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立科学发展观 合理开发岷江水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岷江是成都平原和都江堰灌区的主要水源。随着川西平原和成都市杜会经济的发展,岷江作为该地区的唯一水源,急需合理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是促进川西平原和成都市杜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岷江水资源开发现状和川西平原未来经济杜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岷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都江堰     
<正>李冰修建都江堰都江堰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位于长江支流岷江从川西北山区峡谷进入平原的交接点上。该堰古时叫做湔堋、湔堰或都安堰。唐代称楗尾堰。都江堰之名是在宋代才出现的。在都江堰未增修建前,成都平原地区经常水患不断,原因是当岷江水流穿越上游崇山峻岭时,水势湍急,一旦进入平原,流速减缓,随水夹带的泥沙便沉淀淤积下来,时间一久,堵塞江道。因此,每当夏季暴雨,岷江水势猛涨,平原地区就要泛滥遭灾,可在其他少雨时  相似文献   

3.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环境保护、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担负着岷江干流的防洪任务,对于改善四川电源结构,支撑川西负荷中心电网电压,提高电网稳定水平和系统供电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水库较强的削峰、错峰调节性能是下游防洪安全和增发洪水电能、季节性电量的保障。“5·12”汶川地震使岷江紫坪铺水库控制流域水文特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引起流域水文特性变化因素的分析和规律的揭示,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掌握流域洪水演变规律,科学合理、安全地调整汛期运行水位,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运用效能。  相似文献   

4.
拜水都江堰     
水是岷江水,从遥远的雪山峡谷奔来,一路风尘仆仆,演绎着摧枯拉朽的凌厉气势。在这样奔放的岷江面前,聆听着排山倒海似的波涛声,注视着那乱石穿空的豪放劲儿,你会对自然的力量产生一种莫名的膜拜。安澜索桥很高,桥索由麻绳、  相似文献   

5.
《人民长江》2000,31(7):25
紫坪铺水利枢纽导流洞 1号施工支洞工程施工合同签字仪式在成都举行 ,此举标志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争取 2 0 0 0年开工的十大项目之一的紫坪铺枢纽前期准备工程已正式启动。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确定为四川省 2 0 0 0年的 1号工程。工程的兴建 ,将在岷江上形成 11.2亿m3水库 ,可有效调节岷江来水量 ,为持续发展都江堰灌区面积达到 93.3万hm2 提供水源保证 ;年发电量 34 .17亿kW·h ,向川西提供经济调峰调频电能 ;增加枯水期向成都市工业、生活及环境保护用水 ;提高岷江中下游和成都防洪标准及基本解决金马河两岸洪水威胁 ,对川西地…  相似文献   

6.
举世闻各的都江堰工程,凭借岷江上游丰富的水资源,滋润着成都平原这块“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已成为成都平原的生命线。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对岷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成为城市和工业的命脉。因此,岷江上游水资源的开发,必然要从以服务农业为主转向为国民经济全面服务的方向。实行多目标、多功能综合开发和水源涵养相结合的方针,一水多用,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就岷江水资源的现状和加快开发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应采取的对策等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公元前256年李冰带领川西人民创建都江堰,经历2 200多年经久不衰,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被称为"川西第一奇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赞誉都江堰"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迎来了飞跃发展,先后实施了渠首整治、渠系调整、闸群配套、平原及丘陵灌区扩建等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坚持科技兴堰,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环境保护,强化水生态建设,以深化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具有都江堰特色的现代化"智慧灌区"为目标,不断推进灌  相似文献   

8.
中国孩子在认识岷江之前.大概最先是认识它的支流。在“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红色诗歌中,我们建立了最初的一些地理想像一在岷山自皑皑的雪峰下,奔腾着一条异常壮美的英雄河流,这条涂抹着革命理想色彩的河流叫大渡河,也称沫水、峨水。作为岷江支流,在小学教科书上,它拥有着比正流更漫长的流程,更宽广的河道和更崇高的声名,它的光芒几乎遮蔽了它所隶属的正流。  相似文献   

9.
海霞 《成都水利》2004,(6):43-43
在川西的岷山南麓,有一片空旷的草滩,清澈的流水在鹅卵石间流淌,尔后隐入深绿色的小叶灌木丛,与一些横七坚八的小溪流相交。草滩上散放着几只牦牛,懒懒的,在草滩上驻足、休憩……这里就是日夜奔流不息的岷江的源头之一——位于九寨沟县海拨3727米的弓杠铃。由四川省水利厅和都江堰管理局敬立的“岷江源”碑石就坐落于此。  相似文献   

