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6.8”洪水是对我们的建设活动进行的一次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人不犯水.水不犯人;人若犯水.水必犯人。人水互犯.灾难探重;人水相和,河定民安。这里的。人承互犯”与“人水相和”两种状况,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防洪意识。“人水互犯”透视的是随意的、盲目的、失去事物普遍联系和固定不变的形而上学的防洪意识;“人水相和”透视的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寄语马年     
有一种理想是拼搏,有一种信念是执著,有一种思想是奋斗......在精神海洋里,我们畅游春夏秋冬。在季节的变换里,我们苦苦追寻,直到又一个春天、又一个新年的到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这既是流行广告的语言,也是我们编辑部工作的真实写照。回首岁月,我们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暴风骤雨,没有消沉放弃,有的只是默默耕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一种毅力、一种顽强,在喧嚣的世界里,经营着一片文字的空间,充实着一方精神的领地。虽然目标遥远,但奋斗不止,问心无愧。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我们需要…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虽已过去1年,但地震给国人带来的伤痛依然刻骨铭心,一年前的灾难与灾后全社会抗震救灾的悲壮场景依然历历在目,“5.12”,这个数字必将栽入中国减灾史册。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我国共建成堤防20多万km,对防御洪水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巨大作用。但堤防本身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运用中还经受外界变迁的考验.延伸距离又长.一旦失事.将带来巨大灾难。抢险是堤防出现险情的紧急抢护,是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特殊战斗,因此.及时总结抢险经验技术并向群众普及.是防汛抢险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汪松年 《上海水务》2005,21(3):57-59,56
造物主在创造三分之一多姿多彩陆地的同时,造就了三分之二五光十色的海洋。世界上的海洋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更多的是付与人类资源、方便和欢乐。南非、澳大利亚共连印度洋、各临大西洋和太平洋,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此行虽浮光掠影,所见海洋不多、认识不深;但其精彩之处不能不让我们羡慕,也不能不让我们钦佩。  相似文献   

6.
王素霞 《水利天地》2006,(10):15-15
1953年,一个寒冷的冬夜,狂风暴雨摧毁了破旧的堤坝护岸.荷兰遭到了可怕的打击。 洪水淹死了近2000人.迫使7万人背井离乡。冰冷的洪水将乡村农庄变成了漂浮着死牛的湖泊。最终有4000多座建筑物在暴雨洪水中倒塌。荷兰人认识到,这场灾难原本会更加惨重,因为荷兰有一半国土,包括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都在海平面以下。然而在这场灾难过后,荷兰人发誓决不让这种灾难重演。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不是人人都能得以实现.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新中国的诞生,使他梦想成真.1929年,中国陕西关中大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旱灾,使本在困苦中煎熬的农民更加雪上加霜.灾害和瘟疫结伴而行,扫荡了一个又一;个村落.上百万人在饥饿与疾病中死去.关中大地上一片凄惨的呼号声。30年代,任惠梁建成,使万物枯竭的关中大地开始复苏.当时,还年幼的何宪斌常听父亲谈虎色变的.叙述那场大劫难.他也曾和小伙伴们壮着胆子,闯进那杂草丛生、一片;瓦砾的废弃村庄.这一切都使他幼小的心灵笼罩着那场灾难的可怕阴影.于是…  相似文献   

8.
在体制转变时期,学会作为群众性的社会团体.在很多方面更难适应.将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为了及时从困境中走出来,我们曾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收益不尽人意。因此在目前的体制下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会仍需继续维持现行的挂靠体制.但必须建立一种相互支持、双向合作的新型挂靠机制。  相似文献   

9.
杨轶 《中国水利》2012,(23):I0004-I0007
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依然不能准确地预测自然灾害,更无法不让自然灾害发生.山洪,瞬间摧毁家园,夺去生命,是目前我国自然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害,也是每年所有洪涝灾害中死伤人数最多的一种.每年汛期,全国各地超过1万次的山洪威胁着生活在丘陵山区、近半国土上中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不可避免,但通过努力,灾害并不一定转为灾难.未雨绸缪,把功课做在前头,抓住灾难来临前的短暂时间,挽救生命远离洪魔,为山区群众撑起一把"生命的保护伞",我国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0.
尽管每一座坝都有潜在的危险,但如果坝的运行状态有连续的监测,迅速得出资料分析的结果以及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的话,多数坝的失事灾难是可能避免的.一、监测仪器  相似文献   

