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君明  程宝坪 《工程力学》2000,1(A01):941-945
本文提出了对高抛免振捣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性能的评价方法、性能指标以及相应的实验方法。根据上述方法对配置的免振捣自密实钢经凝土拌合物进行实验验证,并进行了两次与现场施工状况完全相同的模拟高抛实验。从模拟高抛实验的检验结果可以证明本文提出的研制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一整套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发生离析会对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一问题决定了自密实混凝土在满足施工性能的同时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而自密实混凝土高流动性、高填充性及高间隙通过性等优异的工作性能特征,又决定了其拌合物的稳定性高度敏感。从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两方面分别阐述了自密实混凝土的稳定性机理,探讨了自密实混凝土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的表征方法,从配合比参数、拌合物流变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讨论了影响自密实混凝土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自密实混凝土稳定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郑建岚  庄金平 《工程力学》2013,30(2):112-117
采用电液伺服加载装置进行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试验,以自密实混凝土强度、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为变量,制作了28个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研究各变量因素影响下,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通过试验得到峰值粘结应力、峰值滑移、各阶段粘结刚度K1、K2、K3和粘结刚度退化率λ等与混凝土强度、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公式的适用性,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钢筋与自密实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式,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具有良好精度。研究结果可为有关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 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混凝土配筋密集、大落差等特点造成混凝土易离析、难振捣的问题,本文对C40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性能进行分析与应用研究。在完成原材料与配合比的设计后,从坍落扩展度、T500参数和“J”形环高差3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水胶比和不同胶材用量条件下C40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根据分析结果,将最优C40自密实混凝土制备方案应用到具体工程项目中,验证在该方案中,C40混凝土施工拆模后内部均匀、密实以及整体外观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显著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施工准备、钢筋绑扎、模板拆装、砼浇筑、养护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为了保证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重视配合比的设计、浇筑振捣质量、人模温度和养护温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苏是嵋 《工程力学》2000,1(A01):37-47
中建二局在赛格广场施工中,重点开发了四层地下室逆作施工技术、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推广应用了劲性混凝土楼面无支撑吊模施工技术,核芯筒电梯井工具式整体提升模板施工技术,集中搅拌及高品混凝土技术,粗钢筋冷挤压连接技术。地下室外墙表面渗透型刚性防水技术,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测温电脑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赛格广场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的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7根500 MPa级钢筋自密实混凝土短柱试件的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了试件的受力特征以及高强钢筋与自密实混凝土之间的协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500 MPa级钢筋在柱中与自密实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良好,试件在偏心受压全过程中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采用ABAQUS软件,建立500 MPa级钢筋自密实混凝土偏压短柱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试验实测结果验证模型的适用性与可靠度,并分析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初始荷载偏心距和纵筋配筋率对偏心受压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实测值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500MPa级钢筋自密实混凝土偏压短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的相关公式计算;为保证一定的安全储备,建议500 MPa级钢筋的设计强度取值为fsd=fsd'=420 MPa,材料分项系数取值为γs=1.2。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清水混凝土定义及其优点,并从模板施工、钢筋施工以及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工艺轮速了高级住宅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Design-Expert7.0软件对C60高抛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衍射分析(XRD)、超声波法、钻芯法及现场模拟浇筑实验,研究了硬化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结果表明,通过Design-Expert7.0优化设计获得的C60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较好,水化产物以球状颗粒的Ⅲ型C-S-H凝胶为主。优化设计有效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避免了混凝土与钢管内壁粘结性能不良,完全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保证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抗震地区应用的安全性,采用 MTS 伺服加载系统进行了二榀单层单跨框架在拟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在混凝土强度相近、配筋与构件尺寸一样的情况下,对比分析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框架与普通高强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在试验中观测了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框架的裂缝开展情况、破坏过程、结构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钢筋与混凝土应变等,对自密实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研究可为自密实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诞生了越来越多的构造复杂的建筑工程。