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河县黑冰花石材为细粒(橄榄)辉长岩,具有高镁,低铁、钾、钛,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具弱的正铕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在早二叠世拉张背景下由底侵的玄武质岩浆内侵的产物,代表了早二叠世的一次地壳垂向增生事件。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10月15日上午,由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原局长、党组书记周伯华等组成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小组,在湖南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陪同下,对湖南金龙集团(下称“金龙集团”)技术创新相关工作情况进行调研。金龙集团董事长毛炯明、副董事长毛铁、董事毛冰花热情接待来访领导并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技术转让     
该新产品是采用世界发达国家公认的HCPE高性能特种防腐新材料、新配方、新工艺研制成功的,已开发出系列产品:特种防腐底漆、特种防腐全色面漆、特种带锈防锈防腐漆、特种防腐清漆、特种道路标线漆、特种防腐银粉漆、特种防腐美术漆(冰花、锤纹)、特种防腐防火阻燃漆。此产品具有优良的耐强酸、耐强碱、耐无机盐等化学介质和耐水耐油、阻燃、抗老化、抗紫外线、抗离子辐射等特性,并具有附着力强,  相似文献   

4.
正可可托海的春天,雪山雄壮,春花娇媚;可可托海的夏天,天高气爽,清凉怡人;可可托海的秋天,桦林婆娑,苍松挺立;可可托海的冬天,银装素裹,原驰蜡象。这一切,对于不了解可可托海历史的游客来说,仅仅是一幅美景,然而,对于从这里走出去的新疆有色人来说,可可托海是故土,是摇篮,是血浓于水的精神圣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  相似文献   

5.
抓住契机,完善防腐蚀标准化体系 防腐蚀技术的不断创新,一方面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防腐蚀行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制定相关防腐蚀标准,使这些技术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促进广泛的应用,标准作为科学技术的总结,是生产经营的法则或准则,是行业进行市场竞争和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是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保障,对企业而言,标准是企业竞争力强的标志,对行业而言,标准是行业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基础,对社会而言,制定有效的标准可以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人身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模式,尽快把这些科学技术吸收到标准里去,制定具有国际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以提高防腐蚀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将防腐蚀行业做大做强,因此讲,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有竞争力的标准体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耐热铸铁     
凡在温度较高或高温下工作的铸铁件,例如钢锭模,热轧金属所用的轧辊,蒸汽锅炉,热风炉,马弗炉等的另件,熔化金属所用的铁坩埚,浇铸用的金属型,热处理所用的渗碳箱,退火箱,内燃机的气缸盖,废气管等,因为铸铁生长和氧化易于损坏.为延长上述各种机件的  相似文献   

