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IP电话网关为核心的IP电话服务模式由于受到电话网关处理能力的限制,难以满足大规模IP电话服务的需求。符合MGCP体系的HFC上的IP电话系统充分体现了网关分解,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本语文在对该IP电话系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HFC上基于Cable Modem的IP电话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IP电话及其在线缆调制解调系统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电话采用的信道复用和基于分组交换的传输技术提高了线路传输利用率。HFC网双向改造的完成和DOCSIS的不断完善为开展IP增值业务了理想的接入网平台。本 IP电话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以IP电话的标准。最后,介绍了一种国内开展的HFC网上VolP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HFC网络的拓扑结构、宽带分配及主要技术指标的介绍,提出了在HFC网上传送IP电话的可能性,并对IP电话的组成原理,在HFC网上传送IP电话的方法、特点、发展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信世界》2001,(36):48-48
NMS国际通讯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的一项在VoIP系统中传输双音频(DTMF)信号的创新技术已获得专利。双音频一般称为按键信号。此次获得专利的技术达到两项国际标准,即国际电信联盟(ITU)H.245和因特网工程部(IETF)RFC2833标准,这两项标准主要针对按键信号在IP网络上的传输而制定。 “通过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电脑电话应用程序进行DTMF信号侦测与压缩”(美国专利号6226303)是一项解决IP网络局限性的技术。由于丢包或信号失真导致按键信号的错误处理,是导致IP网络局限性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5.
HFC即混合光纤同轴接入网 ,是利用现有的CATV网中已经接入家庭的同轴线的宽带特性 ,通过将单向传输的电视网络改造成双向通信网络 ,并提高电视网的可靠性 ,减少树型结构的噪声积累发展起来的。它是“三网合一”的理想用户接入网。1 HFC传输IP数据的特点基于把双向HFC宽带接入网作为一个局域网看待 ,接入网上交互业务采用TCP/IP协议是理所当然的。HFC传输设备的标准大多是MCNS/DOCSIS 1.0 /1.1,它采用射频接口协议。射频接口协议正是以在CableModem上透明地传送IP数据包为基础的。应该说 ,除…  相似文献   

6.
IP电话的体系结构和信令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利用Internet传语音(即IP电话)已成为商家聚焦的中心和研究的热点。实现IP电话需要一个新的体系结构,需要网关实现传统电话网和Internet的互连,还需要有别于传统电话信令的新的信令来控制呼叫。目前,国际上有不少标准化组织从事IP电话标准的研究:ITU-T推出了H.323协议体系,IETF的mmusic工作组提出了SIP协议,megaco工作组提出了MGCP  相似文献   

7.
基于H.323的IP电话信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 H.323协议中的 IP电话信令,详细剖析 Fast Connect及 H.245Tunnelling,用实例说明 Fast Connect过程,并阐述了模式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马明 《电信科学》1999,15(4):7-9
本文对信息通信界关注的某些热点技术如IP与ATM、xDSL与HFC、PSTN与IP电话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信息通信界关注的某些热点技术如 IP与 ATM、xDSL与 HFC、PSTN与 IP电话进 行了分析,同时对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简讯     
巨龙公司打造未来高速信息网络2000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于10月24日~28日在京举行 ,巨龙公司以“中国巨龙———打造未来高速信息网络”为题 ,全方位推出网络和数据产品 ,包括核心路由器Om niRouter880 ,GDTOpenIN高级智能网解决方案 ,IP电话系统全套解决方案 ,跨世纪的公话系统HIPphone ,PowerAccess综合接入系统 ,Client -to -ServerVPN ,iCAN9808IP电话网关 ,iCAN9808接入服务器 ,综合交换机系统 ,PCMT无线市话系统 ,SDH传输…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有线电视公司已经拥有庞大的有线电视宽带用户群,而基于HFC网的VoIP系统正是目前在有线电视宽带网条件下综合接入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其中语音业务可利用中继媒体网关设备完成媒体流转换,并通过标准的E1协议接入PSTN网络,以达到充分利用HFC及PSTN网络资源迅速开展话音业务的目的.同时,作为NGN(下一代网络)中的标准部件,VoIP是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之一,在有线电视宽带网所及之处,可以为商业和家庭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IP语音服务.  相似文献   

