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改性油页岩灰吸附Cu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页岩灰经HNO3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改性处理制备了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比较了各种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对Cu2 的吸附性能,分别讨论了吸附时间、Cu2 浓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0%HNO3、20%NaOH溶液处理制备的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对Cu2 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以化学吸附作用方式为主.该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对Cu2 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改性稻壳去除废水中低浓度氨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制备改性稻壳吸附剂的条件,得出该吸附剂对氨氮处理的最佳条件.[结果]以10.0 % H2O2作为改性剂,温度100 ℃、时间30 min为稻壳改性的最佳条件;吸附时间120 min,吸附温度23 ℃,pH值8.6,稻壳与水的质量体积比 3.0 g/30 ml时的吸附效果好;同时,改性后的稻壳结构和化学键都发生了变化.[结论]改性稻壳可作为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吸附处理剂,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勇薛向欣  冯宗玉 《黄金学报》2007,6(4):302-305,315
油页岩灰经HNO3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改性处理制备了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比较了各种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对Cu^2+的吸附性能,分别讨论了吸附时间、Cu^2+浓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0%HNO3、20%NaOH溶液处理制备的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对Cu^2+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以化学吸附作用方式为主.该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4.
无机盐改性麦糟在低浓度含砷水中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砷废水的排放已成为国内外饮用水源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采用无机盐改性麦糟作为吸附剂,对低浓度含砷水进行吸附试验研究.确定最佳改性条件为1.5 mol/L NaCl 与麦糟按1 L∶100 g 混合均匀,室温下改性12 h.在不调节pH 值(溶液pH 值为7),改性麦糟投加量5 g/L 条件下,初始浓度为0.1 mg/L 的含砷水可在60 min 达到吸附平衡,且最终使出水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砷含量(0.01 mg/L)要求.考察了溶液共存阴离子对改性麦糟吸附含砷水的影响,并验证了NaCl 改性麦糟处理含砷水源地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赤泥近年来被广泛研究作为废水处理的吸附材料。采用无氧高温还原—浸出—磁选工艺回收赤泥中铁、铝及钠后的残渣仍含适量的活性物质,以该残渣为吸附剂,研究其对高氟水的除氟性能。以配制含氟25mg/L的水溶液为处理对象,获得的最适宜除氟条件为:溶液初始pH=5、残渣添加量25g/L、温度40℃、吸附时间30min,该条件下除氟效率到达72.19%。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壳聚糖对膨润土原土样进行改性,对比了改性膨润土和原土样膨润土对废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原土样钠基膨润土。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改性膨润土去除磷元素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依次确定了膨润土上壳聚糖的最佳负载量为0.045g/g、改性膨润土投加量为60g/L、搅拌速率为120r/min、pH=6.0、搅拌时间为25min,考察了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吸附含磷废水的最佳去除率为79.59%。同时根据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式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拟合得到回归曲线y=13.661x+6.0389,最终确定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在固相中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0.1656mg/g。  相似文献   