10.
李斐  刘金珍 《人民长江》2011,42(2):64-66
岷江干流水生生物物种丰富多样,流域内有多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随着岷江干流梯级开发和流域内经济快速发展,流域内生态环境和干流水生物受到影响,在分析岷江干流水生态与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以解决岷江干流水生态环境主要问题为目标,对岷江干流水生态与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宜宾市地处金沙江与岷江汇合处,且有横江、南广河及其他重要支流汇入,因此洪水遭遇组合复杂,且受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等梯级水库调度影响明显,其水文水动力计算对下游各城镇河段防洪规划及减灾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构建一二维水动力学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验证的分析方法对长江宜宾河段(含重要支流汇入段)的洪水组合进行分析,选取了1961年、1966年两个典型年并对比有无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调洪的影响,计算各河段和沿岸城镇100 a、50 a及20 a一遇的洪水淹没。【结果】结果表明:(1)当发生超标洪水时,城区主要洪水漫溢淹没分布在宜宾的安边镇、柏溪街道,翠屏区西郊街道以及岷江菜坝镇飞机坝段。(2)不管是1961典型年(岷江为主要来水)还是1966典型年(金沙江为主要来水),岷江流域均受灾较重;其中西郊街道和大观楼街道的洪水主要受金沙江来水和岷江洪水顶托作用明显;岷江漫溢洪水为宜宾城区外洪的主要来源,岷江是宜宾市的防洪重点。【结论】结合防洪工程分布及现有堤防建设情况,菜坝镇飞机坝片区现有的20 a一遇洪水的堤防无法满足实际防洪标准需求;西郊街道滨江公园和备战码头,由于未形...  相似文献   

12.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岷江上游河段,以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环境保护等功能,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是因为岷江上游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利用率低,严重地制约了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成后可获得以下显著效益:(1)提高枯水期都江堰灌区灌灌供水保证率;(2)增加枯水期成都市工业及生活用水量;(3)提高水库下游金马河段的防洪标准;(4)为川西电网提供比较经济的调峰调频电能;(5)枯水期向成都市提供环境保护用水;(6)保护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和改善岷江上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成都人引以为豪多年的锦江,其实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副产品。制造灾害的水,李冰没有一排了事,而是把它变成了环绕成都的两条河——郫江和捡江,即后来所称府河与南河,合称锦江。锦江来自岷江,它环绕成都,整合了江安河、柏条河、走马河、三道堰等无数支渠,又生发出解玉溪、金河、御河等众多人工内河,最终在下游归入岷江。锦江,不仅奠定了成都的水系走向,也为这个城市注入了新的基因,它排  相似文献   

14.
岷江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支流,为川西和成都平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相较于长江其他主要支流,岷江流域整体水电开发时间略晚。近年来,岷江流域水库建设工程不断增多,流域水沙情况开始变化。根据实测资料,运用水沙过程线法和径流量-输沙量双累计曲线法,初步分析岷江水库建设特点、水沙输移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水库数量和总库容分别在1970年和2005年后有了较大的提升,水库建设的趋势是由干流深入到支流,虽然近年水库建设数量减少,但高坝大库逐渐增多;随着建坝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由易建造的土坝变为筑坝难度高的其它坝型;由于水库调控能力、拦沙作用的增强,流域主汛期径流量、输沙量出现坦化现象,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在1990年后均有减小趋势,且年输沙量减少的趋势更明显。近期高场站年输沙量变化与岷江水库建设有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岷江流域水库总库容的进一步增大,这种相关关系增强,且在汛期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水是生命之源,民族之源,文明之源。黄河、长江、珠江、岷江、辽河等诸大流域及一切有水的地方,共同孕育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华夏文明,并形成了一种水文化母体。在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行业规范,企业文化中,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水文化。  相似文献   

16.
金沙江向家坝水文站受下游岷江、横江的来水顶托影响,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复杂,致使水文站洪水预报难度加大。利用2009~2012年向家坝、高场和横江水文站整编及实测的水位流量资料,分析了横江、岷江单独涨水对向家坝水文站水位的顶托影响,并建立了向家坝站水位、流量与横江、岷江流量的三参数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横江、岷江来水越大,金沙江来水越小,则向家坝水文站受到的顶托影响就越大;横江、岷江联合涨水时,对向家坝水文站水位顶托量最大可达4 m。  相似文献   

17.
郭卫  徐高洪  沈杰  杜涛 《人民长江》2018,49(22):64-68
为探究水文变异法(RVA)评估流域下游河流水文情势变异情况的准确性,选取岷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首先还原高场站天然径流过程,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方法分析得出岷江流域径流有显著下降趋势;然后采用RVA法分析现有梯级水库运行对岷江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程度,得出高场站整体水文指标改变度为高度;最后模拟双江口水库投运情景,预测高场站水文情势变异情况。结果表明,高场站汛期来水相比现状将减少、枯期来水相比现状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我们渴望收获。金秋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如所有耕耘者,我们水电人在默默的奉献中,在辛勤的劳作后,也祈盼着收获秋后的丰硕果实。在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有一支水电建设队伍,岷山的雪、岷江的水,见证了他们的成长,铭记着他们的拼搏,二千多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大渡河、岷江、雅砻江等河流上各个梯级水电站的勘察史料和实践,对川西河谷深厚覆盖层与基岩的地球物理结构和性质、与地质构造因素和工程地质特性之间的关系,初步归纳出一些粗略评估级次,对论证和综合研究深厚覆盖层与基岩建坝条件,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岷江川主寺河段护岸工程生态治理为背景,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生态护岸设计形式及主要技术方案,并从河道生态治理的观念出发,把河道建成尽量接近于自然的状态,构建人水共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在其他类似工程中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