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电解法制备树枝状锌粉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对锌粉粒度分布及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了影响锌粉粒度大小、电流效率及其形貌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电解法制备的锌粉形貌为树枝状或鱼骨状;电解液中添加的硫酸铵对锌粉粒度影响不大;低Zn2浓度和高电流密度有利于获得粒度较小的锌粉.适当的刮锌粉间隔时间及添加剂对锌...  相似文献   

2.
蒸发-冷凝法制备超细鳞片状锌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4 2A沉积电流和2cm沉积高度的条件下,用蒸发-冷凝法沉积锌膜,并用无机底膜和有机底膜的方法来收集锌膜,用超声波对锌膜进行粉碎,得到超细鳞片状锌粉,锌粉粒度在1μm以下,粒度分布较均匀,锌粉纯度高,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该项新工艺是以粗锌为原料,经熔化炉熔化、锌液进入精馏塔加热蒸发,塔内锌蒸气导入锌粉冷凝器、收尘设备、风机及连接风管组成的备有惰性气体密闭循环的冷却系统,从而生产出粒度为120目的普通锌粉和粒度小于10μm 的细锌粉。由葫芦岛锌厂研究的该项新工艺,经近四年的  相似文献   

4.
雾化锌粉析气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雾化喷嘴的结构、原料、氧化物含量、杂质及松装密度、粒度分布对锌粉析气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雾化喷嘴的结构及装配精度与锌粉析气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单国华  赵殿顺 《有色冶炼》2006,35(4):38-39,49
探讨了雾化喷嘴的结构、原料、氧化物含量、杂质及松装密度、粒度分布对锌粉析气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雾化喷嘴的结构及装配精度与锌粉析气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烧结矿竖式冷却工艺发展历程,并从吨矿蒸汽回收量、发电量以及减碳、减排量等方面介绍了梅钢烧结矿竖式冷却工艺工业试验进展.研究认为,烧结矿料层空隙率及其分布均匀性对于高温烧结矿与冷却气体的充分接触及换热具有重要意义,烧结矿粒度组成决定了料层空隙率,布料偏析及烧结矿颗粒运动影响料层空隙率大小及均匀性.实际生产中,应确定适宜入炉烧结矿粒度范围,设计偏析改善装置以及保持烧结矿颗粒整体流.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厂球形氢氧化镍中镉含量偏离的问题,结合球形氢氧化镍需要添加硫酸锌的生产特点,选用锌粉置换法降低硫酸镍蒸发母液中的镉,既降低了镉含量,又完成了球形氧化镍中锌的掺杂。结果表明,锌粉置换法降镉后,所得球形氢氧化镍质量优于国家标准,产品粒度细且分布均匀、球形度好,制备的电池比容量达到了270Ah/g,循环寿命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体雾化法制备的-325目球形锌粉为球磨原料,以球磨时间为变量参数,研究球磨时间对片状锌粉形貌和粒度分布的影响。实验中选取球磨时间为8 h、16 h和24 h三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球磨时间选择16 h,球磨锌粉片状度高、颗粒均匀,D(0.5)能够达到30.02μm。  相似文献   

9.
以NH3-NH4HCO3-H2O体系中所得锌氨溶液为原料,在微波与超声波辅助及常规加热下运用蒸氨法制备活性氧化锌前驱体,考察了锌溶液浓度和蒸发温度对前驱体粒度的影响,对前驱体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超声波联合辐射法制备出产物的粒度和形貌更易于控制,对制备出活性氧化锌粉体进行了SEM、X衍射及纯度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及超声波的加入有利于获得均匀分散、平均粒径为2.3μm,纯度可达98%以上的活性氧化锌产品.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氧化二锑对湿法炼锌的硫酸锌溶液进行净化除钴。考察锌粉用量、三氧化二锑用量、锌粉粒度、搅拌速度、温度、时间等对净化除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粒度锌粉和强烈搅拌除钴效果较好,在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下也能达到净化要求。最优除钴工艺条件为:三氧化二锑3mg/L,锌粉2g/L,锌粉粒度0.0740.050mm,搅拌转速300r/min,温度85℃和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various factors (particle siz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ultrafine powder addition, sintering temperature, etc.) on the linear shrinkage ratio during sintering was examined. Electrolytic, atomized, and ultrafine copper powders, as well as electrolytic iron powder, were used.  相似文献   

