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6月11日傍晚,搭载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轨道,预计在轨飞行15天,期间计划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实施交会对接。十四年间,神舟飞船已经发射到第十艘了,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平台"天宫一号"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位女航天员王亚平少校。这次为大家评测的就是由中华航天博物馆监制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模型。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笔者此次制作的这款模型,表现的就是两个飞行器对接的辉煌瞬间。  相似文献   

3.
正虽然小号手将这一套件命名为"中国载人宇宙飞船十号",实际上套件包含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两个宇宙飞行器。"天宫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飞行器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即建立短期在轨的空间实验室。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完成了与"神州十号"的交会对接。"神舟十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之一。此次任务共搭载三位航天员,他们分别是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相似文献   

4.
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3位航天员状李良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人工对接,意味着中国已完整掌握空间交互对接技术,向建立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
刘永庆 《丝网印刷》2012,(10):14-18
2012年6月16日,我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船在轨运行期间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的交会对接,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然而,这神秘的太空之舟经受复杂的太空环境之后并顺利返回,其制造技术却与网印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6月16日18时37分,中国“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州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6月18日14时许,神州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咪表飞行器首次完美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7.
6月16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对接之后,三名太空人将在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约13天,是中国太空人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笔》2005,(4):46-46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在这无比美好的今秋季节里,“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又一次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这也是中华民族又一次伟大壮举。其众所周知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今后的航天员出舱、建立小型空间站和天地往返系统,进行空间飞行器之间的对接和分离,乃至在不久的将来实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等,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名牌事业的发展,弘扬民族精神,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经国家周密审核,“公爵”牌金笔系列产品的代表作——“神舟六号太空笔”系列,被国家正式定为“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助中华腾飞”—…  相似文献   

9.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是我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头条     
《新食品》2011,(21):32-33
泸州老窖赞助航天探月工程 2011年9月29日晚9时16分,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离泸州老窖与探月工程中心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成为探月工程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时隔整整一年。  相似文献   

11.
《毛纺科技》2012,(2):46
"神舟八号"飞船顺利返家,与"天宫一号"的完美对接载入史册。与此同时,一项项科技创举也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其中,在"天宫一号"的"心脏"部位,用玻纤编织成的"半刚玻纤网格"格外引人注目,被称作为"天宫一号"提供能源动力的完美"翅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在展望低碳纺织的未来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整个世界都能‘编织’出来。"意思是说,现在的布匹不仅仅是为了遮羞、避寒、装饰而编织,甚至人造器官、血管也可以通过编织的方式来制造。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现代纺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早上7时30分成功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3.
《纸和造纸》2012,(1):86
本刊讯2011年11月3日1时35分58秒,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距地球343km的太空,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为了这一成功对接,航天部门曾经在地面试验台进行过不下1000次模拟试验。太空环境复杂多变,太阳照射时最高温度超过100℃,有时又低于零下100℃,地面模拟试验必须在太空的仿真环境下进行,这就需要一个软罩,能在地面隔绝大气环境,完全模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宝玉石》2013,(4):90-93
又一个激动人心、全球瞩目的中国航天事业新创举!"神舟十号"成功进行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成功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为在轨的各类航天器输送人员和物资!2013年,对于中国航天事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将载入全球航天史册的一年,是全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5.
6月26日8时7分,搭载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上的"神十"任务主着陆场预定区域蝢利着陆,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在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圆满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工作,高度集中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缺一不可。而安全合理的饮食是  相似文献   

16.
《食品科学》2006,27(8):244-244
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神舟四号”飞船搭载的植物试管苗,探索太空条件对高等植物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课题小组正在对“神舟四号”飞船从太空带回的4种试管苗进行微重力研究,探索空间环境下与模拟微重力环境下高等植物的细胞、分子、生理、生物学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伟岸与渺小     
11月,原本是个很寻常的月份,但今年却来得格外不寻常。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顺利交会对接成功,奇迹般完美的“太空之吻”,太让世人震撼,国人振奋了。首次将两个8吨多重的庞然航天器连接起来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开发出对接技术的国家。不久,还会有与神九、神十的载人对接,是更加令人期待的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极致成...  相似文献   

18.
《非织造布》2013,(6):46-46
<正>当嫦娥三号探月之时,天宫一号也在太空迎候它的继任者天宫二号。这些航天大事件,令一位纺织学家陈南梁特别牵挂。因为,天宫一号、二号以及首批货运飞船开始搭建中国人的空间站,而它们上天的"翅膀"——太阳能电池板材都是陈南梁团队亲手编织的。常人想不到,这些航天器的太阳翼材质是玻璃纤维,它们被陈南梁编织成了半刚性的网格材料。最近,他还用镀金  相似文献   

19.
《福建轻纺》2011,(11):12-13
2011年11月1日,福矛窖酒的酒曲及三种功能酵母菌种搭载神州八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17日晚,圆满完成对接的神舟八号按原定计划启动返回程序,同时福矛窖酒的酒曲及菌种也一同返回地面。十七天的神秘太空之旅,给福矛窖酒笼上了一层高贵、卓而不凡的色彩,福矛集团以“天”为“窖”,谱写了一出惊天“神曲”。作为中国第一家进入太空的高端白酒,福矛集团的发展也由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非织造布》2013,(3):14-15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并实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铜牛集团、际华集团等科研院所、纺织企业分别承接了相关项目,助力中国航天事业。据介绍,"神十"关键部件复合材料采用了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研制的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纺织增强材料,代表了中国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