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巴克利银行是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其新总部位于伦敦的商业街区金丝雀码头。总部的建筑设计由HOK担当,室内设计由普灵格·布兰登事务所完成。玛莎·舒瓦茨合伙人有限公司则主持设计这座新建筑的5处室内中庭。每一处中庭有6层楼高,中庭的三个侧面被俯瞰着公共空间的办公场所包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正>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可网易科技园区,基地位于建筑群的最西侧,与阿里巴巴仅一路之隔。整栋楼纵向分为三部分,1层作为共享公共服务空间,2-6层作为联合办公空间,7-15层作为出租公寓。该项目的设计任务是1-6层的整体空间以及7-15层的公寓公共空间。原始建筑内部以采光中庭及观光电梯为主要空间特征及设  相似文献   

3.
<正>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可网易科技园区,基地位于建筑群的最西侧,与阿里巴巴仅一路之隔。整栋楼纵向分为三部分,1层作为共享公共服务空间,2-6层作为联合办公空间,7-15层作为出租公寓。该项目的设计任务是1-6层的整体空间以及7-15层的公寓公共空间。原始建筑内部以采光中庭及观光电梯为主要空间特征及设  相似文献   

4.
世界城大厦     
世界城大厦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是拥有2090户居民的超大型高层住宅建筑群。建筑群以中庭为中心,建造以景观为重点的建筑组合,在景观上保证无论何处都与海景产生联系的目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接各栋建筑的回廊空间、建筑内部空间与建筑外部空间使用同种材料,实现从中庭开始经过首层阳台直到外部空间的一体性。另外,由广阔的中庭空间、优质的人工草地所形成的绿色空间,配以游戏广场、亲水广场、岩石园等设计,不仅孩子们喜欢,老年人也可以在其中欣赏绿  相似文献   

5.
江苏展览馆是一个综合性展览馆。是江苏省工业贸易对内、对外的一个窗口。该展览馆建筑面积z4000m~2。地上三层,半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为展览场馆、多功能厅、购物中心;半地下层为接待厅、办公用房、汽车库、展品仓库和通风机房,是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展览馆,也是国内大型展览建筑之一(图1)。展览馆采用大柱网、大空间、多层面、带天棚的中庭等现代设计手法,为展览提供灵活、通用的空间,以及先进的设备和设施,最大限度的适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各类展览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这个设计方案在一次国际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该项目位于北京北部、临近山区的一个高科技开发区内。工程位于开发区的中心地带,是区内的核心建筑.为整个开发区提供综合服务。方案包括整个开发区的行政办公用房,银行、邮局、商店等等。她还向诸如新材料开发这样的公司提供办公用房。建筑的组织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公司对各种大小办公空间的需求。该工  相似文献   

7.
《世界建筑导报》2004,(2):38-39
这个设计方案在一次国际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该项目位于北京北部、临近山区的一个高科技开发区内.工程位于开发区的中心地带,是区内的核心建筑,为整个开发区提供综合服务.方案包括整个开发区的行政办公用房、银行、邮局、商店等等.她还向诸如新材料开发这样的公司提供办公用房.建筑的组织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公司对各种大小办公空间的需求.该工程处于两条主干道交会的显著位置.   ……  相似文献   

8.
<正>该办公总部是一座带有大型采光中庭的4层建筑,环绕着采光中庭设有进深15m的翼楼。带有中庭的平面不但使室内布局高度灵活,有助于员工间的联系接触,也优化了流线,串联起各个区域。环绕着中庭的蜿蜒露台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体验,从天窗射入的自然光和自然建材的使用营造出这个具有北欧风格的现代建筑。一个大型楼梯串联起各个楼层,该楼梯为员工提供了一个会面交谈的场所——咖啡厅和休息室等社交空间均位于楼梯附近。  相似文献   

9.
HPP在 1993年的设计竞赛中获得了这项工程的设计权。该建筑总体布局采用“双梳形”结构:东部包括3个分支,西部包括5个分支,两大部分均为5层高、全玻璃的人口大厅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它不仅仅是接待区,也是东西两大部分的连接点、办公室、职工食堂、培训中心和会议室都通过入口大厅连接起来。从大厅内部向外望去、四周是葱郁的树木和清澈的水面,景色宜人。 西区全部为办公用房,东区首层及二层局部安置了一些公共用房,包括职工食堂、咖啡厅、培训中心和会议室,其余各层皆为办公用房。办公空间内部采用灵活分隔。地下部分用…  相似文献   

10.
水之魅     
《现代装饰》2008,(9):94-97
位于北京市东南二环的金泰城·丽湾楼盘临近金融街,优厚的地理条件吸引了众多目光。项目为上下两层单体建筑,首层为售楼大厅和办公用房,二层为4个样板间。设计师希望在本案设计中表达对都市白领阶层的印象——简约、时尚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正一种联合办公的设计哲学北京光华路SOHO 3Q位于一座由GMP设计的精彩建筑中。它的3层底商原本设计为购物中心,拥有一个峡谷般的、华丽的公共空间,贯穿于200m长的建筑中。另有垂直贯通3层的吹拔和中庭,赋予建筑室内充足的光线。尽管设计得很好,但这个空间无疑具有明显的商场特征,本身就是为了促进消费。SOHO中国给我们提出的设计挑战是,将这个巨大的白色空间改造为一处充满活力的,温馨的共享办公空间,作为  相似文献   

