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冲桥水库是澧水干流重要的防洪工程,近坝库区河谷为纵向谷,两岸由碳酸岩盐地层构成,岩溶相对较发育,其左岸有宜冲桥邻谷切割,右岸有慈利~花垣区域性断裂通向坝址下游,存在库水沿岩溶洞穴,断层破碎带向邻谷及下游渗漏的可能。文章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和岩溶发育规律等方面入手,论证了近坝库区水库渗漏的可能性,为设计最终确定设计蓄水位和坝址选择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吴飞 《人民珠江》2011,32(Z1):34-36,68
广东连江西牛航运枢纽工程坝址区为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厚层灰岩,间夹炭质灰岩,岩溶发育。详细分析了坝址区的岩溶发育情况,并将坝址区岩溶发育情况进行分区,分出强岩溶区、中等岩溶区及弱岩溶区,为坝线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广东连江西牛航运枢纽工程坝址区为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厚层灰岩,间夹炭质灰岩,岩溶发育。详细分析坝址区的岩溶发育情况,并根据坝址区岩溶发育情况进行分区,分出强岩溶区、中等岩溶区及弱岩溶区,为坝线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清溪水电站坝址区地表、地下岩溶发育,经多种手段勘察,坝线区岩溶相对发育较弱。地形地质条件对中高碾压砼拱坝的适应性较好,通过坝肩开挖揭露,左坝肩在上下层勘探平硐和勘探钻孔之间下游发育有隐伏岩溶管道,其分布位置为坝肩抗滑岩体受力范围内,且前期工作未揭露,施工阶段通过洞探测绘,结合有限元等计算后进行综合分析,判定该岩溶管道经常规处理后抗滑、抗变形满足设计要求,为工程安全蓄水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缅甸某水电站上、下坝址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岩溶为坝址区主要地质问题之一。不同坝址区岩溶发育状况不同,根据勘查资料及施工期间收集的地质资料分析,论述了上、下坝址区岩溶发育状况、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从而对上、下坝址间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主要论述白石窑水电站库首,坝址范围早期强岩溶发育情况及其现状的表征与的简信为第四纪冰后期岩溶继承性发育,停滞,退化和消亡,原有岩溶大部分为第四系沉积物所充填,不存在空洞或大型岩溶管道集中渗漏,成库条件有利。坝库渗汛则是通过部分未全充填好的洞隙型渗漏或脉管型渗漏为主。  相似文献   

