型可以在模具的倾斜或垂直位置来进行.在倾斜位置时,这种简单易行的静态成型方式可以同时加工生产二块具有光滑面的墙板.除此,建立在模具外格构板的墙板蒸气加热和面板冲刷也进行了介绍,在墙体板生产过程中,模具成型器由弹簧推进器使其从倾斜位置到垂直位置来完成,而该过程由弹簧推进器自动地来实现.合理化建议的引进增加了建筑墙板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前期的课堂教学录像摄制的成功与否对精品课程的后期评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的要求出发,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方案设计、拍摄、后期制作、文件输出等几个环节深入思考,找出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教学录像摄制技术的问题,从而制作出优秀的教学录像片.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甲型水驱曲线的变液量产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量预测是油田开发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油井见水后产量开始递减,若生产制度不变,则产量递减一般会遵循Aprs递减规律,而实际会采取提液来保持油量稳定或升高,此时产量的变化规律无法用该递减模式去预测,但可借助于水驱曲线进行预测.常用的乙型、丙型和丁型等水驱曲线可直接得出累产液量与累产油量的关系,唯有甲型曲线无法直接得出.通过泰勒公式进行数学变换,得到累产液量和累产油量的“平方型”和“立方型”两种关系式.应用结果表明当Ⅳp/Lp越小,计算日产油量精度越高且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越小;当Np/Lp小于0.6时,基本重合且精度较高;当Np/Lp大于0.6时,“立方型”公式精度较高.该方法将甲型曲线预测的技术可采储量转化为不同液量控制下的产油量指标,为液量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填补了这一经典方法的应用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