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末制导中导弹的脱靶量,并分析了影响脱靶量的因素。针对非机动目标,考虑到导弹的动态特性用非线性精确线性化理论求取了非线性末制导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空间拦截中导弹的脱靶量,并分析了影响脱靶量的因素,用逆系统方法求取了最优空间末制导律。  相似文献   

3.
以零化反导导弹的脱靶量为基础,利用变结构控制理论和非线性运动学方程推导出一种能够适应目标做大机动的滑模变结构制导律.建立了目标做螺旋机动的数学模型,通过末制导仿真验证滑模变结构制导律在拦截三维螺旋机动目标时具有响应快速性,视线角速率和脱靶量较小,对高速大机动目标具有很好的拦截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制导火箭命中精度,基于制导火箭的控制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弹道仿真计算,得到了关于制导火箭的脱靶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误差因素对火箭脱靶量精度的影响,给出改进方案,使脱靶量满足设计要求.本方法在导弹研制过程中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建立状态方程基础上,利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一种在新的性能指标下的遥控导弹最优制导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制导律的导弹,其弹道比较平直,且脱靶量较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CO2激光驾束制导反坦克导弹,研究了其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用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理论设计的控制系统有效地克服了导弹参数大范围变化和外部干扰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导弹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控制精度。六自由度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系统明显减小了激光驾束制导反坦克导弹的脱靶量,提高了导弹攻击精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领弹-从弹架构的无导引头导弹协同定位与制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导引头导弹在采用现有制导律时定位误差会产生较大脱靶量的问题,通过双领弹的领弹-从弹协同架构,设计了一种协同定位与制导策略,以实现无导引头导弹对静止目标的精确命中。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提出了一种无导引头导弹的协同定位方法。该协同定位方法与比例导引结合时存在终止时刻过载指令过大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新型变系数比例导引律,分析了变系数比例导引律的制导系数对脱靶量、终止时刻过载与最大过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协同定位方法可减小具有定位误差的无导引头导弹脱靶量,而采用变系数比例导引律可避免终止时刻过载指令过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目标姿态信息的导弹微分对策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导弹制导性能,针对导弹制导律设计,在推导理想条件微分对策制导律和考虑目标信息估计延迟微分对策制导律的基础上,以脱靶量为代价函数,通过目标姿态估计目标机动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姿态信息研究导弹微分对策制导律(DGL/S)的方法.并通过对数值仿真验证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零效脱靶量的制导估计一体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拦截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零效脱靶量的制导估计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对目标拦截的制导估计问题分析,建立制导估计一体化设计的系统模型,并对具有目标机动补偿的零效脱靶量制导律进行设计。在目标状态信息可量测的条件下,零效脱靶量制导律与比例导引法相比,其制导性能略高;在目标状态信息不可量测的条件下,基于零效脱靶量的制导估计一体化设计方法对目标加速度的估计误差更小,制导精度也更高。利用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跟踪目标机动,减小估计延迟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某战术地地导弹纵向运动模型,采用带有状态约束的极点配置方法设计了过载自动驾驶仪,分析了制导回路特点,分析了用GPS实现比例导引的可行性,指出过载闭环的必要性。研究了制导指令更新频率、GPS定位误差对制导系统过载、脱靶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末导时间能够消除GPS更新频率和定位误差对制导回路的影响,为某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具有终端约束的线性二次型微分对策制导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文华  刘杨  陈兴林  宋申民 《兵工学报》2011,32(12):1448-1455
主要针对具有终端碰撞角度约束的线性二次型微分对策制导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终端投影法定义零效脱靶量和零效碰撞角作为新的状态变量,实现了系统降阶;然后,基于零和微分对策原理,进行制导律的推导,并对导航增益、鞍点解的存在域和理想拦截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针对目标作常值机动和方波机动2种情况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  相似文献   

12.
精确对地攻击姿态约束最优末制导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明善 《兵工学报》2008,29(1):63-67
针对远程精确对地攻击姿态约束末制导问题,提出按照命中点姿态角需求设计基准弹道,并建立了围绕基准弹道的线性时变弹目运动方程。以弹道跟踪误差和控制能量最小为优化指标,取弹道跟踪误差加权阵与剩余飞行时间的平方成反比,求得了一种新的精确对地攻击姿态约束末制导律。制导指令由基准弹道补偿项和弹道跟踪误差项两部分组成。与文献[1]制导律的仿真对照表明,本文给出的制导律具有较小的需用过载,命中点姿态角控制精度高、脱靶量小、适用性好。研究结果对远程对地攻击导弹或制导炸弹末制导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ims at a type of image homing guided missile. The guided trajecto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the homing guidance are analyzed by calculating the miss distance of the image guided missile. Several modified proportional navigation laws which are easy for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反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导弹在末制导阶段具有更小的脱靶量和更快的响应时间,研究了导弹俯仰通道的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问题.建立了一种较为合适的一体化模型,并将其化为了具有一般形式的含不确定量的级联系统.运用反演设计方法保证了系统全部状态的稳定性,然后,为消除不确定量和外部扰动,设计了一体化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一体化设计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导弹的制导性能.  相似文献   

15.
李波  韩月  丁翔  李曦彤 《兵工学报》2018,39(5):919-926
单一雷达制导的空地导弹在攻击地面群目标时,往往因为末制导阶段雷达导引头不能锁定单一目标而导致攻击失败。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雷达与红外复合制导方法。建立四波束天线雷达导引头模型和六辐射计红外导引头模型,设计一套包含雷达单独制导、雷达与红外共同制导和红外单独制导3个阶段的雷达与红外复合制导方案,实现空地导弹对地面群目标攻击过程的仿真。以导引头误差角、导弹过载以及脱靶量为指标,对比分析单一雷达制导模式和复合制导模式下的攻击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相对于单一制导模式,复合制导模式下的导弹过载更稳定,命中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图像寻的制导系统导引规律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官垠黎 《兵工学报》2004,25(5):551-555
本文针对一类图像寻的制导导弹,通过其脱靶量计算、导引弹道运动学分析及寻的制导启控条件分析,提出了几种易于工程实现的修正比例导引律.  相似文献   

17.
选择合适的末制导律是实现反舰导弹精确制导的重要因素。以最优控制理论和飞行力学原理为基础。针对目标作加速直线航行和机动转弯两种情况,文中研究了兼顾脱靶量和能量消耗两个性能指标的反舰导弹最优末制导律。在求解最优末制导律时,引入伪控制变量的概念来简化问题求解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最优末制导律在制导过程中能量消耗少、脱靶量小、制导精度高.且算法简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基于平面内弹目运动方程的离散形式,设计了一种带有角度约束的离散滑模制导律;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了滑模制导的稳定性与可达性条件;然后将该制导律与带有角度约束的离散比例制导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设计的制导律更满足角度约束条件且具有更小的脱靶量,最后采用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该制导律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