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硅丙乳液)涂料的合成方法,主要介绍化学改性法,并论述了硅丙乳液在国内研究生产状况,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硅丙乳液)涂料的合成方法,对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改性法作了论述,讨论了影响硅丙乳液稳定性的因素,着重针对有机硅单体、乳化剂种类及其数量等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对硅丙乳液材料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硅丙外墙涂料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忠荣 《涂料工业》2000,30(7):32-34
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方法(如冷拼法,接枝共聚等)。列举了接枝共聚法制备硅丙乳淮的实例,并分析了对聚合反应及乳液性能的影响因素。评价了国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反应性有机硅单体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进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简称硅丙乳液)的合成研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硅丙乳液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产物的结构,表明该方法成功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5.
张莉  陈桐  张雪 《贵州化工》2008,33(2):31-33
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改性法,并对硅丙乳液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硅丙乳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德铨  王坚等 《上海化工》2001,26(14):22-24
介绍新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简称硅丙乳液)合成方法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特性。  相似文献   

7.
建筑涂料用硅丙乳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制法,硅丙乳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新型硅丙乳液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硅丙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几种实施方法、结构特点及技术现状。论述了硅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并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未来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硅丙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活性有机硅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制成高性能硅丙乳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乳液膜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比较了不同A-174用量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探讨了其合成工艺。用该硅丙乳液配制的外墙乳胶涂料,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标一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歇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丙)共聚乳液,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了硅丙共聚乳液和涂层的性能。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间歇乳液聚合均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硅丙共聚乳液。半连续乳液聚合得到的硅丙共聚乳液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窄;采用半连续滴加纯丙烯酸酯单体和滴加单体预乳液对共聚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形态影响不大。采用间歇乳液聚合可使有机硅单体的开环聚合和丙烯酸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同时进行,获得的硅丙乳液稳定性好,但聚合转化率偏低,乳胶粒子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宽。硅丙共聚乳液胶膜的吸水率小于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胶膜,并随有机硅共聚率的增加而降低;硅丙乳液胶膜的接触角接近有机硅接触角。硅丙共聚乳液涂层整理的织物手感优异,但涂层牢度小于纯丙乳液整理剂。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共混和化学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方法,主要对缩聚法、自由基聚合法、硅氢加成法、互穿网络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混改性法、嵌段改性法、乳化法、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改性法等.简要介绍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性能与应用,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选用JRJ-3025和JRJ-6026两种硅丙乳液作为基料制备出柳编制品用水性涂料,通过测试及在柳编厂的实际应用,证明硅丙乳液性能优势明显,用该乳液制备的柳编制品用涂料各项指标先进,各项物化指标可通过配合比进行调整,能满足各类柳编制品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苯丙乳液、环氧乳液、硅丙乳液以及丙烯酸乳液为成膜物制备了几种膨胀型防火涂料,通过锥形量热仪(CONE)和小室法等手段对其防火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常规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硅丙乳液涂料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但其发泡层结构不够致密。若用硅丙乳液与环氧乳液按质量比1∶1复配后,可改善其防火涂料的发泡层结构,使其防火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氨基有机硅及其复合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利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氨基偶联剂反应制备氨基有机硅中间体;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氨基偶联剂反应制备氨基乙烯基有机硅中间体.并分别进行了氨堆有机硅中间体与聚氨酯的共聚及乳化、氨基乙烯基有机硅与丙烯酸酯的复合乳液共聚,进行了相应的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氨基硅乳液中,聚丙烯酸酯/氨基有饥硅共聚乳液的粒径最小,分布最均匀;结构分析证明氨基有机硅与聚氨酯及丙烯酸酚存在化学键接.  相似文献   

16.
无皂硅丙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有机硅类单体为原料,采用无皂乳液的聚合方法,使有机硅与丙烯酸树脂通过化学键连接,通过对不同单体的优化组合,合成了性能优良、稳定的无皂硅丙乳液。讨论了苯乙烯磺酸钠的用量、滴加速度、水性功能单体种类以及有机硅功能单体种类和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丙烯酰胺为水性功能单体,当苯乙烯磺酸钠、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用量分别为总量的0.086%和3%,原料滴加时间为5h时,产品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硅丙乳液/水泥基复合防水粘接涂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有机硅氧烷(A-174)和阴/非离子型乳化剂等为主要原料,制备硅丙乳液;然后以此为基体、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填料等为固体料,制备出一种耐水性、耐碱性、耐热性和柔弹性等俱佳的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粘接涂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该粘接涂层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阴/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1、w(A-174)=1.5%、w(AA)=2%、硅丙乳液聚合物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和固液比为0.8时,制成的硅丙乳液/水泥基复合防水粘接涂层能够满足GB/T 23445—2009(Ⅰ型)标准中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有机硅丙烯酸酯类涂料的两种主要制备方法-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进行了归纳。同时,对有机硅单体和丙烯酸酯单体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和有机硅中间体为种子乳液,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MBA)为主要共聚单体,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合成纳米TiO2-硅丙复合乳液。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分布等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TiO2-硅丙复合乳液进行了表征,证明所得产品是硅氧烷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具有核/壳结构,且乳液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在63 nm左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硅丙乳液弹性涂料的形成原理、性能和特点,并对其在保温墙体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证明了硅丙乳液兼具有机材料的柔性、高弹性和无机材料的刚性、耐久性,是外墙保温的理想涂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