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基于ICC色彩管理的1-bit TIFF在数码打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胶印印刷样张为仿真打样对象,建立标准ICC Profile文件,推导了印刷系统与数码打样系统之间的色域映射关系,并反馈到数码打样系统中进行修正,重新进行色域匹配和二次验证,确保了印刷样张与数码样张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通过选择性校色对打样ICC Profile特征文件进行编辑校正,能将色差降低到打样的要求,且RIP后打样能模拟出龟纹、补露白等,提高了印刷追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数字真网点打样质量控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琪  王茜 《包装工程》2013,34(17):108-112,124
数字打样主要以输出调频网点样张的形式再现原稿颜色,无法通过观察网点形态来衡量印刷效果并反映印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使用加网后数据控制打印机模拟调幅网点进行真网点打样,实验将色差作为主要质控参数,证明了优化后样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从网点形态还原、网点传递特性、色彩还原效果等方面对样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真网点打样不仅能从色彩方面再现印刷效果,更在网点形态模拟方面具有普通数字打样无法替代的优点,可为客户提供真实可预见的印刷效果。  相似文献   

3.
车永华  唐正宁  安君  刘涛 《包装工程》2006,27(6):157-159
简单介绍了数码打样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分析了数码打样设备性能的评估方法,以及使用IT8.7/3色标作为参考如何通过实验方法实现.为了分析印刷样张的颜色可重复性在这里引入了参数CP,CpK,并用这2个参数对印刷过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应用程序的数码仿真打样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文育  顾桓 《包装工程》2005,26(6):31-33
通过对运用Photoshop程序仿真样张的色差的分析,提出了在应用程序下的合理仿真打样工艺,同时针对该工艺流程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优化措施,对纸白色差的改善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为改善图像的整体色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同应用程序的数码打样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楚高利  成刚虎 《包装工程》2007,28(7):50-51,84
通过设计测试版,在严格控制印刷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上机印刷得到标准印刷样张,在此基础上创建反映印刷适性的ICC文件及反映数码打样适性的ICC文件.然后分别采用Photoshop、best proof及elecroc(方正畅流)应用程序,调用ICC文件进行模拟印刷输出,并比较色差分析其优越性.实验表明,用best proof软件进行模拟输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包装》2001,21(6):129-131
随着人类步入以数字化为标志的21世纪,出版印刷领域基于现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始全面从传统的模拟或模数混合工艺向全新数字化生产工艺变革,并逐步向高品质、高效率、高动态、实时化与个性化生产工艺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出版印刷行业面临如何解决基于化学处理与操作经验的传统生产工艺之工序多、材料消耗大、成本高、质量稳定性与重复性差、生产周期长,因而不能满足目前个性化市场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短周期的问题。尤其在出版印刷品验收与付印检验标准与关键———彩色样张的打样实现中最为突出。因此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最优…  相似文献   

7.
李永慧 《中国包装》2010,30(10):43-48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打样系统已成为印刷工艺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印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数码打样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了数码打样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Printopen的数码打样色彩管理实施方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梁静  彭彦平  徐锦林  陈浩  郭晶 《包装工程》2006,27(5):118-120
利用 printopen及现有的实验设备建立了反映数码打样机特性的ICC profile,并运用photo-shop检验其方案的可实施性,同时分析输出样张的色差.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所建立的ICC profile可提高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包装》2003,23(4):73-74
经过几年的推广与行业应用验证,大幅面数码打样这块“金子”终于开始在印刷行业发光。针对不同印刷形式与不同客户,爱普生与多家合作伙伴推出了非常成熟的针对商业、报业、包装以及针对全数字化流程的远程数码打样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全部基于爱普生独一无二的打印技术——微压电打印技术,它可以使爱普生大幅面打印机打印出相当于Dink2微微升大小的4微微升“世纪虹彩”墨滴,而且保证了墨滴的准确落点并不产生卫星墨滴,配合2880X1440DPI的打印分辨率使输出画面更加细致;“世纪虹彩”墨水的特点是打印样张的色彩快速稳定,并且在长时间保…  相似文献   