12.
简单介绍基于HFC网络的电路交换语音解决方案,着重论述基于HFC网络和DOCSIS系统的VoIP解决方案,根据SCN的VoIP试验情况,提出有线运营商部署VoIP业务平台时的难点和应该考虑的问题,最后指出有线运营商应该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积极进行语音业务的拓展,推出有竞争力的语音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如何用纯软件的方法实现HFC接入网用户之间免费的语音通话业务。HFC接入网内的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所以如何寻址是HFC接入网实现语音通话业务的一个难题。采用网络邻居作为寻址地址,可实现HFC接入网用户之间的语音业务。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VoIP电缆电话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各厂商软交换的试验和商业应用,结合长沙有线电视网络改造项目提出了实现VoIP over HFC的具体方案,最后就QoS和安全问题做了小结.  相似文献   

15.
基于HFC网络传输的综合业务终端集电视、电话、Internet于一身,可以让用户在原有的模拟设备基础上接入宽带多媒体数字业务,以STi5518、TMS320C54X、STV0396系统方案为例对综合业务终端中VoIP的系统构成、软硬件体系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HFC较大的带宽可用于多媒体业务应用。简述DOCSIS和PacketCable语音通信平台 ,提出基于CableModem的嵌入式多媒体适配器 (EmbeddedMTA)的软硬件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CableMo dem芯片的剩余处理能力 ,具有低成本和高整合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半解析方法预测和系统标准仿真两种方式,对基于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的VolP系统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非调度算法、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和软切换技术,降低了用户设备(UE)的功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同时,鉴于VoIF业务对时间的敏感性,需在HARQ的最大重发次数和延迟预算之间取折中,以实现容量的最优化.结果显示,在VoIP中引入HSUPA后,容量比采用物理信道(DCH)的R99版本增加了12.2 kbit/s.  相似文献   

18.
罗玮  金纯 《电声技术》2011,35(1):63-66
通过分析现有的VoIP业务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Bluetooth无线传输技术的全新VoIP通话系统.在简要分析了Bluetooth和VoIP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这种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对系统的实现原理和组成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给出了VoIP客户端的软件设计漉程.  相似文献   

19.
Security Challenge and Defense in VoIP Infrastructu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has become a popular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 networks that provides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flexible advanced ldquodigitalrdquo feature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VoIP system and the convergence of voice and data networks brings with it additional security risks. These are in addition to the common security concerns faced by the underlying IP data network facilities that a VoIP system relies on. The result being that the VoIP network further complicates the security assurance mission faced by enterprises employing this technology. It is time to document various security issues that a VoIP infrastructure may face and analyze th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that may guide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and investigate the concerns and requirements of VoIP security. After a thorough review of security issues and defense mechanisms, we focus on attacks and countermeasures unique to VoIP system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current and future VoIP implantations. Then, we analyze two popular industry best practices for securing VoIP networks and conclude this paper with further discussion on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direct future research efforts and to offer helpful guidelines for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终端省电问题,首先对承载VoIP业务的终端省电原理进行了介绍;基于上述省电方式,然后给出了基于TD-HSDPA系统不连续接收(DRX)周期和VoIP业务的建模和性能分析;最后对终端不同移动速度下DRX周期以及相关定时器对基于TD-HSDPA系统下终端的VoIP业务性能的影响和省电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在快速移动时,较短的定时器会对VoIP的业务性能产生影响,长定时器会获得更多省电的机会,特别在单纯VoIP通信环境下,业务的运行性能可以通过使用较长的定时器来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