12.
以钨酸铵和硝酸钴为原料,经化学沉淀后煅烧,然后在真空气氛下直接还原碳化制得超细WC-Co复合粉。考察了化学沉淀过程中料液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后母液的pH值等因素对所得前驱体氧化物粒度及收率的影响。用XRD和扫描电镜对所得超细WC-Co复合粉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取形貌规则,分散性良好的超细WC-Co复合粉,并且此法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过程易控。  相似文献   

13.
DefinitionofsymbolsD—difusioncoeficientofleadgas,cm-2·s-1;f—reductionfractionofzincoxide;HZn—evaporationfractionofzinc;HPb—ev...  相似文献   

14.
以特殊钢渣超微粉与废弃核桃壳为研究对象,利用特殊钢渣超微粉的化学成分对废弃核桃壳进行改性处理制备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研究废弃核桃壳超微粉与特殊钢渣超微粉的质量比、特殊钢渣超微粉细度和吸附环境温度对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吸收氯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弃核桃壳超微粉与特殊钢渣超微粉的质量比为100∶6,特殊钢渣超微粉的细度为600目,吸附环境温度为30 ℃时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吸收氯气性能较好。特殊钢渣超微粉中Fe2O3具有磁性有利于氯气在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表面形成富集,提高其吸附能力,CuO和MnO具有催化性可以协助促进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特殊钢渣超微粉细度过大,会造成小粒径颗粒团聚,从而影响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对氯气的吸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特殊钢渣超微粉粒径较小时,均匀性较好的特殊钢渣超微粉对提高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氯气较小。较高的吸附环境温度可能导致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对氯气出现解析现象;同时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表面没有出现特殊钢渣超微粉团聚与沉积的现象,具有层状结构特征,为吸附氯气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5.
乙二醇还原制备超细钴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钴、碳酸钴和硫酸钴为原料,制备Co(OH)2,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球形超细钴粉。研究了不同钴盐制备的前驱体Co(OH)2对后续反应的影响及单位体积乙二醇中Co(OH)2和NaOH加入量及反应时间、温度和添加剂对钴粉的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用SEM和XRD测试钴粉的粒子形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乙二醇还原的钴粉为球形,晶体结构以面心立方为主,平均粒径0.8μm,钴含量>99.5%。  相似文献   

16.
以甲基纤维素作分散剂制备高分散超细银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AgNO3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甲基纤维素为分散剂,采用化学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研究温度、分散剂用量、pH值等对银粉分散性、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银粉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为25和30℃时,银粉为不规则的类球形;当温度为40、50和60℃时,银粉均为树枝状。分散剂用量越大,银粉的分散性越好。pH值对银粉粒度有很大的影响,随pH值增加,银粉粒度逐渐减小,当pH值从2增加至10时,所得银粉粒度分别为2.26和0.053μm。最佳工艺为:温度为25℃,pH值为2,分散剂与抗坏血酸质量比为0.02,所得银粉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度为2.21μm。  相似文献   

17.
根据超声振动原理设计了一种高效颗粒超细粉碎装置,在扩展离散元分析软件中对物料在变幅杆高频冲击下的粉碎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频率、粒径大小、颗粒材料对粉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超声频率的增加,装置粉碎效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考虑到系统稳定性,选取38 kHz为最优超声振动频率;装置对粒径为200~500μm的颗粒具有良好的粉碎效果;装置对高强度、高硬度的天然、人工合成材料均有良好的粉碎效果,随着硬度的下降,粉碎效果变优,尤其适用于颗粒内部具有微缺陷和微裂纹的材料;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超细活性锌粉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了电解法制备超细活性锌粉的工艺方法。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溶液锌离子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表面活性剂等条件对粉末粒度的影响。对制得的粉末用扫描电镜 (SEM)、X射线衍射 (XRD)、表面活性测定仪 (BET)进行了粒度的测定和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炭黑为还原剂还原MoO3制备存在少量MoO2的预还原Mo粉,然后对预还原Mo粉进行氢气深还原,成功制备出平均粒径为99~190 nm的超细钼粉,研究了碳热还原温度对Mo粉平均粒度和残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还原温度下,当C/MoO3摩尔比从2.0增加到2.1时,产物的粒径变化很小。碳热还原温度对产物粒径和纯度有显著影响。当C/MoO3摩尔比为2.1时,还原温度从950 ℃增加到1150 ℃,氢还原后钼粉的平均粒径从100 nm增加到190 nm,且残碳量(质量分数)由0.030%降低到0.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