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美乡赋     
“长美”不长,在地图上是一个方块;美,就文化方面确有她的特别之处。“长美”二字组合一起,它会帮你解读下文,如品潮州功夫茶,“香也啧喷,涩也啧啧”。  相似文献   

2.
鲁芬芳  熊中富 《陶瓷研究》1995,10(4):207-209
田鹤仙的山水瓷板画鲁芬芳,熊中富(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333001)(景德镇陶源艺庄·景德镇·333000)凡熟悉景德镇民国时期陶瓷名家“珠山八友”的人都知道,“八友”之一的田鹤仙先生以画梅花闻名。而我们近期觅得田鹤仙先生画长38厘米,宽25厘...  相似文献   

3.
刘敏 《景德镇陶瓷》2006,16(4):43-43
陶瓷艺术是一门真正的融合自然的艺术,它集宇宙的水、火、土、气于一体,包涵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禅宗理念,讲究“物我合一”主体与客体在共鸣中同生。陶瓷艺术是讲究美的,即是陶瓷的装饰配合着瓷质,造型以及绘画技艺等而使陶瓷的整体效果向更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邱含 《陶瓷研究》2003,18(2):31-33
与中国山水画同祖同宗的瓷艺山水画,是怎样开辟意想空间的,该文试图从“宾主”中的意象,“开合”中的意象,“取舍”中的意象,“虚实”中的意象合“藏露”中的意象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认为只有通过意象手法,将真实景物变为意想空间。瓷艺山水就会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美。  相似文献   

5.
曲阳 《陶瓷研究》2003,18(1):30-31
二00三年是中国农历癸未年,按地支属肖即为“羊”年。“夜眼含星动,晨毡唤雪开,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伴侣和图腾中的形象,赋于了丰富、美好的理念和瑞祯。  相似文献   

6.
“装饰”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创作手法,不仅运用于各种造型艺术之中,同时也被广泛地运用于陶瓷美术的创作之中,现在我就来谈谈对“装饰”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情有独钟     
徐青 《江苏陶瓷》2000,33(4):33-33,36
雕塑这玩艺儿很尴尬。追宗逆源,在古代雕塑不过是“皂隶之事” ,没有绘画那么风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就有绘画与雕塑谁高孰低之争了)。各种画论、画史汗牛充栋,又有谁见过雕史塑论呢?相传也不过唐代名雕塑家杨惠之《塑诀》的片言只语。没有了“文化典籍”这个靠山,自然也难登大雅之堂了。 论起紫砂雕塑,一没有茶壶那么风光,二不如茶壶实用,不管是论历史久远,还是规模资质,似乎雕塑与壶难以相提并论。论宗说派,雕塑没有时大彬、徐友泉、邵大亨等祖宗压陈;说款论式,它不如茶壶有光货、花货、筋纹之名目…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陶瓷》2011,(6):I0039-I0039
徐国琴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理事,毕业于景德镇美术学校,后随著名大师王恩怀学习陶瓷装饰。经过多年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博众家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其中“童趣”“富贵图”用笔简练,形象生动,内容丰富,饱满,得到行家的肯定,被美名为“牡丹仙子”及最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9.
艺术意境知识 一、意境定义 意境是由艺术形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充分发挥,而造成的一种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加广阔深远的美学境界。意境是对艺术形象的一种极高的美学要求,它是艺术形象的“隐秀”之美高度集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陶瓷艺术创作的成功实现是具有“材有美”和“工有巧”的陶瓷材料物资形态的具体转换,是理性美到艺术美的聚变:陶瓷材料固有的理性是陶瓷艺米创作必须遵循的客观物质基础,但是,在材料的选择与配制上却显示了陶艺家的主观想象;陶瓷艺术的内在理性美与外在形式美是陶瓷艺术家思维及其行为的交融,它聚集于具有理性的物质形态转换之中。  相似文献   

11.
《景德镇陶瓷》2010,(3):I0099-I0099
鄢美娥 艺名(美玥),号(世纪狂人)1973年出生于江西东乡,临川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后进修于陶瓷学院美术系,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世界陶瓷美术家。98年与爱人李辉旗(陶瓷烧炼技师)在景德镇创办了“黉馨陶瓷文化艺术创作中心”并担任主任。  相似文献   

12.
艺术陶瓷的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水平。陶瓷艺术不仅是绘画艺术,也是设计艺术。只有根据器型来设计画面,才能显示出装饰美。  相似文献   

13.
陶瓷从远古走来,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人文特点,伴随着息息相关的生活,形成了艺术,也创造了陶瓷文化,而其艺术和质地的不朽性,更成就了价值的文物属性。陶瓷与美的不可分割,决定了关注和创作,也注定了陶瓷人的责任与不懈的追求,今天的陶瓷艺术不是简单传统的恢复,也不是抱着已有的“文化”一味“传承”,要与时创新,要具时代强音,要创现代“传世”,要打造时代的陶瓷强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陶瓷》2005,15(1):i013-i014
“满桦号”以专营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为主,并长期致力于宣扬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陶瓷》2006,16(4):I0020-I0020
张为邦 1963年生,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1977年3月学艺,后进入新华瓷厂美研室,随父亲张景寿先生(首届陶瓷美术家)学画花鸟,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对名家名画广泛浏览,细心研习,揣摩结合陶瓷绘画,勤练手笔,精研技法,以其聪颖,灵敏的悟性学前人,创新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不仅粉彩花鸟深得真传而且其青花釉里红等釉下综合装饰艺术也自成一格,表现出高雅的艺术情趣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陶瓷》2007,17(3):I0012-I0013
魏柳扬 1962年9月生于景德镇,原籍江西省新建县。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创“积粹斋”工作室。系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艺术瓷厂美研所艺术室主任,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所画师。擅长粉彩、青花及综合装饰,尤精于粉彩人物,攻写兼长。  相似文献   

17.
《陶瓷研究》2003,18(1):24-26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作为文化思想的表征,首先是进入了彩陶彩瓷的形式载体。诚如中国画类一样,陶瓷绘画中不仅有“青绿山水”、浅绎山水”之格,也有工笔山水和写意山水之分了。就陶瓷装饰而言,则有釉上粉彩山水和釉下青花山水更具风韵。可谓“穷春夏秋冬之嬗变,图川流峰岳之精神”。邱含喜山悦水笔耕不辍,以致佳构叠出,在陶瓷艺坛脱颖而出,成为瓷都新生代中的佼佼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可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陶艺制作活动增强幼儿的肢体感知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玩泥”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陶艺以美育人的价值。幼儿园区可通过建立陶艺文化空间,以更开放、更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去感受和发现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景德镇“珠山八友”将国画艺术与文学艺术引入陶瓷装饰,并注重陶瓷画及其它工艺特点,注重作品题材与艺术形式上的开拓与创新,将景德镇陶瓷绘画推上一个新的艺术高峰,给景德镇陶瓷装饰带来深刻影响。由于“珠山八友”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因此,谈景德镇陶瓷艺术,就必须讨论“珠山八友”。只有讨论到“珠山八友”,则关于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探讨才有深度,才得以全面、完整。  相似文献   

20.
徐庆庚 《陶瓷研究》2005,20(2):21-22
1966年,我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毕业,那时刚好碰上了“文化大革命”,我被分配到省陶瓷公司美术室,主要从事陶瓷器形和花面设计以及对全市各个陶瓷厂家设计的器形和花面的审查工作,我们这个美术室是一个艺术创作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一个部门,那时,我自己也画一些艺术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