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华北煤田底板矿井水分布及突水机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型煤田因受底板灰岩岩溶水的威胁,在矿井向深部延拓中矿井水害日趋严重.总结了华北型煤田区域矿井水分布特征,结合影响突水的各关键因素讨论了下组煤底板灰岩突水的成灾机理.  相似文献   

2.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恒源煤矿开采淮北煤田二叠系山西组六煤层和下石盒子四煤层,是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在淮北矿区的主力矿井之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富水性较强的煤系砂岩裂隙水出水、岩溶陷落柱导水、六煤层开采底板太原群灰岩水突水等充水因素,在矿井建设期间曾发生多次突水淹井事故,矿井受水害威胁严重。通过采用地面顺层注浆对其灰岩水害进行治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淮北矿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扩孔加壁治理太灰水钻孔井下突水,并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为矿井治理钻孔水害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焦作煤田古汉山井田受水害威胁严重.结合典型实例,针对古汉山矿11012回采工作面底板突水成因进行分析,对堵水技术和堵水效果进行总结.认为古汉山井田L8灰岩水是二1煤层底板的直接充水水源;断层沟通L2、O2灰岩水是易导致矿井突水淹井的主要原因.对生产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多模型融合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田中,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现象尤为突出。为准确地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防治煤矿水害事故,实现承压水体上煤层安全开采。基于未知测度-集对分析理论,选用含水层厚度、单位涌水量、充水含水层渗透性、水压、断层影响因子、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岩性组合特征以及底板破坏深度8个指标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采用有序二元比较量化法和区间数模糊决策矩阵EA-TOPSIS排序模型分别确定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主控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之上,基于冲突证据理论将二者进行耦合,得到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主控因素组合权重,保证了对动态模型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有效评价。基于未知测度-集对分析理论,构建单指标直线型未知测度函数及非直线型未知测度函数,并以新汶煤田煤层开采为例,将30个监测点处实测的8个指标值代入,建立多指标综合测度矩阵。引入"置信度"评价准则判定样本数据X_i所属的危险性等级。并通过集对分析,进一步表征新汶煤田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风险总体态势。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吻合。在此基础之上,依据搜集的大量华北煤矿突水案例,以其中典型的15个为例,将建立的模型推广到整个华北煤田底板突水危险性的评价。通过与矿井实际突水情况对比可以发现,模型确定的矿井突水危险性等级与实际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价整个华北煤田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6.
张利标 《采矿技术》2003,3(4):13-13,82
通过对淮北矿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扩孔加壁治理这类岩层中钻孔的井下突水,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为矿井治理钻孔水害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鹤煤公司寺湾井西翼在生产开采过程中曾发生过二层灰岩水突水。在对寺湾井西翼矿井充水水源及充水通道、矿井突水机理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寺湾井西翼的2次突水分别为顶板岩溶裂隙突水和断层破碎带突水。根据西翼地区的充水条件及突水规律,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臣武 《江西煤炭科技》2020,(3):107-109,113
基于鑫黔煤矿21203工作面底板下方中存在茅口组灰岩强含水地层条件,采用常规突水系数法结合矿井物探、钻探、巷道揭露地质情况对21203工作面底板茅口灰岩突水危险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底板隔水性能较好,茅口灰岩突水的可能性较小,工作面实施带压开采是可行的。矿井在制定安全保障措施下进行带压开采,减小矿井资源损失,提高采出率,同时也为类似条件的工作面开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桃园矿底板灰岩突水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桃园矿抽水试验资料及观测太灰水位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底板灰岩水突水的影响因素,结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区域计算出不同标高的突水系数,提出了底板灰岩水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瞬变电磁勘探在Ⅱ617工作面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洪 《采矿技术》2009,9(1):80-82
灰岩水具有水压高,水量大,连通性强,突水通道难发现,突水治理困难等特点。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煤层底板灰岩水的防治一直是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恒源煤电公司矿井在六煤层底板灰岩水的治理过程中,引入了瞬变电磁法勘探,成功地解决了突水通道发现难的问题,为六煤层底板灰岩水的防治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任楼煤矿地下水系统的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任楼煤矿水质测试成果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本矿四个可能成为矿井充水水源的含水层(四含、煤系、太灰、奥灰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它们之间在标型组份,少、微量元素含量上存在的一些差异。同时认为四含、太灰、奥灰三个含水层中的水向矿井渗入时,会由于与煤系水的混合作用而出现水质改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含来水、太灰来水、奥灰来水、煤系砂岩水为主的四种水质模型以及它们各自应具有的水质特点。  相似文献   

12.
奥灰水水害是矿井建设与生产中的自然水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到位而发生突水事故,不仅会影响正常生产,还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危害十分严重。本文分析了鹤壁矿区奥灰水水害原因,总结了其治理水害的主要经验,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奥灰水是汾源井田5号煤层开采的主要水害威胁。采用突水系数法对汾源井田5号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研究。分析了5号煤层底板奥灰水压、开采对底板的扰动破坏,隔水层阻水能力、承压水导升高度、奥灰顶部相对隔水层厚度等因素。结合井田钻孔资料,计算了突水系数,绘制了奥灰突水系数等值线图,划分了井田带压开采安全区、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和危险区。井田带压开采危安区的划分可为汾源矿井带压开采区采掘方案和矿井防治水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桥二矿Ⅱ6117工作面富水区水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刘桥二矿Ⅱ6117工作面富水区水源类别,指导防治水措施的实施,基于矿井历年水化学资料,制作水化学阴阳离子含量三线图,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含水层的矿化度、硬度、离子含量的变化特征,建立水质模型;将该工作面富水区水样与之比对,确定水源种类;最后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建立评判集,进一步确定水源种类的主次关系。判断结果表明:刘桥二矿Ⅱ6117工作面富水区水同时包含有六煤砂岩裂隙水、太灰水和奥灰水,其中以六煤砂岩裂隙水和太灰水含量为主,奥灰水含量次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义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观测孔水位观测、工作面突水水质化验分析比对及工程验证,认为新义煤矿12011工作面突水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水,有少量奥陶系灰岩水有少量参与;其导水通道为工作面回采形成的顶板导水裂缝带及底板隐伏构造带。通过采用以疏为主,其他为辅的治理措施,保证了高承压水上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收集龙东煤矿各勘探阶段及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龙东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本溪组灰岩富水性进行了探讨,得出本溪组灰岩本身富水性相对较弱,但与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含水层有一定的水力联系。研究成果对21煤安全开采及防治水措施的制订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许峰 《中州煤炭》2018,(6):26-30
针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害威胁问题,提出了工作面采掘前底板奥灰水综合探查与评价技术体系,并对保德煤矿81505工作面进行了综合探查与评价实例研究。结果表明,81505工作面在采取物探、地震和钻探等一系列防治水措施后,未发现奥灰水源及垂向导水构造,同时工作面排水能力能够满足正常排水需要,从防治水安全角度出发认为工作面具备安全回采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登封煤田西部矿区煤系地层直接下伏寒武系灰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寒武系地层的层选性、不均一性、各向异性的富水性分布规律和特征,矿区内寒灰水主要以“管道流”为主。针对寒灰水水害特点,提出了防治寒武系灰岩水“浅部以疏为主、中部疏堵结合、深部注浆加固”的具体防治对策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采煤工作面水地质条件及物探资料分析排除了奥陶系奥灰承压含水层对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威胁,工作面出水后对突水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取水样进行水质化验,认为底板局部砂岩含水层与L7灰岩含水层是造成工作面水灾危害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防治水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