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战中,原苏联生产的 T-34系列坦克是最优秀和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其中 T-34-85中型坦克则被苏军称为“胜利武器”。超前的流线形装甲车体的设计,良好的机动能力,强大的85mm 火炮使之成为当时综合战斗性能较好的坦克,并影响了整个世界坦克发展史的进程。笔者采用的是上海威龙模型公司生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T-34-85”坦克模型。制作以说明书指示进行,并自行改造追加细节:1.模型所给85mm 炮比例明显不对,需舍去不用,笔者则是用优质艺用油画笔按比例重做。2.炮塔与机枪护盾的铸造感不强。笔者用开稀补土涂上来加强铸造感,并追加车体部分焊痕。  相似文献   

2.
相信大家对T-55应该很熟悉了吧,它的前身T-54是苏联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研制的一种中型坦克。T-55坦克于20世纪50年代末问世,首次亮相则是在1961年11月的红场检阅。它与T-54坦克相比,主要改进包括换装了马力更强大的发动机并改进了传动装备,炮塔安装了旋转底板,取消了装填手舱前的12.7mm高射机枪。此外,它还改进了  相似文献   

3.
1943年4月德国IV号G型坦克发生了装甲和火力几个关键部位的变化。这些G型坦克新产品在车体两侧和炮塔处加装了侧裙板,以起到抵御苏联反坦克炮攻击保护自己坦克的作用。7.5厘米KwK40炮管尺寸从43口径扩大到48口径,增强了该坦克对付苏联T-34和KV-1坦克的火力。这些被改进的G型晚期型坦克被用在了1943年夏季东线库尔斯克战役以及其他战役中。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有一种威震敌胆的苏联坦克,她拥有威力强大的火炮,卓越的机动性和良好的防护性,在战斗中名扬四海,“她”就是著名的T-34坦克。这种传奇式的坦克参加了苏德战场上的战斗,特别是在一九四三年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中表现出色。T-34/85是T-34系列坦克中的重要改进型,50年代初,我国购进了大批T-34/85,她们为保家卫国建功立勋,著名的志愿军“英雄号”T-34/85曾在朝鲜战场立下奇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了包头第一机械厂,标志着中国开始具备坦克生产能力。1956年中国成功白行生产了B2.34型坦克柴油机,可供T-3485中型坦克配装,标志着中国坦克工业具备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11月,首辆中国组装的T-54A中型坦克在包头第一机械厂下线,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自行生产坦克的历史。此后包头第一机械厂开始自行生产T-54A中型坦克的14种主要部件,包括车体、炮塔、行星转向机、变速箱等。  相似文献   

6.
《模型世界》2006,(6):60-62
在最后一次海湾战争中一组来自伊拉克的坦克战车照片不知有多少次,我们在读模型制作者的文章时,都会发现他们为了一个制作而需要考证、猜测实物上这个东西应该是什么样子?实物上是否存在这个东西等等,可见他们非常需要实物各个角度的照片。基于这种考虑,我将把自己在2003年伊拉克拍到的两组照片公示给大家,以满足制作T-59和T-62坦克模型爱好者的需求。第一组照片展示的是编号为“19”的一辆T-59坦克(T-55中国的翻版),这辆坦克旁边本来安装了炮塔储物篮,但奇怪的是不知为什么所有车体旁边的储物箱都被去掉了!另外你要注意了:在炮塔上还安装…  相似文献   

7.
JS-3重型坦克革命性的设计为自己在历史上争得了一席之地,成为一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装甲战车之一。1945年9月当它首次出现在柏林的胜利阅兵中时,它超前的车体设计、半锅型的炮塔、火力强大的主炮、厚度惊人的装甲让西方目瞪口呆。虽然机械系统的小毛病和前装甲不时从焊缝外裂开,很轻易地就影响了JS-3的声誉。但在随后的一系列改进计划中,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得到了解决,这时候T-10重型坦克已经开始全面生产,T-10虽然看起来在布局上和JS-3相似,但实际的使用证明T-10是一种更好的坦克。套材田宫的JS-3套材是笔者所见过的最好的高压注塑套  相似文献   