7.
以改性焦炭作为吸附剂,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不同因素对去除废水中CO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需要其他工艺辅助,不调节pH及水体温度,在吸附时间为60 min、磁力搅拌器转速为300 r/min、每200 mL废水用13 g改性焦炭的条件下,废水中COD质量浓度可从93 mg/L降低至48mg/L左右,能满足循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钛酸丁酯Ti(n-C4H9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柱化剂,再用所制备钛柱化剂对膨润土进行钛柱撑钠化改性。借助SEM与XRD表征了钛柱撑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和物相。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改性膨润土用量对电镀废水中Cr(Ⅵ)吸附去除的影响及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改性后膨润土对电镀废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明显;对100 mL初始质量浓度4.0 mg/L、pH=4.0的含Cr(Ⅵ)溶液,在改性膨润土用量10 g/L、室温9 min条件下吸附,Cr(Ⅵ)吸附率达98.0%;废水pH对Cr(Ⅵ)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Cr(Ⅵ)饱和吸附量为3.05 mg/g,吸附反应以化学吸附为主;钛柱撑改性膨润土的循环使用性能还需进一步改进,后续应采取复合改性方式进一步提高其对Cr(Ⅵ)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十六烷基三甲墓澳化按(CATB)改性凹凸棒土对微污染废水中苯酚及其再生后吸附效果进行动态试验,研究了去除笨酚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凹凸棒滤料经CATB改性后在动态试验过程中对微污染水中笨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苯酚的去除率随着废水流速的减少而增大,在pH为6~8,废水中苯酚浓度为17.74 mg/L,流速为2 m/s,吸附时间25 min条件下,吸附去除率达93.07%;改性后的凹凸棒滤料可用碱进行再生,再生后对苯酚的吸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苯酚的动态吸附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油页岩灰陶粒吸附苯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页岩灰为主要原料,通过烧结法制备陶粒,用其作为吸附剂,使油页岩资源得到综合利用.通过吸附苯酚实验,确定了陶粒中油页岩灰的最佳含量为90%,最佳烧结温度为1 150 ℃;苯酚的吸附率随着陶粒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对25.0 mL 0.1g/L的苯酚溶液,陶粒用量为2.0 g时,具有较好的吸附率;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苯酚的吸附率也逐渐增加,150 min达到吸附平衡;当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大于0.1 g/L时,陶粒对苯酚的吸附率达到70%左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肖欢欢  张艳 《冶金分析》2022,42(6):64-69
以环氧氯丙烷和O-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环氧化O-羧甲基壳聚糖(OCMC)后,再与Fe3O4和三聚氰胺 (MA)复合,制得三聚氰胺修饰的磁性O-羧甲基壳聚糖吸附剂(MA-OCMC/Fe3O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结构与官能团,并考察不同条件对吸附Zn2+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模型的特征。结果表明,控制pH值为6.0,0.13 g MA-OCMC/Fe3O4在100 mL 100 mg/L ZnCl2溶液中吸附60 min后达到平衡,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特征,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理论饱和吸附量(86.96 mg/g)接近实际饱和吸附量(86.48 mg/g)。在循环吸附-解吸6次后,MA-OCMC/Fe3O4对Zn2+的吸附率仅降低5.2%,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适用于含Zn2+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钢渣负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并通过静态试验方法探讨pH、复合材料投加量、反应时间及铀初始浓度对复合材料吸附水溶液中U(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U(Ⅵ)具有较好的去除性能,在pH=4、投加量0.4g、反应时间120min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5mg/L的水溶液中U(Ⅵ)的去除接近完全,对应吸附量为1.25mg/g。复合材料对U(Ⅵ)的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6 9);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R~2=0.999 1)表明,吸附过程为吸附剂表面上的单层吸附;且通过R_L(R_L 0.063)的计算表明,复合材料对U(Ⅵ)的吸附极其接近不可逆吸附。  相似文献   

13.
Experimental data on As(III) adsorption by rusted zero valent iron (ZVI) could be modeled using a simple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However,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was observed to shift with time, as continued rusting produced additional sites on the rusted ZVI surface for potential arsenic adsorption. A modified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was formulat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site concentration for potential arsenic adsorption on the rusted ZVI surface. This model simulated the long-term experimental data on As(III) adsorption quite well. The model was further refined by apportioning the arsenic adsorbed on the rusted ZVI surface into labile and irreversibly adsorbed fractions. Finally, the developed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performance of an adsorption colum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adsorption column of length 0.4 m and diameter 0.056 m, i.e., containing 0.001?m3 of rusted ZVI weighing 4.76 kg, and operated at an empty bed contact time of 12 min, can treat 2,375–2,525 L of water containing 100?μg?L?1 of As(III) such that the effluent As(III) concentration from the column is less than 10?μg?L?1.  相似文献   

