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环卫开展过程中,通过物联网GIS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环卫工作质量及环卫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文章对城市环卫智能化管理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基于物联网GIS的城市环卫智能化管理功能框架,对其关键实现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移动GIS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实现移动GIS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基于Trimble GeoXT手持设备移动GIS软件的开发,其可实现Shp数据、XML数据和自定义二进制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的浏览、空间查询等操作,通过设备端程序实现NTRIP网络协议与VRS服务器进行交互,实时获取差分数据修正GPS测绘精度,并实地测量进行了精度检验,阐述了该系统在城市勘测中如基础设施测量、执法巡查、城管部件数据检查、岩土工程勘察几个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2)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通过物联网、云计算使"智慧城市"渐行渐近。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及物联网实现对地下管线的智能化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4.
《四川建材》2016,(8):64-65
智慧城市是借助GIS、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智能化的方式,利用云计算对实时感知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智能规划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核心,基于BIM技术并结合信息技术建立地下空间动态三维信息化平台,使地下空间规化的各功能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改善智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保障体系。将未来城市地下空间打造成为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地下空间综合体。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在加快城市信息化领域的进程中,提出建设“智慧上海”的战略.物联网作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在信息化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而GIS则更深化了物联网的空间信息管理能力.提出将GIS与物联网相结合,发挥物联网目标身份快速识别的特点以及GIS空间管理分析优势,从而构建城市智能网络,使得多方协作、高效灵活的“智慧上海”运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立得空间     
立得空间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立得空间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结合城市规划目标制定城市运营指标体系,极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和利用各类城市资源,打破部门信息私有化,消除政府各部门信息壁垒,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城市的数据进行汇集、管理、共享、交换、挖掘等处理,实现各个行业的综合应用,支持城市规划预测、应急指挥、决策分析,为企事业单位、城市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最终实现整个城市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关键,如何快速、高效地维护更新地下管线信息成为城市管理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在管线数据采集过程中,采用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并开发的移动GIS数据采集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纸质作业流程,移动GIS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减少内业工序,降低传统内业手工录入数据属性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边际  牛晗 《工程勘察》2005,(6):24-27
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工具,嵌入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办公系统EXCEL,建立一个基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数据的城市供水、用水、排水信息系统。该系统利用城市代码库实现了统计区域的多种选择,具有区域数据汇总、指定范围各城市统计指标历史曲线查询、形成各类专题图、统计结果EXCEL图表输出等功能,是宏观城市供水、用水、排水历史与现状研究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对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管理发展的新方向。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本刊记者针对智慧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智能工程中心李主任陆峰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与方法,论述了城市火灾信息系统的特点、构成及实现方案。系统由对话部件、数据部件、模型部件和决策部件组成。对话部件实现人机交互式对话;数据部件存储和管理图形与属性数据,数据以专题层形式存储;模型部件由对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和对火灾危险性评估的常用模型及其管理模块组成;决策部件提供辅助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