10.
屏幕软打样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取决于设备还取决于设备的色彩管理程度。本文通过实验对屏幕软打样效果进行了测量和主观的评价,对比了显示颜色与硬拷贝样张的色差,并通过目视评价对软打样的效果进行了主观目视评价。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严格色彩管理的显示器和输出设备,可以达到印刷软打样的效果,显示和硬拷贝间的平均色差可以达到△Eab=3.5,较大色差主要由超色域的颜色造成,大部分颜色的显示效果可以满足印刷的一般要求。文章还对主观评价的色差等级与CIELAB色差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片DSP+FPGA结构的织物自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四片DSP+FPGA流水阵列结构,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采集的视频数字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了织物疵点自动检测。设计了以四片TMS320C62x为数字图像信息处理核心;由FPGA实现系统控制互连的织物疵点自动检测系统;设计了基于直方图统计和基于支撑矢量机的织物疵点分类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有效,能得到满意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数码打样色彩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容  王强  戴俊平 《包装工程》2014,35(1):120-123,147
目的研究数字化工作流程条件下数码打样色彩复制质量精准高效的评价方法。方法将IT8.7/4色表1617个色块进行分区,并分析各分区色差、网点扩大和L值阶调复制曲线与数码样张色彩质量的内在关系,最后统计影响数码样张色彩质量的关键点。结果实验表明1617色表各分区平均色差都在0.5左右,最大色差在3以内,且L值阶调复制曲线光滑平整,这说明色彩复制质量较好。但黄色的点色差比较大,复制曲线不光滑,阶调丰富性再现不好,故应调节与黄相关的参数,提高色彩复制质量。结论综合色差、网点扩大和L值阶调复制曲线与数码打样色彩质量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色彩质量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13.
CTdP(Computer—To—digital—Plate)是计算机直接到印版的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新系统的简称,包括印前工作流程、数码打样工作站、数字制版机、UV—CTP版材及专业显影设备,集成了当今先进的数字制版软硬件技术,推广以后,可以显著加快印刷制版的制作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茜  王琪 《包装工程》2015,36(23):144-149
目的 调频网点的微观立体形态质量会对数码印刷品质量产生根本影响, 选择有效工具对调频网点立体形态进行准确还原。方法 借助明暗恢复算法 (SFS) 对不同数码样张的网点立体形态进行恢复,并基于此分析打样纸张纸面状况对于油墨吸收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采集纸张纵向与平面信息,将其扫描结果与网点立体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网点立体模型准确而直观地还原了单个调频网点及不同样张实地处的网点立体形态, 并且实地处网点质量与电镜分析的结果相互一致。结论 网点立体模型能真实地反映出喷墨过程中的网点传递特征, 电镜分析技术为科学评价样张质量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理论支持。调频网点微观形态特性分析为更好地研究网点微观结构与数码印刷品复制质量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数码打样色彩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梁静  张立辉 《包装工程》2006,27(2):108-109,112
数码打样在印刷工业的色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数码打样系统与色彩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并对数码打样色彩管理系统的合理选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表明,重视并运用好色彩管理软件和专用的ICC制作软件包,是目前提高数码打样中色彩匹配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码打样技术精确模拟自定义专色, 并对专色挂网方法进行研究。在专色实地精确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数码样与印刷样的密度差值随着网点值变化的趋势,并利用分阶段拟合算法对网点-密度差值曲线进行拟合,然后通过拟合公式调整的数码打样密度值与实际测量的密度差值,实现专色挂网的精确模拟。通过对数码打样自定义专色色彩匹配方法的研究,可实现自定义专色以及专色挂网的准确模拟,并可应用于包含大量专色印刷的包装印刷、标签印刷及多介质印刷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杨勇  熊伟斌 《包装工程》2017,38(3):175-179
目的真网点打样使用调频网点来模拟印刷调幅网点,能在数码打样上获得与印刷调幅加网相同的参考效果。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获得数码打样与印刷输出的CMYK-CMYK网点面积率的非线性映射来实现真网点喷墨打样。结果基于BP神经网络的真网点喷墨打样,识别率稳定在95%左右,训练100次左右就能达到收敛。真网点形态变形小,色域映射准确,与标准胶印印张的色差均值为2.24,色差标准差为1.47,色差方差为2.16,色差熵为3.12。结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真网点数码打样和标准胶印印张的网点面积率转换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具有原理简单、转换迅速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无论在网点外观、色域和色差各方面,都比传统数码打样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