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一起带平衡绕组的变压器外部短路事故,计算了平衡绕组的单相短路电流,分析了平衡绕组的短路强度,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提高了平衡绕组的抗短路能力。  相似文献   

2.
工程中部分忽视平衡绕组的做法给平衡绕组双卷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因此,在总结平衡绕组双卷变压器参数录入的基础上,分析平衡绕组对正序、零序回路的影响,研究了平衡绕组对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及继电保护的影响。修正并完善了与平衡绕组双卷变压器相关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从继电保护角度保证了平衡绕组双卷变压器及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李守华  靳凯  齐林 《变压器》2001,38(12):22-23
国家电力公司安运部和国家机械工业局行管司联合下发的安运技[1998]93号文件的附件指出:"变压器短路事故损坏的原因主要是产品本身抗短路能力不足".为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在设计上要进行内绕组静态和动态计算.工艺上要采取严格措施,控制绕组高度差和结构对称性,保证达到设计计算的安匝平衡要求,以减少电动力;还要保证夹件和压紧件的机械强度;高、中、低压绕组应分相整体套装,按设计压力均匀压紧,保证绕组的轴向强度;内绕组采用硬纸板筒等. 我厂围绕上述要求,对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产品信息     
《变压器》2002,(6)
▲福州变压器厂开发出一种节能型110kV电力变压器。该变压器设有独立的高压和中压调压绕组、高压、中压、低压绕组安匝不平衡不超过1%,抗短路能力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型电力变压器内绕组辐向抗短路能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电网容量和电压等级的提高,大型电力变压器短路导致的恶性事故不断增加,这种情况已直接威胁电网安全运行。通过对大型电力变压器漏磁通及短路电动力分析,指出变压器内绕组的辐向失稳已成为绕组耐受短路的首要问题。研究了电力变压器内绕组辐向电动力计算和抗短路能力校核评估方法,并给出了变压器绕组线饼的临界失稳强度和抗短路能力评估计算流程。最后通过具体实例并依据四种改进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校核软件,对变压器内绕组的辐向抗短路能力进行计算。改变变压器内绕组参数值,观察其对变压器内绕组辐向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影响变压器内绕组辐向稳定性的因素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圆形绕组干式变压器设计时的抗短路能力问题,对短路情况下的绕组漏磁场、短路阻抗和峰值短路电流下的短路机械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电力变压器内绕组的结构参数,通过两种软件的计算,对电力变压器内绕组辐向抗短路能力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和分析.对影响电力变压器内绕组辐向抗短路能力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提高变压器绕组抗短路能力的制造工艺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压器绕组在运行寿命期间,经常受到短路电磁力的多次冲击,其抗短路能力的提高,对国内外的变压器制造行业一直是值得深入研究和认真对待的技术难题。根据多年的制造经验,总结并实施了提高变压器绕组抗短路能力的制造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电力变压器在制造过程中,其绕组设计参数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影响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理论,分析了绕组设计参数服从正态分布下的电力变压器内绕组辐向受力与临界失稳强度的分布特性。根据应力-强度干涉模型,改进了传统的电力变压器内绕组辐向抗短路能力的评估方法。结果表明,绕组设计参数的误差范围与电力变压器内绕组辐向抗短路能力的可靠度关系紧密,误差范围愈大,可靠度就愈低,反之,其可靠度愈高。  相似文献   

11.
电力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直接关系其安全稳定运行,因而准确计算变压器绕组短路力学特性和抗短路能力十分必要。由于变压器绕组尺寸大、结构复杂,不同的建模方式对其力学特性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量大小影响很大。文中以一台110 kV变压器为例,通过建立变压器二维轴对称和三维模型,运用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下变压器绕组短路漏磁场、电磁力、机械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分布规律和特点相似,但数值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绕组端部线饼应力,因此为了真实反映变压器绕组实际结构特点,保证绕组短路校核计算的准确性,建立三维变压器绕组模型对其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建模方法和分析结论可为变压器抗短路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绕组变形检测对预防变压器短路冲击损坏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一起220 kV变压器绕组变形缺陷,综合利用频响特性法、低电压阻抗法和绕组电容法判断了绕组变形的程度与部位;结合变压器短路冲击情况和抗短路能力分析,进行了变压器更换的处理决策;通过解体检查与绕组变形诊断进行了对照,验证了分析结论的准确性;最后,从短路冲击统计、变形试验管理、线圈材料管控和抗短路能力治理等方面,为预防变压器短路冲击损坏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郭晶  赵杜  王胜辉 《黑龙江电力》2013,35(3):250-252
为了降低变压器绕组短路故障占变压器故障比例及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以一起220 kV主变短路故障为案例,分析查找了造成变压器故障绕组短路的原因,主要有变压器绕组抗短路能力差、短路电流冲击及变压器质量问题。提出了应从提高变压器自身抗短路能力、限制短路电流和改善变压器运行环境入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短路故障的发生或降低该故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绕组变形检测对预防变压器短路冲击损坏具有重要作用。在详细分析频响法、阻抗法和电容法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判断准则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对平衡绕组、接线方式、试验流程、环境干扰等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然后研究油色谱、局放、直流电阻等常规试验手段在辅助分析变压器绕组变形上的作用,分析了变压器绕组变形与抗短路能力、短路冲击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依据各种绕组变形测试方法的相关性和互补性,提出了基于多融合技术的绕组变形测试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高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刚 《电工技术》2003,(12):17-18
分析了变压器短路时绕组受力分布情况,并结合实例介绍绕组变形的常见形式及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变压器绕组抗短路能力,阐述了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3种单跨度模型和1种有弹支多跨度模型的过程,对大型电力变压器内绕组在承受短路电磁力时径向屈曲临界载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多跨模型模拟了绕组在具有初始几何缺陷时其屈曲临界载荷值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先进的绕制方式能提高电力变压器安全裕度和绕组抗短路电磁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31500kV·A/35kV的YN联结大容量有载调压变压器,采用三相M型开关时,只要对高压绕组绝缘进行合理的加强.并且控制高低压绕组闻不平衡磁通势,适当增强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和绝缘强度,完全可以采用在高压绕组上直接抽头的中性点反连接方式。取消独立的调压绕组.进而降低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低-中-高结构的三绕组电力变压器低压绕组幅向短路力的计算方法,即从磁势平衡原理出发,导出了求解该变压器最严重短路情况下低压绕组幅向力的计算模型,利用“场-路耦合”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该模型的二维瞬态漏磁场,获得了低压绕组线饼的受力分布和瞬变曲线,并对受力最大的线饼进行了抗幅向失稳能力校核.该计算方法简化了传统计算电磁...  相似文献   

19.
变压器绕组的动力学特性对于其抗短路能力和机械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绕组的固有频率接近电磁力的频率时,可能会引发绕组的共振,进而使得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变压器损坏。文中从变压器的轴向固有频率计算模型入手,研究了变压器线圈垫块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有限元软件研究了极寒条件下某110 kV变压器高压绕组的固有频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线圈垫块的弹性模量增大,绕组的固有频率升高,可能会与激励频率重合,引起绕组抗短路能力下降。该结论对于低温及极寒状态下变压器的运维和状态检修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项目开展了变压器绕组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时期(从上世纪70年代起)的绕组及绝缘材料的选用、不同的绕组制作工艺等因素对绕组动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不同时期生产的变压器在抗短路能力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代所具备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的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