11.
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但对受灾地区的群众,特别是那里的广大干部来说,首要的是先战胜自己,尽快地从低落心境中走出来,不等不靠,以一种不为灾难所吓倒的精神去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战胜灾害。黑龙江肇源县新站镇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抗灾自救、恢复家园中就做到了这一点。1998年夏天,在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抗洪'1.争中,引起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两次重要决口--嫩勺_胖头泡H堤决口、发展村~病除约决H.抓人对在肇源里新站镇。40多f乙_,人术的洪水经过这p涌向大庆油田,使新站镇XO':{以1lU个地。他…  相似文献   

12.
<正>用好了是绵羊用不好是老虎,把这句话用在治水上,我看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人离了水不行,但水多了也会遗患无穷。在古人的心目中,真正的灾难来源于水,尽管如今我们的"灾"字下面是火了,但在古人眼里,火灾不过是一家或者数家之难,而水灾就是整个村镇的灾难了。我们看看甲骨文的"灾"字,与火一点关系也没有。最早的"灾"源自卜辞,是水的横写,是象形字,有恣意横流、左冲右撞之意;第二个"灾"是个象意字,在"川"的三道之间有两斜横,意为川被横断,造成水灾;第三个"灾"是形声字,"川"字中间一竖变成"才"字做声符,显然是个后起字。但不管怎样,"灾"字都是源于水,没  相似文献   

13.
童洪 《四川水力发电》2011,30(3):169-171
映电人面对一次又一次灾难考验和恢复重建中的艰辛,这段历史是沉重而厚重的,但同时,又是令人负重奋进的,因为,没有任何一段经历让映电人从如此之多的磨难中,看到了如此之多的希望和曙光。  相似文献   

14.
让黄河水流清(一)梁恩佐(马萨诸塞大学达茅斯分校物理系美国马萨诸塞02747.)编者按这是一位海外赤子的来稿,他身在异乡,。C系祖国,长期关注黄河并研究黄河的治理,提出很有见解的治黄意见,现刊登如后。1构想干余年来多少灾难随着混浊的黄水滚滚而来。让黄...  相似文献   

15.
五月,令人震撼的五月,全世界的目光一起投向汶川; 五月,令人感慨的五月,我们的爱感动着整个世界; 五月,令人心痛的五月,我们的脑海忘不了那些可爱孩子的脸; 五月,令人难忘的五月,我们挺起顽强的脊梁勇敢面对灾难!  相似文献   

16.
喷灌是一种节水效率较高的灌溉技术.唐山市已累计发展超过100万亩.在连续几年的干旱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总的情况看.效果不十分理想。为进一步掌握喷灌设施在我市农业灌溉中的使用管理情况.总结先进经验,查找存在问题.为今后的喷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就喷灌工程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凋查。通过与县水务局、有喷灌的乡镇、村座谈,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民,摸清了基本情况,并作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龙丽 《水利天地》2008,(9):46-47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刻,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随后,爱拥抱着每一位灾区同胞,感动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天灾无情人有情。汶川大地震,在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让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响亮地诠释了什么是爱。  相似文献   

18.
洪水给人类社会造成了灾难和损失,目前我们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防洪减灾。在防洪非工程措施中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制定不同等级洪水预案、区域规划、洪水保险等,是费省效宏、切实可行的,特别是以洪水预报为龙头的非工程措施尤为重要。实践证明,采取这些非工程措施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把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9.
孙晶 《水利天地》2006,(6):21-21
绥滨县地处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水质较差,水中含铁量一般为20-38毫克/升,含锰量一般为0.7- 2.3毫克/升,长期饮用劣质水,给当地群众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逐步解决了一部分村屯的饮水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建一处工程, 受益一方百姓。  相似文献   

20.
高丰 《水利天地》2013,(11):32-32,46
成因 2010年8月,甘肃舟曲因一场泥石流灾难使一个叫"月亮村"的小村庄从此消失,这个村子里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整整一代人被泥石流卷走.由舟曲泥石流灾难,我们会更加认识到,泥石流的危害甚过于洪水.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