8.
<正>T-62中型坦克是苏联在T-55基础上研制而成的,1964年作为新型主战坦克正式装备部队。除供苏联陆军使用外,还广泛出口到其他国家,这次制作的主角就是装备叙利亚的1972年型T-62。该坦克的制作难点在于炮塔的体积感塑造,原因是其炮塔相对扁平且缺少块面变化。通常块面对立体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块面色差来表现面与面的转折,从而体现空间感和体积感(参看上期的"模型三部曲体积篇")。但是卵形炮塔我们如何来表现体积感呢,这是我在  相似文献   

9.
T34坦克被誉为二战时期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坦克,它也是产 量最大的几种坦克之一。1941年6月德军发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 动时,T34是当时惟一可以有效抵抗德军装甲兵的坦克。1942年德军 先后研制出"虎"式、"豹"式坦克投入战斗,早期几款T34/76在战 斗中以往的优势逐渐丧失,到1943年12月一种全新的T34正式下线, 它被称为T34/85-I型。T34/85的炮塔采用了新的为KV-85重型坦 克设计的铸造炮塔,座圈直径1.56米,彻底解决了T34/76"小脑袋"、  相似文献   

10.
SMK重型坦克 1937年,哈尔科夫机车厂决定在T-35重型坦克基础上研制新一代多炮塔重型坦克,其特点是拥有强大的装甲防护。能够突破敌方的坚固防御阵地。1937年11月5日,哈尔科夫机车厂的方案获得批准.其技术特点是:战斗全重50-60吨,装甲厚度45毫米至75毫米,装有3个炮塔——1个炮塔装备76毫米榴弹炮,另两个装备45毫米加农炮。1938年初,哈尔科夫机车厂提交了6个相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宋冉 《模型世界》2013,(11):32-33
历史背景 由维克斯公司设计和制造的”瓦伦丁”步兵坦克是一种作为A12步兵坦克MK.Ⅱ型“玛蒂尔达”的廉价替代品而研制的。它的设计概念基于ALOE3步兵坦克,但车体和炮塔则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关于“豹”G最终型 Pz.kpfwV“豹”G中型坦克无疑是二战中性能最优秀的坦克之一,与它的前两种型号相比1944年3月改进后的“豹”G型加强了车体装甲,改进了传动装置,增加了车内三防通风装置。“豹”G型的生产直到战争结束,产量达到了3740辆,它是“豹”式坦克系列数量最多的型号。但相对于“T-34”和M4“谢尔曼”坦克,“豹”式坦克防护性能绝对优于“T-34/85”,火炮口径虽然为75毫米,但70倍口径的炮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于“T-34/85”的85毫米L/54.6火炮,甚至也高于“虎”I坦克的88毫米L/56火炮,更是从全方位性能上超过英美各型同类坦克。因此有了“消灭一辆‘豹’式需要五辆‘谢尔曼’”的说法。但其复杂的工艺不易维修,产量难以和“T-34”、M4“谢尔曼”坦克等盟军坦克相比,这因此成为它无法克服的顽症。  相似文献   

13.
Takom出品     
<正>2029 1/35俄罗斯T-14阿尔马塔主战坦克T-14阿尔马塔主战坦克是俄罗斯研发的一型未来的主战坦克,关于它的传闻由来已久,一直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直到今年5月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才第一次公开亮相,宽大的车体一改往日俄系车辆矮小的特征,造型独特的无人炮塔以及颇具现代感的装甲让人眼前一亮。如此题材各厂家自然不会错过,近来十分高调的Takom也在其中,目前已经在国外开售,从公开亮相到发售也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Takom产品研发的速度确实令人惊叹,估  相似文献   

