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是负温施工混凝土的冻害之源,又是水泥水化硬化之本。冬期施工中,不可能将用水量压低至无法施工的程度来避免冻害,唯有合理选择防冻剂,缓解混凝土的初期冻害,并施予热拌、保温、预养和中期保水等综合措施,才能使轻微冻害“自愈”,确保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一、冬期施工混凝土的防冻剂选择我国“三北”地区冬期混凝土施工所采用的防冻剂,多数是复合粉剂。这种复合粉剂至少含有防冻剂、早强剂、减水剂和引气剂四元以上的组分,除了具有防冻、减水、早强和改  相似文献   

2.
陈小刚 《河南建材》2013,(2):107-109
主体结构冬期施工中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或措施不当,使混凝土遭受冻害,将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事故。因此必须根据混凝土冻害的机理和规律,正确使用防冻剂。对主体结构冬期施工中防冻剂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混凝土冬季施工总的原则是在混凝土达到所需要的强度前,保证混凝土不遭受冻害。从节能观点出发,采用不加热的方法进行混凝土冬季施工,目前使用防冻剂是主要的方法。掺防冻剂的主要目的是使混凝土在负温下达到预期的强度,不使混凝土遭受冻害。采用此法的有我国、苏联和北欧。但对防冻剂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仅在RILEM(国际建筑材料及结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的冻害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这里分析了冬季施工混凝土产生早期冻害的原因,介绍了防冻剂中各防冻组分预防混凝土冻害的作用机理以及防冻剂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冬期负温施工中泵送流态混凝土水灰(胶)比较大的特点,以及寒流突袭,防冻剂用量不足等原因而导致现浇结构混凝土初期冻害。从现浇混凝土初期冻害形成原理人手,阐述初期冻害的避免及预防,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阐明冻害的采取挽救的技术措施及冻害“缺陷”自愈的方法。可供寒冷地区结构混凝土设计、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6.
通过工程实践证明 ,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 ,只要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使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的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就可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和冻害 ,提高抗渗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太原高铁南站回迁安置小区住宅楼和临街商铺均为剪力墙结构与筏板基础。因部分工程主体结构处于冬期施工且工期紧迫,通过优化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并做好准备工作,从合理选择配合料等方面把控混凝土及浇筑质量等措施,项目竣工后混凝土表面基本未遭受冻害,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8.
满洪高 《建筑施工》2002,24(6):435-436
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灌注,使混凝土养护阶段不受冻害,更有效地达到预期张拉强度是现场最受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养护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正> CMN外加剂是具有多种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它可以使常温施工的混凝土早强,由于它具有减水作用,故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度,给施工带来很大方便;它还具有抗冻害作用,在正负温度交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冻害能力。近年来,CMN外加剂在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包括高层建筑)的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构件中均已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广阔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每年都有相当长的冬季施工季节。混凝土冬季施工,首先应保证混凝土不遭受早期冻害;为使其不被冻坏,混凝土在冻结前应具有的强度或者必需的冻前正常养护时间是研究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个基本数据。国外,如瑞典的莫罗(G.Moller)认为混凝土不受冻害的安全养护期为24小时,苏联根据米伦诺夫()等人的研究规定混凝土在受冻前应达到 R_(28)的50%,他们试验用的混凝土水灰比很大,坍落度也很大。我国《钢筋  相似文献   

11.
张颖  张粉芹 《山西建筑》2007,33(7):165-166
通过对混凝土的冻害破坏机理和破坏特征的探讨,对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混凝土冻害发生的原因,深入探讨了混凝土冻害的影响因素,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混凝土的浇筑、养生等方面提出了混凝土的防冻措施,以完善低温时期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避免冻土地区公路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13.
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PP纤维)和植物纤维(UFPP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加PP和UFPP纤维均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且UFPP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高作用明显高于PP纤维;此外,掺0.9kg/m3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优于未掺纤维和掺0.6kg/m3纤维混凝土.同时,研究了掺纤维混凝土孔结构对混凝土抗冻融循环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玉树高海拔,高寒地区进行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研究,认为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有效措施是掺入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提高混凝土含气量,当混凝土含气量达到4%时抗冻性最好。对于玉树高寒地区抗冻混凝土,当含气量达到4%时,水胶比最好控制在0.50以内。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抗冻性与水泥用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找出满足混凝土不同抗冻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设计了掺与不掺引气剂的混凝土各6组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胶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冻性能提高;粉煤灰及引气剂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最低值.  相似文献   

16.
王武祥  李娟 《建筑节能》2002,30(2):30-31
本文就混凝土路面砖的抗盐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发现抗冻性合格的混凝土路面砖 ,抗盐冻性能较差。作者认为 ,在寒冷和严寒地区 ,除要考虑混凝土路面砖抗冻性 ,更要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抗盐冻性能 ,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部孔结构是影响混凝土受冻融破坏的关键因素;外掺粉煤灰改变了混凝土的孔结构,增加总孔隙率,细化最可几孔径分布,使混凝土冻融破坏方式由静水压侵蚀向渗透压侵蚀转变,加剧了结构性能的劣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随水胶比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引气型混凝土的抗冻融侵蚀能力明显降低;配制粉煤灰混凝土必须掺入引气剂,以保证必要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18.
橡胶粉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水灰比为0.45的基准混凝土及再生骨料掺量(质量分数)为25%、50%和75%的混凝土在水中和3.5%氯化钠溶液中的抗冻性,并掺入细骨料体积5%和10%的橡胶粉对其改性。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冻性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下降;再生骨料掺量为25%和50%时,其对抗冻性的影响较小,掺加橡胶粉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再生骨料掺量为75%时,其对抗冻性影响显著,掺加橡胶粉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与基准组混凝土相比,最大冻融循环次数仍下降30%以上;水冻的破坏特征为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过大,掺入5%橡胶粉的抗冻性能最好;盐冻的主要破坏特征为质量变化率超过规定要求,掺入10%橡胶粉的抗冻性能最佳;橡胶粉对抗盐冻性能的改善明显优于抗水冻性能。  相似文献   

19.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掺粉煤灰、双掺石灰粉和粉煤灰在不同介质下(淡水、海水、硫酸盐溶液)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掺量为20%或双掺石灰粉和粉煤灰比例为3∶7时,可明显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不同介质溶液下抗冻性能最好的为淡水、最差的为海水。同时得出在不同掺量的粉煤灰、不同掺量的石灰粉和粉煤灰与再生混凝土抗冻性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可供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别研究了掺纤维和引气剂两种措施对抗冻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比空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以及引气剂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动弹性模量的变化,发现纤维和引气剂均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纤维通过本身的抗裂性能,抑制混凝土表面的开裂和剥落,从而提高抗冻性,而引气剂通过优化混凝土内部孔结构,从而提高抗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