7.
特集序     
星横斗转,沧桑更迭,弹指之间,倏忽十载。回首往事,岁月峥嵘,物我两非,感慨万千! 众多的园丁——读者、译者、编者、同行、师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劳作不息,耕耘不辍,浇的是汗水,灌的是心血,使刊物经受了磨砺,没有凋零,没有夭折,反而葱茏挺拔,卓然而立,正所谓“艰难玉成”。所有的园丁,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怀着同样喜悦的心情,庆祝它十周岁生日。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8.
引言现在的金属模具,其刃口不仅形状复杂,而且,必须保持锋利,因此,在脆的状态下,产生早期破断的事故多;另外,为了提高金属模具的淬火硬度,一般采取提高淬火温度的方法,这样使钢的晶粒粗大,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因此,韧性降低,且引起变形的危险性也大。作为其对策,采用真空淬火法,实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并采用超冷处理,使耐磨性提高,能防止时效变化(尺寸变化)及早期破断事故的出现,尤其是对于低温回火的金属模具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用撇取氧化膜的方法配合XPS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P、As,Ga,Ge,In,Al,Mg,Zn,Cu,Ag,Cd,Tl,Pb,Sb,Bi等15个微量元素(浓度0.005at.-%)在液态Sn表面膜和体相中的分布。其中Ga,P,Ge,Mg,Zn,Al,In,As在表面膜中有很大的富集。富集的程度与微量元素氧化物的生成热有关。XPS研究结果表明,只有Ga,Ge,As,Al,Zn在最表层2—3nm内富集。富集的结果改变了氧化膜的组成和结构。微量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SnO组成复杂的含氧酸盐而构成氧化膜,并因此使氧化膜变得更稳定和致密,起了保护液态Sn免于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撇取氧化膜的方法配合XPS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P、As,Ga,Ge,In,Al,Mg,Zn,Cu,Ag,Cd,Tl,Pb,Sb,Bi等15个微量元素(浓度0.005at.-%)在液态Sn表面膜和体相中的分布。其中Ga,P,Ge,Mg,Zn,Al,In,As在表面膜中有很大的富集。富集的程度与微量元素氧化物的生成热有关。XPS研究结果表明,只有Ga,Ge,As,Al,Zn在最表层2—3nm内富集。富集的结果改变了氧化膜的组成和结构。微量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SnO组成复杂的含氧酸盐而构成氧化膜,并因此使氧化膜变得更稳定和致密,起了保护液态Sn免于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表面微结构对冰粘附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试片表面粗糙度及分形维数对冰粘附强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裸铝表面进行化学刻蚀及氟硅烷修饰,制备不同表面试片,测试试片表面的粗糙度和分形维数,应用冰粘附强度实验装置测试不同试片表面的冰粘附强度。结果粗糙度(x)与粘附强度(y)的关联式为:y=1.0966x+51.816(亲水表面),y=-0.67x+74.98(疏水表面)。分形维数(z)与粘附强度(y)的关联式为:y=-146.6z+493.5(亲水表面),y=95.45z-209.9(疏水表面)。结论亲水表面试片冰粘附强度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减小,疏水表面试片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冰粘附强度与粗糙度及分形维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表面粗糙度相同的试片经氟硅烷修饰后,冰粘附强度降低,且表面粗糙度越大,冰粘附强度下降越多。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核设施退役去污能力,提出高压二氧化碳载送干冰喷射去污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喷射去污系统中关于喷嘴与去污箱体内部流场的分析模型,通过流场分析获得了干冰颗粒速度分布。以靶距、喉半径、喷嘴长度、干冰粒径、压力为关键参数,以干冰颗粒对污染表面的冲击应力与分布直径的乘积为去污评价指标,分别开展了1.5、3 mm口径喷嘴流场分析的正交试验。通过均值响应分析和主效应分析掌握了各关键参数对去污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优参数组合。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参数优化后,1.5 mm口径喷嘴去污性能提升了5.64%,3 mm口径喷嘴去污性能提升了15.8%,后者去污性能是前者的1.3倍,但前者的二氧化碳利用率是后者的3倍,具有更好的经济性。该分析结果可为喷嘴选型和喷射去污系统参数计算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锈钢表面复合微结构的冰摩擦性能。方法采用纳秒光纤激光器在不锈钢表面构建类莲藕型沟槽复合结构,并对不同润湿性、粘附性和摩擦速度下的冰摩擦性能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微米-亚微米级复合结构是不锈钢表面超疏水高粘附的主要原因,热处理消除了样件表面的时效性,化学修饰实现了超疏水由高粘附性到低粘附性的转换。温度的变化改变了水滴在样件表面的接触状态。在滑动速度为0~1mm/s、载荷为2N的条件下,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疏水性越好、粘附性越低的表面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因为摩擦热产生的水膜形成了润滑层,使冰摩擦处于混合摩擦阶段,降低了摩擦阻力。但过多的水膜会形成大量毛细管桥,增大阻力。结论超疏水表面由于其独特的类莲藕复合结构,减小了材料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毛细管桥的积聚,从而降低了冰摩擦表面的平均摩擦系数。同时,低粘附性降低了表面与水的粘滞性,阻止了更多毛细管桥的形成,是影响冰摩擦系数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Acta Materialia》1999,47(3):745-755
Experiments on the brittle compressive failure of S2 fresh-water columnar ice loaded triaxially at −10°C at a strain rate of 6×10−3/s have revealed three regimes of Coulombic-like behavior: 1 of lower across-column confinement where the along-column stress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rength; 2 of higher across-column confinement where the along-column stress increases the strength; and 3 of predominantly along-column loading where the strength increases in proportion to the smaller of the two orthogonal across-column confining stresses. Within each regime the strength of the fresh-water ice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at of porous salt-water ice (Gratz and Schulson, J. geophys. Res., 1997, 102, 5091) of otherwise similar microstructure, implying similar failure mechanisms. Both kinds of ice fail through macroscopic shear faulting which results from the linking up of cracks formed during the deformation. The princip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aterials is that the deformation damage to the salt-water ice is restricted more to the vicinity of the faults, owing to the crack-stopping influence of pores incorporated during growth. Terminal failure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a new mechanism involving the bending of “splay cracks” under frictional sliding. “Splay cracks” are feather-like deformation features that emanate from one side of parent, sliding cracks. The idea is that slender microcolumns between the “splay cracks” are more likely to bend and break than are microcolumns between adjacent wing cracks because they do not have two fixed ends; instead, the end stemming from the sliding interface is free. A moment is then applied by frictional sliding. A first-order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stress required to break the columns and thus to initiate the fault is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the terminal failure stress.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道路积冰不易清除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热清除道路积冰的方法。利用路面材料比冰更易吸收微波的特点,让微波透过冰层加热路面的功能,使贴近路面的冰层融化,消除冰层和路面的结合力。然后利用机械方式除冰。本文主要论述了关键部件微波加热板的升降原理及其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渤海冰区某真实导管架结构,首先进行结构数值计算,确定光纤应变布点位置及其与冰荷载的确定关系,其次进行结构光纤安装和现场监测,最后进行结构的极值冰荷载确认。由原型结构应变测量得到的冰荷载可以对传统的冰力计算公式进行有效的校核。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铝合金防伪花纹板材的生产工艺,花纹辊磨制方法,板材表面氧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冰模快速成形及其在铸造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锡平  姜不居  闫双景  吕志刚 《铸造》2001,50(11):670-672
采用FDM方法,离散式喷射实现了冰模快速成形。介绍了试验用快速成形硬件系统及工艺参数,分析了用冰模代替陶瓷型模和熔模铸造出蜡模的工艺流程。造型工艺。根据由冰模所翻制铸件的尺寸对铸件收缩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郭强 《模具制造》2012,(9):13-16
在日常的冲压生产中,托料装置对于冲压工人的作用尤为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条冲压线的效率,充分利用好托料装置,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现阶段越来越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本文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托料装置利弊,从而找出最适合冲压模具的托料装置方式。  相似文献   

20.
冰模快速成形及低温铸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冰模快速成形技术及用冰模代替陶瓷型的铸型和熔模铸造的蜡模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