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用一台自耦变压器起动5台电动机的主电路、PLC控制电路及编程方法,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姚明仁 《电气应用》2001,(9):27-28,7
介绍了PLC与一台自耦变压器组成的起动设备在对多台电动机起动和控制电路中的应用。用一台自耦变压器不同时起动多台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方法 ,是一种新颖、经济、实用的控制方式 ,经实际应用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用一台自耦变压器起动多台电动机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1台自耦变压器起动5台电动机的主电路,PLC控制电路及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传统电动机自耦降压起动的缺点,采用自耦降压起动柜前移和改变正常运行接触器逻辑位置两种方法,实现了一台自耦变压器起动两台电动机,达到了减少起动设备数量、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经费的目的。通过对两种起动方法的组装调试,运行稳定可靠,证明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刘东汉 《电气时代》2003,(12):90-90
多台电动机共用一台自耦变压器起动采用PLC控制,节省了自耦变压器的投资和维护费用,减少了时间继电器等硬件的开支和接线,减少了故障点,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在大冶钢厂的设备改造中得到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方面,自耦减压起动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起动方式,特别是在电压质量较差、负载较重、需较大起动转矩的场合,它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在起动中使用自耦变压器降压,所以起动装置体积大、造价高,而且自耦变压器的利用率也非常低。鉴于这种情况,对于有多台异步电动机均采用自耦减压起动的场所,我们采用新型的电流-时间转换装置设计了一种利用一台自耦变压器即可起动多台异步电动机的自耦减压起动系统。1.电路设计本文设计的电路,在功能上有以下几种特点:①自动和手动操作方式。②连锁起动和单台独立起  相似文献   

7.
重新分析了《一台自耦变压器供多台电动机起动的控制电路》,指出该电路切实可行;并根据谢保炎同志的建议,给出了更好的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8.
王凡重 《电世界》2006,47(9):19-19
笼型异步电动机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控制系统(电路图如图1所示),由于接触器的质量原因,很难保证自耦变压器T不长时间带电运行。用PLC来改造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控制电路,便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另外,PLC除了外部输入与输出外,均免配线,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元件和接线,并避免了接线松脱、接触不良、线路漏电、短路等故障。可见,使用PLC可大大增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刘伦富 《电气时代》2011,(12):126-127
矿石破碎机由一台28kW的电动机拖动,因为功率较大,采用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考虑有时会因故障停机,检修后重新起动或调试等原因需采用减压起动手动控制方式,即减压起动待电动机的转速正常后手动切换为全压运行。如为正常停机,再次起动采用减压起动自动控制方式,即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后当电动机的转速上升到一定的数值时,  相似文献   

10.
用电顾问     
1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自耦减压起动方法适用场合问:最近了解到一些关于笼型异步电动机相关知识,想请问贵刊,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自耦减压起动方法适用哪些场合,望解答。(湖北张敏)答:这种方法利用自耦变压器降低电压,接在不同的抽头上,给电动机以减压起动。工作时,自耦变压器的一次侧接电源,二次侧的抽头接电动机定子绕组。在电动机开始起动时,降低了电动机端电压,当电动机接近额定转速时,将自耦变压器切除,把电动机定子绕组直接接到交流电源上。自耦变压器有80%和65%两组抽头。改变抽头,可以改变起动转矩。这种方法起动器有过载和失压保护功能,可…  相似文献   

11.
邓建国  罗隆福 《微电机》2004,37(2):21-23
对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定子串不对称电抗的起动过程进行瞬态分析。为了得到起动特性,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相坐标系下的瞬态数学模型,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实例对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路一相串联电抗时的起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用对称分量法分析定子电路一相串联电抗时的不对称系统,确定起动电抗的数值。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赵忠彪  苏良煜 《电机技术》2009,(5):17-19,27
大功率异步电机具有起动电流高、对电网的冲击大和不便于频繁起动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采用电压斜坡起动、斜坡限流起动和脉冲突跳电压起动相结合的起动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电机在初始起动时起动转矩小、冲击电流大等缺点。同时,利用单片机还可以实现对电机起动及运行状态的实施实时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起动电流小,成本低、运行平稳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A reluctance network analysis (RNA), which is an improved magnetic circuit method, has some advantages: the analytical model is simple,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is relatively high, and a coupled analysis with an electric circuit, a heat circuit, a motion equation, and so on, is fundamentally easy. The RNA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several motors such as a surface permanent magnet (SPM) motor, a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IPM) motor, and a switched reluctance (SR) motor.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motors including starting and a sudden load change can be calculated by an RNA. However, the torque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these motor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un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motor torque in an RNA, which does not depend on the types and structures of motors. The validity and avail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demonstrated by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nd an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斩波方式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新方法 ,对电路的起动特性、功率因数、谐波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改进 ,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斩波方式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方法比基于三相交流调压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缺相起动和运转对三相电动机的危害极大 ,本文通过分析电动机传统控制线路的缺点 ,介绍了一种改进后的电动机控制线路 ,实现了电动机的缺相保护 ,该方法简单、实用 ,值得在同类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讨论增安型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采用电机惰行时,发电机突然短路法代替电动机空满压起动无火花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压大功率电动机启动电流过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电抗器的软启动限流与补偿一体化方法,为了保证启动过程中有足够大的启动转矩,并能将启动电流限制在设定的范围,采用恒定电流策略对软启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在仿真阶段,针对电动机铭牌数据与仿真参数不一致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电动机参数离线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获得电动机的仿真参数。最后,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软启动系统良好的启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综合负荷模型的电容补偿配电网感应电动机起动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推广应用的考虑配电网的综合负荷模型为平台,建立了从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配电网及负荷的电容补偿电动机起动分析系统。分析了电容补偿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母线电压达最低要求对配电网高压母线短路容量﹑配电网阻抗的要求,以及电动机容量﹑配电网高压母线短路容量﹑配电网阻抗对电容容量的影响,为电容补偿配电网感应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母线电压满足最低要求的条件以及电容容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游梁式抽油机专用高起动转矩节能电机的起动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彪  李伟力  谢颖 《防爆电机》2005,40(2):4-7,17
在考虑磁饱和的影响及磁路和电路耦合的同时,以二维有限元为基础,建立了游梁式抽油机专用高起动转矩斜槽电机的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元法及多截面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了饱和三相感应电机满载起动时的起动性能,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证明了两种方法在计算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