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依据国家标准搭建了离心风机试验台,对一后弯离心风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在蜗壳壁面上,测量了静压的轴向和周向分布,获得蜗壳壁面静压沿轴向和周向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利用GB/T 1236-2000规定的A型排气风室和进气风室对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分别进行性能测试对比,研究流量、静压、总压及风机效率等试验结果存在的差异和分布的规律.通过大量实验,在仔细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结论,并运用流体力学和流体机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结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工业通风机性能测试中喷嘴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旭平  姚新红  王海民 《流体机械》2006,34(3):39-41,23
采用进气风室试验装置对离心风机进行性能测试,研究单喷嘴和组合喷嘴测试同一风机所导致的测量结果偏差大小及其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不同的喷嘴会导致同一流量下风机的静压和风机的效率产生偏差,喷嘴的流通面积小,则静压测试结果偏大,风机效率偏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SA湍流模型对某离心压缩机的三维粘性流场进行了模拟。获得了该离心压缩机叶轮轮盘轮盖外侧的静压分布。采用实验对该离心压缩机叶轮轮盘轮盖外侧的静压分布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心压缩机闭式叶轮轴向推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叶轮种类、叶轮转速、叶轮直径、介质种类等因素对轴向推力的影响。最后,对某离心压缩机的叶轮轴向推力进行试验并和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静态性能测试装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静态性能测试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气体静压轴承负载自动平衡原理的测试装置,实现了对空气静压止推轴承承载力、不同负载下气膜厚度以及气膜间隙内压力分布的测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取得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本套实验装置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小孔节流静压止推轴承超音速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孔节流空气静压轴承固定气膜厚度时提高供气压力,在某些情况下节流孔的周围会发生压力突降的现象,这时可能会在节流孔附近因激波的出现而产生超音速区.本文针对这种现象,结合FLUENT软件进行分析,指出此时气膜内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马赫数分布,并对其分布位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熵增角度证明小激波的存在性并且确定其出现位置.为完善静压气体轴承边界层理论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许晓飞  李邓化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2):1598-1600
研究了压电换能器等静压压电常数测试系统的检测原理,阐述了等静压压电常数测试系统中电荷信号峰值检测的实现方法;应用PKD01设计了电荷信号峰值检测保持器,设计了峰值检测的实际应用电路,用实验数据进行了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实际测试的等静压压电常数gh值与换能器的理论值相近,提高了其测量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液体静压轴承由于具有精度高、刚度高、减振性好和无磨损等优点,在精密超精密机床主轴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现有的基于液膜牛顿剪切假设的液体静压轴承设计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与测试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别,难以满足液体静压主轴精确定量设计的需要。在对液体静压主轴长期研究并跟踪其实际应用发现,按照最佳节流比原则设计的液体静压主轴,理论上的节流间隙和轴承流量等参数往往与实际采用或测试的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案例的差异达到40%以上。为了建立更精确的液体静压轴承设计理论,有必要对其基本假设——液膜牛顿剪切模型,进行重新研究。利用滚动轴承电主轴和液体静压轴承作为动力源和测试对象,建立了带回油槽的4腔液体静压轴承原理性试验台,利用该试验台进行了不同液膜间隙、不同轴颈表面粗糙度、不同转速和供油压力等条件下的轴承流量等参数试验,发现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理论设计值和实际测试值的偏离规律。在此基础上,逆向重构了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度高的液体静压轴承液膜压力流量模型,进而反求得到了数学形式上可能的液体静压轴承液膜剪切新模型;进一步通过对各类新模型物理意义的解读,选择确认了轴颈表面带滑移的液膜剪切模型。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建立可准确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风机运行的效率,针对叶片的进口边角度进行分析.在不同的角度下,对通风机的静压值及静压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叶片的进口边角度提高到6a时,通风机的静压值及静压效率最佳,提高了离心通风机的运行效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球坐标下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式,利用迭代近似解法,导出了考虑流动惯性和离心惯性的球形静压推力轴承的压力分布、流量和承载能力的解析计算公式。并由该公式直接导出了圆板形静压推力轴承的相应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MRF定常计算和SM非定常计算方法,对某轴流式风机进行了设计工况下的数值模拟。讨论了不同计算方法边界条件设置和收敛性判定的区别,分析了计算方法对风机全压效率的影响,研究了风机内部流场动静交界面上的静压分布、50%叶高截面静压和速度分布、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和叶轮出口动压分布等参数。数值结果表明,定常计算结果和非定常计算结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定常计算没有考虑风机内部流动的非定常效应造成的;非定常计算能够更好地模拟动静交界区域的流动,比采用定常计算具有更好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NUMECA软件对某型离心风扇进行仿真,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改变该离心风扇部分尺寸参数,设计了新风扇。并利用NUMECA软件对原风扇及新风扇进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NUMECA的数值模拟可以对离心风扇进行准确的描述;对比风扇主要性能参数可知,新风扇与原风扇相比相同质量流量下静压提高了约2%,性能优于原风扇。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模型计算得出新风扇不同转速下的静压、功耗、效率等性能参数,这为风扇工作点的选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部分烤烟用低压轴流风机的发展趋势,针对KY7A系列不同结构风机,进行进气性能试验,依据轴流风机进气试验,给出测试得到的外部性能曲线。试验结果显示风机出口动静压、总压及噪声受叶片数量和叶片造型影响,为从整机角度选用合理的风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仲惟燕  高峰 《流体机械》2012,40(4):77-80
以某型号空调外机轴流风扇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全流场整机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在设计工况下的内部稳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预估其风扇表面气动噪声源的分布,着重分析了空调外机流场稳态速度场、压力场及声功率级的分布规律,揭示了空调外机流场的基本特征.分析结论可为轴流风扇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对提高其整体性能及其降噪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参照GB/T 1236—2000《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对同一台轴流风机的5种轴流叶轮分别进行了气动性能试验,通过对比5种轴流风机的气动性能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单级轴流叶轮的叶片角度和叶片数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得出了全压、风量、效率随叶片角度和叶片数改变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最高效率工况条件下,首先对比相同叶片角度,不同叶片数的第一组试验系列,得出叶片数Z=6时,风量最大,功率最小。然后在相同叶片数,不同叶片角度的第二组试验系列,得出Z=6,β=38°时,风量最大,全压最大,功率最大,全压效率居中,因此得出应用于新型轴流式灭火风机的轴流叶轮最佳叶片数和叶片角度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参数复合环境试验系统中离心加速度会造成气压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添加风扇搅拌来改善气压场分布均匀度的方法.通过研究离心加速度与气压场的耦合机理,以流体运动控制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环境舱内的流体运动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无风扇搅拌和有风扇搅拌两种情况下气压场的分布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7.
重点讨论了轴流式通风机的等静压设计原则,并以实例与等环量设计方法对其静压作了对比。简要介绍了离心通风机流道、叶片长度及蜗壳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