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乳化剂,利用高速搅拌乳化法制备了含油率(v/v)为5%~50%的煤油-水乳状液,考察了搅拌转速、搅拌时间、SDS浓度、含油率等因素对乳状液的静置沉降稳定性和平均粒径D(4,3)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为15000rpm,搅拌时间120s,SDS浓度10mg/L时,可以得到较稳定的含油率30%的煤油-水乳状液(2hr内稳定性大于85%);提高搅拌转速、延长搅拌时间、提高乳化剂的含量有利于提高乳状液稳定性;为了制备相同平均粒径的乳状液,含油率高的乳状液需要更高的乳化剂浓度。  相似文献   

2.
对氧化蜡的乳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乳化剂配方、搅拌速度、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对氧化蜡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蜡通过氧化改性,当乳化剂A、乳化剂B、助乳化剂C的浓度分别为4%、3.0~3.5%、1.0%,搅拌转速为1 000~1 200 r/min、乳化时间为20~25 min、乳化温度为85~90℃时能得到性能优良的氧化蜡微乳液。  相似文献   

3.
一种微乳液型汽车上光蜡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西棕榈蜡、蜂蜡、石蜡和表面活性剂为原料,制备微乳液型汽车上光蜡,考察了乳化剂选择及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乳化用水量、搅拌转速等因素对乳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为复配1型,乳化剂的用量为6%,搅拌转速1 000 r/min,乳化时间30 min,乳化温度90℃,乳化用水量为70%。  相似文献   

4.
简要综述了用膜乳化法制备高分子微球的机理、过程参数及其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膜参数、连续相流速、膜跨压差、乳化剂及温度粘度对乳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石蜡乳液的制备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长军  刘勇  霍丹群  杨眉  法焕宝  傅深娜 《应用化工》2010,39(2):175-178,181
选用Span80、Tween80为石蜡复配乳化剂,采用O-D乳化法与PIT法相结合研究了乳化剂HLB值、乳化剂用量、乳化水加入方式及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搅拌方式及搅拌速度对石蜡乳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乳化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的HLB为10.5,复合乳化剂的用量(M乳化剂/M石蜡)为30%,乳化水用量(M水/M石蜡)为2.5,乳化时间30 min,乳化温度75℃,搅拌速度1 000 r/min。在该条件下可制得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的石蜡乳液,粒径单分散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6.
聚醚砜超滤膜乳化法制备乳化柴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平均孔径为25 nm的聚醚砜超滤(UF)膜,以去离子水为分散相,以0#柴油为连续相,分别以Tween-20和Span-80为分散相及连续相的乳化剂,采用膜乳化法制备W/O型乳化柴油。UF膜乳化法制备的乳液比传统乳化方法稳定时间提高2~2.5倍,而相同条件下乳化剂用量减少了50%~65%。此外,考察了UF膜法制备乳化柴油过程中的各工艺参数对乳液液滴大小、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高于0.5%,连续相流速在2.0~5.0 m/s范围内,跨膜压差为0.02 MPa时,乳液分散系数α达到0.12~0.3,液滴尺寸为30~65 nm。  相似文献   

7.
以60#全精炼石蜡为原料,乳化剂的加入采用剂在油中加入法制备石蜡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去离子水用量、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剂为TW-80/SP-80,乳化温度85℃、乳化时间30min、w(去离子水)=68%、搅拌速率1 000r/min、HLB=10.006 7的条件下制备出的样品有最佳的乳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高门尼黏度丁苯橡胶(SBR)1723基础胶浆和稠环芳烃质量分数低于3.0%的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为原料制备环保型充油SBR,考察了乳化工艺对填充油乳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所制得的环保型充油SBR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以歧化松香酸钾皂为乳化剂、先将乳化剂加入填充油中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水的油乳化方式、油乳化温度为70℃、填充油/水/乳化剂(质量比)为100/200/2以及凝聚时搅拌转速为163 r/min、凝聚温度为65~70℃的条件下,所得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乳化法制备医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微球,通过对乳化转速、乳化时间、油水比、透明质酸钠起始浓度、乳化剂浓度的研究,来考察各因素对医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透明质酸钠起始浓度为8%、油水比为1/4、乳化剂浓度为1.5%、乳化转速为2500 r/min、乳化时间为20 min时,所研制的医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微球平均粒径为30.8μm,并进一步对所制备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微球进行性能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廷益  田娟 《聚氯乙烯》2009,37(1):14-16
比较了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乳化剂TY-01作为纳米碳酸钙的乳化剂时的乳化效果;选用乳化剂TY-01时,确定了其最佳用量以及搅拌、超声波振荡的工作参数;研究了乳化液固含量对黏度和pH值的影响;通过投射电镜观察了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①4种乳化剂中,乳化剂TY—01的乳化效果最好,其与纳米碳酸钙的最佳质量比为1:20;②配制乳化液时,搅拌转速应大于800r/min,提高搅拌转速、进行超声波振荡可以缩短搅拌时间;③随着乳化液固含量的增加,乳化液的pH值基本不变,乳化液黏度急剧增大;④添加乳化剂的纳米碳酸钙在水中分散均匀,且粒度均匀,平均为5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