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子吸收法测定重油中镍、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永倩  张尕玲 《云南化工》2005,32(1):33-34,30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重油中的微金属镍、钠进行了测定,此方法的标准偏差镍为0. 053%,钠为 0.037%,回收率镍为 98. 3% ~102%,钠为 97. 1% ~102%。  相似文献   

2.
基于薄盖灵芝优良的性能,实验用水热提取法提取薄盖灵芝中的有效成分,并将其添加到手工皂配方中。以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皂化温度50℃,搅拌速度500 r/min,灵芝液添加量7. 5 m L。成品手工皂硬度适宜、颜色均一,其游离苛性碱含量为0. 021%,总游离碱含量为0. 155%,总碱含量为6. 753%,总脂肪含量为37. 607%,水分和挥发物含量为12. 75%,乙醇不容物含量为1. 391%,氯化物含量为0. 363%,不皂化物和未皂化物含量为2. 293%,磷酸盐含量为0. 884%,均达到国家手工皂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使用正相色谱柱 (ZORBAXRX SIL)和紫外检测器 ( 2 40nm)同时测定高效氯氰菊酯和胺菊酯。流动相为正己烷 +乙酸乙酯 ( 93+7) ,该方法的标准偏差为 0 .0 7%和 0 .0 9% ,变异系数为0 .69%和 0 .9% ,回收率为 99.1%~ 10 1.3%和 99.7%~ 10 1.2 %。  相似文献   

4.
周敏  冯维  李俊 《粉煤灰》2008,20(1):24-26
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钢渣、粉煤灰、适量激发剂和石膏生产425号复合道路硅酸盐水泥的适宜组成为:硅酸盐水泥熟料为65%~75%,钢渣为5%~10%,粉煤灰为15%~20%.激发荆2%,石膏6%.复合道路硅酸盐水泥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较小的收缩性和较好耐磨性,符合路用性能.复合道路硅酸盐水泥的推广应用,利用工业废料,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双氧威在土壤及水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土壤和水样品分别以丙酮和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DAD检测器检测.双氧威的最小检出量为2.0×10-11 g,土壤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3 mg/kg,水中为0.03 mg/L.土壤中双氧威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3.5%~100.8%,变异系数为3.2%~6.8%;水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6.2%~100.8%,变异系数为0.7%~2.3%.该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及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董涛 《现代化工》2001,21(11):1-6
2000年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从1999年的3.6%上升到200 0年的4.7%.2000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达6.2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2.5%.美国化学工业发展步伐放慢,化工产品增长率仅为1.7%,比上年略有下降.2000年欧洲化学工业已达到化工周期的顶峰,化工生产上升了3.6%.销售额增幅最大的国家是意大利,为13.4%;其次是德国,为12%;法国为10.4%.2000年日本化工生产仅增长0.6%,亚洲化学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其中生产能力大规模增加是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水浴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硒、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1)王水-沸水浴体系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硒、锑含量。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硒和锑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 01 mg/kg和0. 009 mg/kg;相对标准偏差:硒为2. 00%~5. 38%,锑为1. 92%~3. 21%;加标回收率:硒为89. 0%~105%,锑为89. 5%~98. 0%。用国家标准物质验证其准确度,结果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该法成本低、准确度高且操作简便,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8.
山东某铁尾矿铁品位为9. 93%,含铁矿物主要为强磁性的磁铁矿,矿物粒度较粗,-0. 074mm粒级含量为53. 19%,铁主要在0. 2~0. 045mm粒级中富集。为最大限度的回收其中的铁元素,充分开发尾矿的资源和经济价值,对其进行了再选实验研究。最终采用中磁拋尾-中磁精矿磨矿-弱磁-磁选柱精选的工艺流程,获得了产率为10. 93%,铁品位为62. 13%,回收率为68. 59%的合格铁精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质量控制过程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etyltrimethylmmonium ammonium bromide,CTAB)、乙醇和氯化钠对Hib多糖D-核糖检测方法的干扰。方法模拟Hib结合疫苗生产过程中CTAB、乙醇和氯化钠的浓度,分别制备含不同终浓度CTAB(0. 03%、0. 06%、0. 13%、0. 25%、0. 50%、1. 00%)、乙醇(10%、20%、30%、40%、45%、50%)、氯化钠(0. 06、0. 13、0. 25、0. 50和1. 00 mol/L)的D-核糖样品,检测样品的D-核糖含量,并计算回收率。结果 CTAB终浓度为0. 25%和1. 00%时,D-核糖回收率分别为92. 0%和53. 6%,乙醇终浓度为40%(V/V)和50%(V/V)时,D-核糖回收率分别为93. 6%和88. 0%,随着CTAB和乙醇浓度的增加,D-核糖的回收率降低。氯化钠浓度为0. 00~1. 00 mol/L时,D-核糖回收率为97. 6%~100. 8%,随着氯化钠浓度增加,D-核糖的回收率趋于平稳。结论高浓度CTAB和乙醇对D-核糖含量检测有干扰,氯化钠不影响D-核糖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吴金荣  齐大军 《硅酸盐通报》2017,36(4):1412-1416
为研究聚酯纤维掺量和冻融循环次数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制作聚酯纤维掺量为0、0.1%、0.2%、0.3%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对试件进行冻融循环次数分别为0、2、4、6、8次的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聚酯纤维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抗拉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聚酯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2%.冻融循环为0次时,聚酯纤维掺量为0.1%、0.2%、0.3%较不掺聚酯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19.8%、30.2%、13.4%,聚酯纤维的掺入会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聚酯纤维掺量为0.2%时,冻融循环2、4、6、8次时,对应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分别为86.0%、80.2%、70.1%、61.5%.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