14.
实车背景历史上,俄国人似乎对多炮塔坦克情有独钟,在上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陆续研制出了T28,T35,SMK/T100等一系列的多炮塔坦克,而其中以T35为登峰造极之作,5个炮塔和英国的A1E1坦克相仿,呈地方包围中央之势排列,加上超长超高的车体,使其外表看起来极具恐吓性。T35产量  相似文献   

15.
易语 《模型世界》2012,(3):36-39
实车简介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呕血杰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军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战斗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早期生产的T-34坦克装备的是76毫米口径火炮,被称作T-34/76型。至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前苏联共制造T-34/76型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德军Ⅳ号坦克的数量。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  相似文献   

16.
Ⅲ号坦克是二战初期和中期德军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它几乎参加了德军装甲师在二战中的每一次战斗。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2月,由维格曼、MIAG、MAN和MNH公司共生产了250辆Ⅲ号坦克M型。M型在L晚期型基础上加装了能通过1.3米水深的涉水装置(原L晚期型只能涉水0.8~0.9米)。这使M型重新设计了进气、出气口,密封了所有的接缝,还在车体后部高处安装了截止阀。另一个改进是M型在炮塔左右各安装了三个90毫米Nbk发烟装置。1943年后出厂的M型车体和炮塔上增加了8毫米装甲护板。笔者制作的这款模型是“龙”的(9015号)Ⅲ号坦克M/N型。这是“龙”…  相似文献   

17.
说起T-55,不能不提到我国的59、69、79系列坦克,因为它们是吸引我成为一名忠实军迷和模型爱好者的关键因素,很长时间我一直认为所有坦克都应该是半球炮塔的。因此,拥有一辆半球炮塔的T-55系列坦克模型是笔者的宿愿。这件作品选用的是田宫推出的T-55A套件,其品质无需笔者多费口舌,但所配的橡胶履带实在不敢恭维。恰逢有M K履带到货,笔者在第一时间咬牙抢到。此款模型可以说是笔者有生以来制作最愉快的一款模型,所有零件无论是在流道上欣赏还是实际动工组合,对一个模型爱好者来说都是最大的享受!只是由衷赞美的同时,笔者认为套件中还存在一…  相似文献   

18.
callfunny 《模型世界》2014,(10):68-71
T-55坦克是苏联于二战结束后设计开发的一种中型坦克,并于上世纪60年代前后出口到中东地区,部分T-55一直服役至90年代,堪称一代老将。由于不断的消耗和老化,中东各国都对T-55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伊拉克军队的T-55"英格玛"便是其中之一。这种改进型增加了箱式结构的模块化装甲,炮塔及车体前部、两侧均安装了类似美军装备上常见的反应装甲,令人眼前一亮!不过海湾战争之后,美军从缴获的车辆上发现,那些看起来很唬人的爆破反应装甲,只不过是几个空盒子而已。  相似文献   

19.
森理 《模型世界》2016,(1):66-69
正2015年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T-14坦克高调亮相,一改过去苏俄风格的新颖造型着实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其无人炮塔、底盘集中乘员舱等设计已初具四代坦克概念。然而随着T-95和T-90的相继被否,因乌克兰问题又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俄军方的现代化步伐更加雪上加霜。不过俄罗斯民族向来以坚韧顽强著称,越是窘境越能激发其强大的战斗力,红场上驶过的T-14能否延续T-34、T-72等前辈的奇迹,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20.
和平年代人们都似乎忽视了一些非主流主战坦克。此次我制作的便是非主流主战坦克中的无头骑士——瑞典Strv103主战坦克,简称S坦克。此坦克是瑞典陆军兵器局在20世纪50年代打破传统设计的一种无炮塔型主战坦克,其固定式安装的火炮依靠车体的旋转和俯仰进行瞄准和射击。无炮塔设计也算是MBT中独一无二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瑞典以防御为主的战术思想和所面临的特殊的山地丛林环境。坦克射击完全靠改变车体的仰俯和旋转,可想这是一种很适合埋伏防御的武器设计。同时全可动悬挂也成为S坦克的一个亮点。它为后来别国的坦克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