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苏州人居环境的建设不应仅仅是对苏州人引以自豪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物质环境的扬弃,或增加绿地、疏浚河道、治理污染等对自然环境的改善,更要注重对城市的精神环境,尤其是对苏州传统社会文化氛围中与创业时代的需求比照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审视,剔除那些限制人的发展的糟粕,整合各种优势条件,为现代人的发展创造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2.
地域环境与苏州传统建筑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象学认识方法为出发点,分析苏州地域环境与古代生存在此地人们之间的联系。探讨这种具体的自然环境结构如何影响当地人的心理,进而投射到人们对传统生存空间的认识,最终通过创建的人居环境和建筑的形态显现,形成整体的传统建筑精神。  相似文献   

3.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一行在苏州考察时,参观了Emerson所属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委副书记、省长罗志军等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4.
传统商业步行街物质环境更新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泳 《新建筑》1998,(4):39-42
以苏州观前街为案例,研究其历史演变,分析其现状,然后详细探讨苏州观东商城从概念规划到单体构思在传统的物色保护与物质环境改善方面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海苏州河滨水区环境更新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云 《时代建筑》1999,(3):23-29
苏州河综合治理是上海历史上最大的一项环境整治工程,根据苏州河的历史与现状对其东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示苏州河滨水区环境更新设计的指导思想,目标及操作流程方法,重点对滨水游步道与水域开放空间构思作了阐述及提出规划意见。  相似文献   

6.
《城乡建设》2008,(4):F0004-F0004
昆山,东靠上海,西依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大门。千年古镇腻庄被誉为“中国著名水乡”,享誉海内外。长期以来,昆山市一直把“人居环境”建设作为—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要求,扎扎实实加以推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环境整治与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生态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著名的园林城市,苏州自古重视绿色环境设计,其确立"宜居"的城市地位得益于在传统环境设计中"有若自然"设计思想的指导,而当今的苏州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进一步推进"绿色和谐"的设计理念,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有若自然"的设计精髓运用到新的高度。通过苏州传统园林和现代环境设计中典型案例的研究,对苏州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若自然"的设计思想进行深入探讨,以使苏州的环境艺术设计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8.
中而新苏而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老人,一组建筑,让我们激动。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倾注其浓郁乡情、精心打造的收山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在2006年中秋之日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贝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丹桂飘香的月夜,一泻千里的银色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三五好友品着淡淡的碧螺春,耳边传来咿咿呀呀的苏州评弹,品诗论画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上海市政府着手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提出了2000年基本消除苏州河黑臭;2002年苏州河水质进一步改善,长寿路桥以东建成滨河林荫道,成为绿化休闲景观段;2010年恢复苏州河环境生态功能,两岸建成绿色走廊的目标。从1997年黄  相似文献   

10.
1 范围、规模 随着苏州河综合整治的初见成效,苏州河支流新泾港的整治也已列入议事日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新泾港沿线环境整治规划,拟把新泾港建设成为区内的景观河道及使沿线地区环境升华,以进一步提高虹桥豪宅区的品位。 新泾港北起苏州河,南至淀浦河,全程11km;其北段流经长宁区,约4.3km。规划对长宁区段内的新泾港(北起苏州河,南至延安西路高架)全程包括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苏州和风雅致花园为例,通过规划对内外环境的响应、建筑形象的推导与探寻、物质与文化环境的表达三个方面的思考,层层推进,阐述了环境至上理念在住区中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2.
环境雕塑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大量舒适、宜人、质量高的物质环境,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环境。一个忧美的环境空间,除了建筑、绿化、道路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外,合理地放置环境雕塑作品,是提升环境文化品位与精神内涵的有效办法。如果环境是一个舞台,雕塑作品就是一个演员。 除了城市中心广场等重要场所外,许多公共绿地也是放置雕塑的理想环境,这样的环境空间与市民的心理距离很近,树立一些好的环境雕塑;时刻会激发人们遐想的灵感,产生共鸣并与之对话。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大小可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再深入一步,宏观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为的建筑环境。本文旨在探讨一个人为的建筑环境怎样去适应自然的生态环境及精神环境,使其有机,有理,有序。这是每一个建筑师在从事建筑创作时所不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苏州河上桥梁在景观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从景观、环境、桥文化等角度对苏州河上桥梁景观进行了规划,这是在日益重视环境、重视景观的今天对桥梁景观改造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5.
河南大学新校区环境艺术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寇丽芬  张源  马飞 《中国园林》2003,19(6):75-76,80
在充分理解现状与前期规划创意与理念的基础上,合理把握环境空间结构,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与环境空间特色,体现地域特色与场所精神,创造出既能传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可适应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未来发展的优美的大学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行业·交流     
李克强考察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一行在苏州考察时,参观了Emerson所属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委副书记、省长罗志军等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17.
张欣 《城市开发》1998,(9):29-29,31
一、概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存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其物质的方面与精神的方面。人们的生活环境,实际上是一种“从外界给予生物体作用而出现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相似文献   

18.
王侃 《建筑创作》2005,(12):49-51
医院的环境设计特点 医院环境具有美学功能。良好的医院医疗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优质的医疗环境可以使患者在各种医疗。护理、精神等方面得到舒适的满足,医院的医疗环境是患者医疗过程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9.
水巷小桥、精致园林、江南小调、吴侬软语都是苏州闻名于世的标志性言语。时代在变迁,生活在进步,人们不仅要沉浸在古老的文化之中,现代的苏州人,也需要有现代的标志,既与现代生活接轨,又要融合古典苏州传统元素的标志。如何从原有的文化中提取精华,传承精髓,开辟现在的苏州标志性语言,  相似文献   

20.
相西如 《中国园林》2003,19(8):39-41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西校区环境设计,延续与强化校区总体规划设计精神,充分结合校区的地形地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抓住校园文化内涵,将校园精神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各个部分,形成极近自然的丘陵校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