7.
高坝洲水利枢纽岩溶渗漏研究与工程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坝洲水利枢纽坝址与水加区石灰岩地层分布广,岩溶化程度很高。水库区存在沿清长分长岭、清渔分水岭和土地岭河间地块渗漏问题,坝址区存在严重的绕坝渗漏问题。经大量的地质调查、试验研究、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多种手段,查明了坝址区及水库区的岩溶发育规律,最终规定:在正常水位80m高程时,高坝洲水库不会发生渗漏,经帷幕处理后,也不会发生绕坝渗漏。200年4月30日工程正式蓄水,经二年半满库运行的检验,验证了上述地质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安顺市油菜河堵洞坝址选择在其伏流段———黑洞暗河的“脖子”洞段 ,该洞段断面较小 ,施工交通方便 ,坝址部位避开了岩溶深潭及坝肩强烈溶蚀带 ,岩溶发育相对较弱。文章通过对坝址洞段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动力特征及坝基岩体的渗透稳定等的分析论证 ,提出了坝基及两岸坝肩进行防渗帷幕灌浆的处理深度及边界范围。堵洞工程竣工后 ,尚未进行防渗处理工程的情况下 ,进行了 3次蓄水试验 ,实测坝基及右坝肩渗漏量达 0 43m3/s。表明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渗处理施工 ,已成为堵洞坝址建库蓄水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韦超明  梁喜忠  刘谢伶 《红水河》2013,(6):54-58,79
拔贡水电站改扩建工程地形属岩溶峰丛一洼地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拔贡水电站旧坝评为病坝,厂坝基及坝肩渗漏严重。针对拔贡水电站库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进行岩溶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通过地球化学和示踪试验对该区地下水及岩溶水系统(水系)分区,确定库坝区岩溶水渗漏通道及岩溶多层性。为工程处理决策提供依据。对类似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坝基防渗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孟洲坝水电站围堰防渗、堵漏、地基普遍固结灌浆、防渗帷幕灌浆,断层破碎带的处理等进行了阐述。总结出在孟洲坝水电站地质构造和岩溶发育地区建坝时的地基处理和岩发育地区建坝时的地基处理措施,同类型的工程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钻探资料分析以及野外地质调查,论述了天生桥坝址区岩溶发育规律,力求对西流河的梯级开发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津渡电站大坝位于潇水下游,坝址区河道曲折,地形复杂,岩溶发育并有断层通过。经对三条坝线进行综合比较,并采取相应的基础处理措施,最终选定的坝线经四年运行考验,证实坝线的选择是合理的,基础处理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水布垭枢纽地质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布垭水电站工程有两个第一:一个世界第一,是目前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坝高233 m);一个国内第一,是国内在强岩溶化地区建设的抬高水头最高(203 m)的大坝.水布垭坝址岩层缓倾上游,建坝岩体软硬相间,分布有多层剪切带和缓倾角断层,还有煤系地层平卧于河床坝基下,这样的坝基岩体决定了不能兴建混凝土高坝.坝址区天然建筑材料丰富,当地材料坝对岩体要求较低,其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不仅对岩体条件要求较低,且具有稳定性好,适应性强,建设速度快,总体安全程度较高等综合优点,作为选定坝型.勘察期间针对坝址地质条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论证,坝址存在3大主要地质问题:①环境地质问题,坝前库首地段分布有18个总量近1亿m3的滑坡与危岩体,坝下游泄洪雾雨区还分布有14个规模不等的滑坡、变形体和土体斜坡等,还有一个相对比高达360 m、具不利地质结构(上硬下软)的马崖高边坡;②坝址防渗问题,峡谷两岸岩溶强烈发育,勘察期和施工期实际揭示的岩溶洞穴之多就像筛子一样,清江枯水位197 m高程,大坝正常蓄水位400 m高程,坝前抬高水头203 m,解决岩溶绕坝渗漏问题是枢纽工程能否成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③软岩成洞问题,这里地下洞室较多、岩体条件很差,特别是在地下厂房的中下部,软岩相对集中,垂直开挖形成地下厂房,成洞问题难度很大,在工程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适应这一复杂的地质条件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拟建的牛牛坝水电站,水库内有可溶岩地层顺层在大坝下游出露,构成潜在的岩溶渗漏通道,影响水库的蓄水效益。通过对库区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可溶岩地层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岩溶并不发育,地下水运移通道为裂隙一溶隙型通道;岩溶渗漏水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水库岩溶渗漏水量为164.4m^3/d,远小于关姑河平均流量,故库区岩溶对水库渗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拟从高原地区控制岩溶的条件陈述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借鉴区内工程实例讨论水库和坝址区的岩溶渗漏。  相似文献   

16.
永定桥水库是瀑布沟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区的供水工程。本文对上、下坝址,从坝基承载力、变形、抗滑稳定,坝肩稳定,岩体结构及成洞条件,岩溶及渗漏,与三交坪蠕滑体的关系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比较论证,推荐下坝址作为供水工程水库坝址。  相似文献   

17.
索风营水电站坝址、坝线选择的影响因素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防渗帷幕等 ;而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和施工进度 ,又是影响坝型选择的主要因素。经过对坝址区工程及水文地质的不断深入勘测和设计比较 ,最终选择中坝址中坝线 ,坝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文章就该工程的坝址、坝线及坝型选择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德隆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较复杂,可能存在不良工程地质地段、可疑渗漏带等问题。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文等方面,对坝址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及各种坝型适宜性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对地质条件适应性较高,但结合坝区承压水对柔性坝的影响、水工枢纽布置和施工工艺等进行综合考虑,最终优选技术和经济均较优的重力坝坝型。  相似文献   

19.
杨再松  刘前科  陈明 《吉林水利》2021,(5):21-24,28
坝型及坝线选择是决定坝体结构的关键因素,而结构应力分析是坝体设计的基础.针对白岩水库坝址区两岸及河床局部溶沟、溶洞、软弱夹层等不利地质条件,可能给坝体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结合坝址区地形地质,综合考虑坝型适应性、施工技术和工程投资等因素,对大坝坝型坝线和结构体型等设计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面板堆石坝对岩溶裂隙地质条件具有较强适应性,经软弱夹层回填置换、固结及防渗帷幕灌浆等工程措施处理后,具备良好建坝成库条件,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坪河水电站坝址区钻孔内分层水温随埋深增大而上升,钻孔孔底水温17.16℃~19.83℃为所处河湾地块岩溶地下水代表性水温,钻孔顶面水温15.88℃~16.30℃与河水水温15.81℃相近,反映了坝址区河水位比下伏岩溶水位高,部分河水下渗补给下伏岩溶水。通过比较得出,左岸ZK17与右岸ZK19一线,河水对岩溶地下水下渗补给比下游ZK79、ZK36地段强烈。分层测温这种简单易行的研究分析方法对具有复杂水动力场的同类型岩溶峰丛峡谷建坝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