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胶州湾服务隧道明挖段爆破开挖工程周边环境复杂,由于所在位置处于某军营地院内,需严格控制爆破飞石和爆破振动效应,爆破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采用主爆孔逐孔起爆延时爆破技术,并结合预裂爆破达到了预期效果。介绍了该复杂环境下主爆孔和预裂孔的爆破参数选取及起爆网路设计,并对爆破效果进行了分析,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某体育训练场地平整工程爆破环境十分复杂,为了控制爆破飞石和爆破震动对附近设施、地下管线等的影响,采用小孔径和密孔距的控制爆破方法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开挖深度小于1 m时,采用40 mm的孔径爆破;开挖深度大于1 m时,采用76 mm的孔径爆破,且最大孔深控制不超过4 m。浅孔爆破采用孔口覆盖沙包、钢板来控制飞石,限制最大单孔药量来控制爆破振动。另外为了保证场地边界及基坑的平整,在边坡处采用预裂爆破,通过在相邻预裂孔中间布置空孔的方式增强预裂效果,且预裂孔的两端布置一般要超出主爆孔5~7个孔的长度,以避免主爆孔爆破对保留岩面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复杂环境下车站基坑爆破开挖引起的地震动强度,以重庆市渝北区动步公园地铁车站明挖段基坑爆破开挖工程为背景,研究了车站基坑爆破施工方案。介绍了主爆孔和预裂孔的爆破参数,采用预裂爆破与孔内、孔外延时的立体爆破网路,严格控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为2.16kg和爆破飞石安全距离20m内,并进行了现场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孔内、孔外延时的爆破网路实施基坑爆破开挖,其产生的最大峰值爆破振动速度为0.91 m/s,远小于工程允许的爆破振动速度,爆破地震动强度衰减率达到三分之一。预裂爆破形成的预裂缝将主爆区与被保护对象分隔开,从而有效保护了施工区周边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复杂环境下车站基坑爆破开挖引起的地震动强度,以重庆市渝北区动步公园地铁车站明挖段基坑爆破开挖工程为背景,研究了车站基坑爆破施工方案。介绍了主爆孔和预裂孔的爆破参数,采用预裂爆破与孔内、孔外延时的立体爆破网路,严格控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为2.16kg和爆破飞石安全距离20m内,并进行了现场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孔内、孔外延时的爆破网路实施基坑爆破开挖,其产生的最大峰值爆破振动速度为0.91 m/s,远小于工程允许的爆破振动速度,爆破地震动强度衰减率达到三分之一。预裂爆破形成的预裂缝将主爆区与被保护对象分隔开,从而有效保护了施工区周边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5.
在张双铁路扩堑施工中,环境非常复杂,采用深孔爆破技术实现了一次爆破长达376m的路堑。通过采用逐孔延时起爆技术、优化爆破参数,很好地控制了爆破振动及爆破飞石的危害,取得了满意的爆破效果。文中介绍了孔外接力逐孔延时起爆网路,并总结了网路连接的要点,可为复杂环境下大规模石方快速爆破开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复杂环境下超长路堑一次性爆破开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张双铁路扩堑施工中,环境非常复杂,采用深孔爆破技术实现了一次爆破长达376m的路堑。通过采用逐孔延时起爆技术、优化爆破参数,很好地控制了爆破振动及爆破飞石的危害,取得了满意的爆破效果。文中介绍了孔外接力逐孔延时起爆网路,并总结了网路连接的要点,可为复杂环境下大规模石方快速爆破开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琳  付天杰  郭华杰 《爆破》2021,38(4):68-74
针对高危边坡的爆破,提出了分区深孔控制爆破技术,并进行了爆破参数设计.重点对岩墙深孔控制爆破技术进行了研究,保证岩墙后排炮孔药柱顶底部离坡面水平距离分别不小于1.5倍和2倍的最小抵抗线.常规炮区采用分区接力起爆网路,分首爆区和接力区,岩墙爆破采用多排毫秒延期起爆网路,前10排孔内装2、4、6~13段导爆管雷管,之后每3排孔为一组,孔内装11、12、13段导爆管雷管,孔外用9段接力,2种爆破网路采用电雷管和导爆管雷管混合起爆方式,解决了爆破进度与安全的之间的矛盾.选取6个高程点,对高边坡爆破振动随高程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线性修正公式.改善爆破技术对爆破飞石、滚石控制的同时,在坡底设置了防护排架、集渣坑和挡墙组成的防护体系,进一步保证了电厂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依托老挝南俄1水电站扩机工程爆破开挖,选取已有典型建筑设备,开展爆破振动跟踪监测,基于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主爆孔与预裂孔诱发爆破振动的差异;借助光滑粒子流(SPH)数值计算方法,从装药结构、起爆方式及抵抗线大小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主爆孔与预裂孔爆破振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预裂孔诱发的爆破振动峰值水平普遍高于主爆孔;装药...  相似文献   

9.
