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花粉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告了运用超薄切片法对有尾水筛、无尾水筛、三棱栎、茅粟、青冈和水青冈六种植物花粉外壁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的结果。花粉外壁一般具有两个不同电子密度的层次,电子密度低的是外壁内层,电子密度高,具有结构的部分是外壁外层。内层为板状结构,在萌发孔区明显加厚。外层较厚,由基层、柱状层和覆盖层构成。各种植物花粉外壁的结构不一,有的无覆盖层,有的覆盖层有穿孔。花粉外壁还具有各种纹饰。用电镜还可观察花粉萌发孔的数目、结构和形状。本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超薄切片方法可以观察花粉外壁的层次、结构、纹饰和萌发孔。也可看出,不同属种花粉外壁的构造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各种植物花粉外壁的层次、结构和纹饰差别较大。扫描电镜只能反映外壁表面的特点,透射电镜则能清楚地看出花粉外壁微细结构。作者应用超薄切片方法,对六种植物花粉外壁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报导如下: 材料和方法:本实验观察了水鳖科水筛属有尾水筛和无尾水筛,壳斗科的三棱栎、水青冈、茅粟和青冈的花  相似文献   

3.
花粉壁的构造提供了若干在系统发育上有用的特征 ,其中外壁的层次、结构以及纹饰是基本的。近年来由于薄切片技术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许多先前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的微观特征 ,包括花粉外壁的层次、结构等方面的微观差异都被清晰地揭示出来 ,从而为某些疑难类群的分类划界和系统位置提出了颇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透射电镜在孢粉学和植物分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原来的透射电镜的单一的制样技术 ,处理样品程序多 ,周期长 ,大大妨碍了人们对透射电镜的使用。近年来 ,作者用透射电镜观察植物孢粉时 ,摸索出几种制样技术 ,具体…  相似文献   

4.
水稻与狼尾草花粉壁发育过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Oryza sativa)和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花粉壁形成的时期及其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水稻水孢发育至开始形成许多液泡时,花粉外壁的柱状层开始分化,并形成明显的覆盖层和基层;发育至单核靠边期,花粉内壁开始发生;在花粉充实过程中,花粉外壁覆盖层和基层分化出纵向排列的微通道,狼尾草花粉在单孢花粉期,花粉外壁外层仅为一层,至二孢花粉期柱状层才开始分化,然后逐渐形成性病层和基层,在单孢花粉中期,花粉内壁开始形成,成熟花粉外壁覆盖层的微通道多呈网状,两种植物花粉寿命的显著差异可能与它们花粉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扫描电镜花粉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制备光镜花粉标本所常用的醋酸酐-硫酸分解法来处理扫描电镜花粉标本,处理后的花粉经清洗、脱水、临界干燥。此法处理的花粉形状不变,且外壁雕纹清晰,可得到良好的花粉外壁剖面结构图。  相似文献   

6.
烟草花粉脱外壁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特殊花粉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花粉脱外壁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特殊花粉壁结构梁世平夏惠君周嫦杨弘远(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室,武汉430072)花粉粒由外壁、内壁与原生质体三部分组成,关于花粉粒与花粉原生质体已有大量工作,而介于二者之间的结构单位——脱外壁花粉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世界公认的恶性杂草。它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其花粉对人体产生严重的致敏作用。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裂叶豚草的花粉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对其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球形,外壁呈刺状纹饰,三孔沟。花药壁由4层细胞组成,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发育类型为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主要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  相似文献   

8.
已经证明,在具双细胞的杨树花粉内,会形成营养核包围生殖细胞结构形式的雄性生殖单位,这是双细胞花粉粒中观察到雄性生殖单位的唯一例证。本工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杨树花粉内雄性生殖单位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一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生殖细胞贴壁阶段。第一次证实生殖细胞与营养细胞之间的弧形壁具三层结构,中间的纤丝层和两侧的电子透明区,分别与花粉内壁和外壁内层相连。(2)生殖细胞离壁阶段。包围生殖细胞的营养细胞质膜内陷,产生大量液泡。由于液泡具溶酶体的功能,弧形壁内纤丝层溶失。进入了营养细胞内的生殖细胞,周围仍具狭窄的电子透明区,  相似文献   

