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分析服装设计类专业引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阐述服装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点,提出项目式工作室模式的运行方式。结合泉州职业技术大学项目融入课程的应用实例,探索服装工作室制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根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重点教研教改项目:基于高职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编号:JYA1303)研究成果形成的理论性观点。文中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最突出的"校企合作项目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融合难"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有效解决办法,并通过其二级产业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举措,即:依托产业需求定专业目标方向;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建专业课程体系;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引进校企合作项目;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建立项目工作室及配套管理机制;以工作室项目为载体开发课程教学资源;通过项目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与企业协同育人和创新,构建形成"产教融合、学做一体"职教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项目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为契机,注入童装品牌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探析其实践成果。其中包括实施工作室模式的内容、方法、教学效果及教学总结,实现高职教育"教-学-做-体"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学新模式。力求服装专业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新目标,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将所学与所用相结合,为学生巩固就业岗前真实体验岗位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4.
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基本保障。通过对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内涵的分析,发现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即为一是理论结合应用的教学能力,二是专业技术能力,三是指导实践的能力,四是职业引导能力。研究为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评价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教学团队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团队形式,在同一领域的教学体系中,融入该领域的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技术专家、科研人员、行业协会专家等,形成一种能够优势互补的多元化教学团队。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多元化教学团队的建设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均有待提高,针对此问题,我们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让青年教师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在搭建优良教学平台的同时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指出具体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传统的广告设计工作室存在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工作室是实践教学的补充、投入多与产出不成正比等问题,本次研究将从"企业植入式工作室"新的教学模式出发,采用调查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从工作室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工作环境及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有探索广告设计工作室新模式的理论意义以及让企业有深度地、多元化地参与到教学教改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工作室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完成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完成人员:章瓯雁、梅笑雪、竺近珠、郑小飞、郑露苒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服装专业工作室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实施,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校企共同体"机制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一项成果.该项目以合作企业 ——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的产品研发为主体,服务服从于个性化人才培养要求.针对学生特长制定培养方案,分解后的项目易于学生参与和完成.引入企业对员工考核办法,对学生实行项目绩效考核.整个项目完成后,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对项目的成果进行最终评价.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学生与合作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8.
穆红 《辽宁丝绸》2013,(2):25-27,21
高等职业中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其教学体系,要求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相符合的高职教育规律,及符合服装专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校内项目工作室与校外实训基地为"两翼""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岗直通的"三连环"课程体系,通过"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发展相互促进,通过专业建设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吴博  罗振春 《广西轻工业》2008,24(11):187-188
国内艺术院校目前大多实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发展情况不尽相同。近年来,苏州工业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首饰工作室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实施课题研究教学和项目研发教学,在首饰创意设计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饮料生产技术》课程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的核心课程,是实践性强的一门课程,需要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融入到教材之中.通过调研、走访饮料企业,组建校企教学团队,分析饮料生产关键岗位和典型饮料工作任务,开发饮料生产技术活页式教材.校企"双元"合作,以立德树人为使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使用为主导,以饮料典...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服装企业飞速发展,对人才要求更加全面化、国际化,就独立院校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来看,既要符合服装市场对人才技能需求,还要与"一本""二本"和"高职"有所差异,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项目研发等多元化培养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综合应用及快速融入工作岗位等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广西轻工业》2018,(4):143-145
"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专业知识,收获实训经验、掌握专业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更好培养创新性人才,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为例,构建以"品牌战略+精品意识"为研修宗旨的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打通式"的"工作室"课程体系,打造"概念设计到文案制作、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教学模式引领学生组建多个创新团队完成创新项目,与多个设计公司和企业进行合作,在多项省市级比赛、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把现代企业的"6S"管理方法灵活的应用到高职院校传统的机加工技能实训教学中,使实训工作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达到了对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双重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又好又快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广西轻工业》2016,(5):181-183
通过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等方式确定电梯专业所培养目标为电梯安装工、维保工等岗位,围绕这些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及关键能力得出《电工实用技术》课程的教学项目,对《电工实用技术》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模拟电梯专业的工作场景,将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和用人单位分工协作。文章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以提升企业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明确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为突破口,从扩大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规模、丰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构筑"三师"教学团队、共商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等入手,构建成功较有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了学生就业水平,提升了教师能力,扩大了社会影响,校企双主体下的实践教学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王相  凌华 《广西轻工业》2011,27(1):127-129
项目化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项目实施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即通过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模具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其对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探索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契合了高职教育的理念、办学定位和特色。在工作室中,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导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理论知识的讲解为动手能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是对其职业能力的要求,而职业能力主要就是德才的兼备。所谓"德"即职业道德,对待本职工作热情敬业,遵守所在岗位的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个人修养;所谓"才"即能力,就是员工的各项职业能力,包括从事职业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岗位的核心能力以及支持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力。高职高专院校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欧洲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利用实际生产设  相似文献   

19.
"导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导师工作室"在教学活动中的职能进行理性认识。本文以特定对象的教学改革为例,从教学管理、教学团队、社会实践等角度探讨了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导师工作室"的基本职能和身份定位。  相似文献   

20.
探索"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服装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式项目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服装专业群教学改革中的推动作用.研究认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让教学中的产训融合落地,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在工作室的开放教学环境中真实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