预裂爆破震动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张新民  舒大强 《爆破》2001,18(3):18-20
通过爆破震动观测与分析,研究了预裂爆破条件下的爆破震动特点和规律。预裂爆破本身所诱发的爆破地震强度必须关注。与预裂面的距离、预裂孔的单响药量和单孔药量、预裂孔与主爆孔之间起爆时差对爆破震动强度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宁市新民路43号危旧房改造项目2号楼基坑支撑梁的爆破拆除,采用预埋孔的方法,无需钻孔,避免了钻孔噪声,提高了整个爆破施工的工作效率;精心设计单孔装药量,并采用全覆盖方式严格控制爆破飞石,杜绝了爆破飞石危害。爆破网路采用孔内高段位毫秒延时雷管、孔外低段位毫秒延时雷管的逐孔起爆技术,根据支撑结构的特点设计起爆顺序,有效降低了爆破振动,同时施工进度也明显加快,爆破质量及经济效益也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取控制爆破技术,可解决闹市区地层复杂的大方量超深岩质基坑开挖的问题,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主爆区使用较大孔径(φ90 mm)爆破孔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临边区采用小孔径静态破碎辅助机械破岩,减弱围护结构上的动荷载;重点保护文物建筑侧面钻多排超深大孔径减振孔(φ165 mm),严格控制爆破振动。主爆区炮孔使用电子雷管长、短延时结合,控制药量、逐孔起爆的同时控制单次振动持续时间,降低对附近居民区的影响。居民区、重点文物保护处振动值均在国家安全规程允许范围,未因爆破施工产生"扰民"与"民扰"纠纷。  相似文献   

12.
李峰 《爆破器材》2021,50(2):58-64
将导爆管雷管用于逐孔起爆网路设计中,结合雷管段别设置和延期误差,确定出25 ms(MS2)、50 ms(MS3)作为炮孔的最佳延期时间;利用正态分布概率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该延期时间能够提高地震波干扰降振的概率,避免多孔齐发、后排先爆现象的发生;结合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开发了台阶爆破逐孔起爆网路设计系统,实现延时爆破网路设计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经实践表明:该系统设计的起爆网路,爆后岩石块度均匀,大块率低,爆破振动明显降低,无飞石、滚石侵限的发生,爆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城镇爆破电子雷管延时优选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在城镇地基开挖中应用的情况,及其控制爆破振动的方法———通过工程试验选择振动效果最佳的延时实施爆破。爆破效果显示新型雷管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爆破振动,仅为采用导爆管爆破的40%;新的爆破方法加快了工程进度,效益显著。该电子雷管具有的灵活、精确、可靠的特点,为爆破理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边坡稳定性及减小爆破振动效应,对大宝山矿区889~877 m平台最终边坡采用了深孔台阶爆破、缓冲爆破与预裂爆破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根据边坡预裂爆破中预裂缝的形成是爆炸应力波和髙压气体联合作用的分析结果,和889~877 m平台最终边坡的主爆孔、缓冲孔、预裂孔相关的爆破参数,进行了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爆破实施后,889~877 m平台最终边坡的半孔率高达85%,不平整度较低,较好地保证了最终边坡的稳定性,并将爆破振动的影响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隧道分岔段控制爆破振动对相邻隧道的影响,根据大量现场振动监测数据,分析论证了掏槽爆破和预留光爆层爆破对前方相邻隧道和后方中隔岩墙的振动影响,发现后方中隔岩墙的爆破振动比前方放大1.4倍左右;并根据振动波形分析,论证了高段位雷管的延时误差和临空面条件对降低爆破振动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尽量减小掏槽爆破的单段药量,MS7段以上雷管不需跳段使用,根据振动波形适当增大高段位雷管的炮孔数",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爆破振动、提高爆破进尺,可为同类爆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立井爆破施工的振动效应,以立井爆破中两圈直眼为原型,实施三种不同起爆延期的直眼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并用UBOX-5016型爆破振动智能监测仪测试混凝土模型的爆破振动效应。实测爆破振动波表明,微差爆破可减少单段起爆药量、明显降低爆破振动效应;起爆延期25 ms时I段、Ⅱ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叠加,测点形成干扰降振效应,爆破峰值振动速度较小;起爆延期为50 ms时I段、Ⅲ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独立,峰值振动速度由单段起爆药量决定。竖向爆破振动波形频谱分析表明,微差爆破振动幅值明显低于齐发爆破,且波形复杂。微差爆破能显著降低爆破振动效应,主振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寻求台阶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借助ANSYS/LS-DYNA程序对台阶爆破在不同延时起爆时间条件下产生的爆破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浅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5 ms;在深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7~10 ms。实际爆破施工中,不同的岩石条件下、不同的爆破参数时,数码雷管减振的最佳孔间延时应该在5~10 ms区间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研究成果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爆破振动危害控制难题,研发的孔间超短延时台阶爆破干扰降振技术,为爆破振动控制要求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锦屏二级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围堰拆除爆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伟  任舸  李洪涛 《爆破》2011,28(4):77-80
介绍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围堰拆除工程的岩坎拆除爆破方案、爆破参数、爆破网路以及爆破安全防护措施.水下岩坎拆除的高度为10 m.考虑满足水力冲渣、保证邻近混凝土结构的爆破振动安全等因素,岩坎拆除爆破采用平均1.8 kg/m3的高单耗设计,采用孔排间微差起爆网路,孔内采用高段位非电毫秒导爆管雷管起爆,孔外采用低段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