14.
使用共沉淀法,在不同pH、Ca/P摩尔比、陈化时间条件下制备羟基磷灰石(HAP),并根据其对Mn2+的吸附性能获得制备HAP的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优化制备的HAP在溶液pH、投加量、反应时间以及Mn2+初始浓度的影响下对Mn2+的吸附性能,并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HAP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H=10、摩尔比Ca/P=1.67、陈化时间24 h。当锰初始浓度5 mg/L、pH=7、HAP投加量1 g/L、反应时间360 min时,HAP对Mn2+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量与去除率分别为4.97 mg/g和98.4%。HAP对Mn2+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单层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5.
以凹凸棒与碱木质素为原料,采用炭化活化法制备凹凸棒/生物炭(ATP/C)复合材料,并设计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出较优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600℃、反应时间60 min、ATP与K2CO3质量比为1:2、ATP与LG质量比为1:2.利用XRD和SEM等技术对材料形貌以及结构等进行表征分析.详细考察投放量、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16.
赵亭  张剑 《冶金分析》2022,42(5):48-54
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后,再用四氧化三铁与氯化铁改性壳聚糖,制得磁性壳聚糖(MCS)。将二者通过化学交联法制备出磁性壳聚糖/氧化石墨烯(MCS/GO)吸附剂,分别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FT-IR)与扫描电镜 (SEM)表征其结构与形貌,同时探讨不同条件下MCS/GO对水中Co(Ⅱ)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6.0、100 mg/L含Co(Ⅱ)废水中,采用1.0 g/L MCS/GO于室温吸附120 min后,Co(Ⅱ)的吸附率可达99.4%。MCS/GO对Co(Ⅱ)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与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特征,饱和吸附量为117.19 mg/g。经吸附-解吸循环使用6次,MCS/GO吸附剂对Co(Ⅱ)的吸附率仅下降3.5%,具有良好的再生性,因此适用于水中Co(Ⅱ)的污染处理。  相似文献   

17.
常会  范文娟 《冶金分析》2020,40(3):16-24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法在聚偏氟乙烯(PVDF)上接枝AA,制备出PVDF-g-PAA共聚物,再使用聚乙烯亚胺(PEI)对PVDF-g-PAA进行氨基化改性,制备出PEI氨基化PVDF-g-PAA共聚物(PEI-PVDF-g-PAA),再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EI-PVDF-g-PAA纤维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EI-PVDF-g-PAA纤维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30~50nm,表面有丰富的微孔。以PEI-PVDF-g-PAA纤维膜为吸附材料对模拟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进行吸附,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PEI-PVDF-g-PAA纤维膜的吸附效果远远大于纯PVDF纤维膜和PVDF-g-PAA纤维膜。在活性艳红X-3B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pH=1、吸附材料用量为0.015g时,吸附70min后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为494.95mg/g,PEI-PVDF-g-PAA纤维膜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过程满足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说明PEI-PVDF-g-PAA纤维膜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平衡吸附量和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26.32mg/g和500.00mg/g。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PEI-PVDF-g-PAA纤维膜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该吸附过程固-液界面的熵值会增加。  相似文献   

18.
改性壳聚糖对Ag^+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爱阳 《黄金》2009,30(1):50-53
利用壳聚糖与氯丙酸反应,制备了改性壳聚糖,并研究了改性壳聚糖对Ag^+的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4-6,吸附时间为240rain,温度为40℃,氯丙酸一壳聚糖对Ag^+的吸附率达到95%以上。通过运用相关数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表明,氯丙酸一壳聚糖对Ag^+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最大吸附量为216.9197mg/g,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钢渣负载纳米零价铁-羟基磷灰石(S-FH)。分析Fe0-HAP被负载前后的微观形貌,研究了pH、S-FH投加量、反应时间和锰的初始浓度对S-FH吸附锰的影响,并借助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对吸附机理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锰溶液初始浓度5 mg/L、pH=5,S-FH用量0.1 g和反应时间300 min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S-FH对锰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R2>0.98)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吸附机理为离子交换、表面络合和溶解-沉淀。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吸附法作为一种高效、廉价、环境友好的生物技术,已在稀土离子分离回收中逐渐被开发利用。实验通过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使用海藻酸钠包埋活性炭与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制备成固定化颗粒,处理含稀土离子的废水。对比了固定化芽孢加活性炭、固定化芽孢以及固定化活性炭对铽离子的吸附效果,并探究了不同条件对几种固定化吸附剂吸附铽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芽孢加活性炭兼具包埋法与吸附法的优点,对铽离子的吸附效果更好; 在包炭量为1:100(活性炭质量:溶液总质量)、芽孢悬液浓度为OD600(菌液在600 nm波长处的吸光值)=2、铽离子浓度为100 μmol/L、温度为15~25 ℃、pH=4.5~8.5的条件下吸附60 min,铽去除率可达90%以上。固定化芽孢加活性炭对铽离子的吸附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