有些部位由于钢筋密集或者构造形状复杂根本无法振捣。该部位混凝土的浇注成为施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2.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为基础,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筋粘结锚固性能、受弯构件的抗弯、抗剪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包括中强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共做了62个粘结强度拉拔试验、12根梁抗弯抗剪试验,研究结果为自密实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介绍了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3座高层建筑和1座厂房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了工程应用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防水混凝土的模板制作与安装、钢筋制作与绑扎、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施工缝处理、回填土处理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了控制防水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5个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框架中节点和1个整浇的对比框架节点进行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不同界面处理对自密实混凝土加固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5个加固试件的界面分别采用了凿毛法、刻槽法、凿毛加刻槽法以及凿毛加植筋法等4种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对试件破坏过程、新老钢筋应变、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等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4种界面处理方法均能使自密实混凝土与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协同工作性能,而采用凿毛法与刻槽法相结合或凿毛法与植筋法相结合的加固节点其极限承载力、极限位移、位移延性系数等较单独采用凿毛处理或刻槽处理的效果明显提高,而极限承载力已接近整浇对比试件。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相同的骨料级配和固定的胶凝材料用量,通过改变减水剂用量和水灰比来改变混凝土的流变参数,研究了混凝土流变特性和骨料间的相互作用对不同振捣状态下混凝土稳定性及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屈服应力高、塑性粘度大的情况下,容易因为填充性差而造成浇筑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孔洞面积比例提高;当屈服应力低、塑性粘度小时,混凝土容易出现离析,从而造成浇筑后混凝土骨料不均匀排布。在轻振或静置的情况下,混凝土的稳定性受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的影响;随着振捣作用的加强,塑性粘度对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此外,混凝土浇筑后的外观质量由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共同作用,但随着振捣的加强,塑性粘度的作用被削弱。本工作建立了混凝土流变参数与稳定性和浇筑后外观质量的关系,提出了在本实验条件下混凝土流变参数的最佳范围,为通过调整混凝土流变参数控制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外观质量提供了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6.
PCY—50型液压混凝土平仓振捣机是由电力部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研究设计,上海水工机械厂试制的一种混凝土施工机械,主要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代替人力平仓、手持式振捣器振捣,实现平仓、振捣作业机械化,以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改善振捣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及节约水泥用量。该机的设计工作完成于1978年底。在试制过程中对其关键部件——CY—152型液压振捣器的性能和耐久性以及整机的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模拟实际工程中加固构件的真实承载能力,实验在原混凝土构件持续受荷状态下,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对构件进行加固、养护。共进行了7根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受力水平、不同加固厚度及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对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和截面刚度的影响。试验量测了构件裂缝分布形态、荷载-挠度曲线、钢筋应变发展规律等。结果表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能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等性能;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梁抗弯承载力随着初始受力水平的增大而降低。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了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梁钢筋滞后应变及抗弯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加,钢结构一混凝土组合结构越来越多,而钢柱内浇筑的高强砼却因配合比不成熟、难振捣、高空作业、砼标号大等原因,质量及密实度一直是难以控制的内容。结合某大型实体工程施工经验,从原料选取,配合比确定,施工等方面对柱内白密实砼施工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宁喜亮  丁一宁 《工程力学》2017,34(4):116-124
通过9根钢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的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配筋率对钢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裂缝形态、裂缝宽度以及裂缝间距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密实混凝土梁中掺加钢纤维可有效限制裂缝的扩展,掺入体积率为0.38%和0.64%的钢纤维,可使自密实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阶段的最大裂缝宽度减小31%~56%,平均裂缝间距减小15%~28%,纵筋应变减小40%~56%。考虑钢纤维在试验梁开裂截面的分布以及应力传递机理,结合试验数据提出了钢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并与MC 2010、RILEM TC-162 TDF及CECS 38:2004的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该文建议公式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用于钢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的分析与验算。  相似文献   

20.
姜绍飞  梁玉君 《工程力学》2000,1(A01):847-851
文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机械振捣及人工振捣方式下形成的钢管混凝土构伯在轴压、偏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差异,通过研究发现,混凝土浇筑方式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