9.
木犀科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具有种属特异性。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木犀科(Oleaceae)的六属八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除迎春有个别四萌发沟外,其它花粉都是三沟型,外壁纹饰均为网状。但各种植物花粉的细微形态仍有明显差异。因此,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植物花粉的亚微形态特征,可为植物分类提供一些必要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镜超薄切片样品制备中,重金属染色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步骤.本文基于夹持型超薄切片染色板工作原理,建立4种不同染色孔形状的染色板模型(染色孔底部与侧壁夹角90°,105°,120°和135°),对水流冲洗染色板过程进行二维模拟,采用Ansys/Flotran方法计算超薄切片表面的实际冲洗液流速度和湍流动能.结果表明,随着染色孔底部与侧壁夹角的增加,超薄切片表面的水流冲洗速度逐渐增加,且不同染色孔内的湍流动能逐渐变得均匀,在染色孔的壁与底面的夹角为105°时,湍流动能最大,即水流与超薄切片表面残余的重金属染液之间交换程度最大,此结构被确定为最优化设计.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研制的产品,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为提高透射电镜的样品染色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国药典》规定的2种肉苁蓉的花粉进行形态学研究,为肉苁蓉属植物的分类鉴别建立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花粉形态并进行测量.结果:两种肉苁蓉的花粉粒在形状、萌发孔及外壁纹饰等方面具有其各自特殊的形态结构特征.结论:孢粉学研究可作为鉴别肉苁蓉属植物的分类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详细研究了研究天竺葵花粉中出现的异型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在小孢子大液泡时期到二细胞雄配子体初期。细胞质(营养细胞质)中出现呈各种特殊形态的线粒体,如极度拉长形,长棒形,哑铃形和环形等。在成熟花粉中出现囊泡化的线粒体。哑铃形和拉长形的线粒体可能与线粒体的增殖有关。而线粒体体积的增大可能与高尔基小泡有关。  相似文献   

13.
银杏花粉萌发生长与分枝式花粉管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半薄切片法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银杏(Ginkgo bilobaL.)花粉管的体内萌发与生长以及花粉的离体培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银杏花粉粒通过传粉滴收缩后到达胚珠珠孔处,并经珠孔道进入贮粉室内停留,约7 d后花粉粒开始萌发;(2)贮粉室内的花粉最初萌发出的花粉管与花粉粒的四细胞轴几乎垂直,表现出明显的侧向萌发特征。初始花粉管在贮粉室内的生长方向无规律,有的通过一定的贮粉室空间向较远的珠心组织细胞间隙生长,有的直接进到较近的珠心组织细胞间隙,花粉管的生长不损伤珠心组织细胞;(3)花粉离体培养过程中会迅速发生水合作用,花粉粒由船形变为圆球形。48 h后花粉外壁脱落,管细胞膨大,花粉管自管细胞膨大处萌发。随着花粉管的生长,管细胞核移动进入花粉管内,而生殖细胞仍留在花粉粒内。伸长的花粉管可分为淀粉粒区和透明区,花粉管末端易形成多种类型的分枝。花粉管内原生质呈喷泉状流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微丝抑制刺(latrunculin b,LATB)处理青杄花粉管后,对其微丝骨架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ATB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青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应用荧光探针FTTC-鬼笔环肽标记花粉管中的微丝,发现用正常培养基培养的花粉管中,束状的F-actin以与花粉管长轴平行的方向排列,从花粉管基部一直延伸到花粉管亚顶端,而LATB处理导致微丝的解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LATB处理使花粉管顶端的透明区消失,顶端区域被一些空泡、脂粒等占据,线粒体膜破裂,高尔基体片层断裂成泡状结构以至解体.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微丝抑制荆LATB通过破坏花粉管微丝的组装和超微结构影响青秆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因此微丝在青秆花粉萌发、花粉管极性生长模式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蒙药鹅绒藤药材鉴定研究提供地上部分表面的微形态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进行观察研究。结果:鹅绒藤叶片上下表皮、内外果皮、种子背腹面和花粉块的微形态各异。结论:为鹅绒藤药材微形态鉴定和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透志镜常规榈制备技术,观察小麦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现在小麦叶肉细胞中,存在向液泡中伸入的多层膜结构及无膜晶体结构等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17.
榛属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榛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学提供孢粉学证据,明确榛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及其与品种分类、系统进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致的方法培育植物材料并收集花粉,以14份不同种(品种)的榛属植物花粉为材料,使用FAA固定液固定,二氧化碳临界点干燥法处理花粉,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形状、大小、萌发孔距、萌发孔径比和表面纹理等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榛属植物的花粉为单粒花粉,多为3萌发孔,萌发孔分布在赤道面上,属于N3 P4 C4类型;花粉形状为近扁球形,极面观为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花粉外壁纹饰为皱波状和刺状,不同种(品种)的花粉在大小、皱波明显度、刺的大小和密度上存在差异;对上述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14份样品聚为3类.第1类:华榛、绒苞榛、川榛、'辽榛3号'、'达维'、'Casina'和'Ennis',属于中等大小花粉,皱波不明显;第2类:平榛'JMS'、'HLP'、'WC'和毛榛,花粉表面皱波不明显,刺较小且致密;第3类:藏刺榛、'Maria'和'辽榛7号',花粉表面皱波明显,刺的分布密度较疏.结论:榛属植物的花粉在大小、外壁皱波纹饰、刺的大小和密度方面差异较大,可为榛属植物的种属分类和品种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本研究的取样和实验方法也可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引种紫锥菊药材鉴定提供微形态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怀柔和桐城两引种地紫锥菊叶片和花粉粒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引种地紫锥菊在叶片微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但花粉粒在萌发孔类型和极面观形状上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分化。结论:不同引种地紫锥菊的花粉粒微形态特征存在差异,可为不同引种地紫锥菊的鉴别和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