12.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座落于惠灵顿市中心。原先这里是一座新西兰航空公司的仓库,后经建筑改造用作了该学院的教学基地。同时也成了惠灵顿市中心的一幢引人注目的建筑。整幢建筑室内空间的改造是围绕中庭来进行的,所有的功能性空间都围绕中庭进行布局,三层高度的中庭既是室内空间的核心,也是公共活动的中心。全部室内空间我含了设计教室、工作室、教师办公室、报告厅、图书馆、实验室和实习工厂等功能性空间。在室内设计中最富特点是对结构构件的暴露和大片色块的强烈对比,设计运用建筑性的语汇,以抽象的格式和朴素的材质和人们展示了充满年青活力的室内气氛。另外,富于太平洋气息的艺术饰品也给充满阳光的中庭空间增色不少。该建筑曾获新西兰建筑师学会设计奖。  相似文献   

13.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希望自己新的总部办公大楼体现出“绿色”意识。虽然最初的设想并不是一座高层建筑,但是在诺曼·福斯特(N orm an Foster)的生态学设计理念引导下诞生了一座高达300m的大厦。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楼堪称运用中庭原理来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的典范,该建筑打破了常规的中庭概念,将中庭的原理发挥到了极致。建筑主体高298m(977英尺),共60层,是全欧洲最高的建筑。建筑平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60m(197英尺),三角形每边均呈弧形向外突出,以获得更多的办公空间。电梯、楼梯和服务设施则位于三角形的三个角端。除了像采用双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庭的火灾特点以及中庭建筑防排烟的现状,分析了中庭建筑烟气流动过程,并且通过结合美国消防协会(NFPA)的商业街、中庭及大空间烟气控制系统设计指南NFPA92B和美国国家建筑规范BOCA中有关中庭烟层界面的预测方法,叙述了中庭建筑烟气控制的方法和中庭烟气控制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设计》2010,(8):48-51
图尔库新的市立图书馆位于城市的历史中心区。项目是旧图书馆和其他一些历史建筑的新增部分。 新图书馆有一个功能明确的设计。公共空间有两层,围绕着中庭开放。办公区位于建筑的一侧.面对街道。新的主入口面向两条街的交会口开放。  相似文献   

16.
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上海市某文化建筑中庭室内自然通风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其室内中庭风速、空气龄分布情况,并设计三种优化方案改善其中庭内部自然通风效果.研究得出该建筑原设计方案中庭一层自然通风效果最好,随高度升高,二、三层自然通风效果逐渐变差.通过优化围护结构开口大小、开口高度两种设计参数能够显著改善二、三层自然通风效果和舒适性.可为本地区该类型建筑中庭的自然通风设计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旅馆中庭起源于十九世纪初叶,六十年代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在旧金山海特摄政酒店的中庭设计中已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七十年代末,在我国的上海宾馆、广州白天鹅宾馆开始出现.中庭建筑艺术与室内艺术当今已在我国旅馆中广为应用,研究与探索中庭室内设计也已成为我国建筑、室内设计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庭是旅馆建筑中的共享空间,有的高大敞亮、气势磅礴,有的气派豪华,有的空间场景变幻无穷.这里提供新加坡的两个带有高中庭空间的酒店——玛利娜中心滨华大酒店与康克大酒店的中庭可供我们欣赏、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扬 《世界建筑》2001,(12):44-47
广岛市西消防署的建设通过增建救生员学校、多功能体育室和消防署乐队活动室等设施来完善现有消防署的功能。这座类似于展示容器的建筑对外几乎是暴露的。其外墙装有透明玻璃百叶窗,这些百叶窗在阻隔直射光和雨水的同时,保证了通风和视线的通达。为了保证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室内使用空间只占全部空间的40%,楼梯间、走廊、中庭这些能够通向室外的部分约占20%,其余部分则都是开敞空旷的空间。位于建筑核心部分的中庭,由地下一层一直通到地上7层。所有面向中庭的房间在玻璃墙的围合中,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附加的红色盒子合并在中庭…  相似文献   

19.
新的艺术力作——BBC总部大楼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生产设施、数字工作室、技术支持和办公空间等各个部分.设计利用一个中央升高的中庭将所有的工作空间连为一体,旨在为1 000户租户创造富有创造力的互动方式.中庭充当了会议、工作和流通区.建筑位于废弃的高文港区,在一块无掩蔽的土地上,克菜德河的广阔流域以及苏格兰高地的群山构成了建筑背景的主基调.面对开阔的景观,建筑必须找到建立场地感的途径,同时满足BBC独立而又对外开放的建筑特色. 集体办公空间、个人工作站和公共空间的地位同等重要.与此同时,中庭分层排列,台阶、平台和露台均采用当地红砂岩精心制作而成.大型的楼梯为建筑内及各办公楼层人员间的流通和相互交流提供了方便,不仅提供了非正式的聚集空间,同时鼓励了各空间之间的互动,是对建筑公共属性有力的视觉注解.  相似文献   

20.
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利用模拟软件FDS和Pathfinder对其超大中庭空间消防设计进行可行性验证。同时,从消防设计和经济角度出发,对超高层建筑超大中庭空间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超高层建筑中庭空间的发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