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疆西昆仑山地区的造山带,进行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调查该区域矿产资源的现状,发现目前该地区存在造山型金矿、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低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以及铅锌矿床。因此针对这些矿场与矿山的自然环境特征,确定不同矿产资源的成矿规律,确定新疆西昆仑山地区矿产资源的找矿方向,为该区域的资源探采提供合理的找矿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西部地区铅锌矿床具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实现对该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开展中西部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通过铅锌矿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裂隙控矿特征等分析,得出该区域内的具体找矿方向,为实现中西部地区铅锌矿找矿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审章塘钨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为矽卡岩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本文拟以对审章塘钨多金属矿矿床成因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矿区找矿方向及找矿标记。  相似文献   

4.
新疆鄯善县阿奇山铅锌铜矿位于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区带上,由于该地区地质结构特征使得其铅、锌、铜金属矿产资源的含量十分丰富,且该矿床由于发现较晚目前对该矿床的挖掘深度较浅。通过对该地区铅锌铜矿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物理性质等地质成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地质特征,确定该矿床未来找矿方向,为矿产开采企业对该矿床的开采效率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肃红柳泉北山地区成矿特色显著,研究甘肃红柳泉北山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深部找矿启示。通过获取甘肃红柳泉北山地质特征,得到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并发现该地区主要发育形式为断裂控矿构造,研究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机制。通过强化物质组成研究工作、设计综合勘查方案、结合断裂现象定位矿床位置,完成甘肃红柳泉北山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启示。  相似文献   

6.
都兰-玛多地区属于秦祁昆早古生代造山系与青藏北特提斯晚古生代—中生代造山系的交接部位,区内具有多期不同类型构造活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对都兰-玛多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化探方面对区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该成矿带金、铜、铅锌、铬、钼、锑等矿产找矿潜力巨大,并综合考虑区域矿床成因类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矿产分布特征,将成矿带划分为6处(柴北缘Au-Pb-Zn-Co成矿带、昆北Fe多金属成矿带、昆中Au成矿带、昆南Cu-Co-Au成矿带、布青山—阿尼玛卿Cu-Au成矿带及鄂拉山Pb-Zn-Au-Ag成矿带),圈定出4个成矿远景区(柯柯赛Pb-Zn成矿远景区、满丈岗Au成矿远景区、哈图Cu-Co-Au成矿远景区及马尔争成矿远景区),这为该区域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良好,尤其以大兴安岭地区为代表。其北段和中南段近年来发现多处大型-超大型银矿床,结合大兴安岭南段银矿勘探成果,根据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控矿要素等条件,对赤峰地区主要银矿床类型进行划分总结,初步分为热液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喷流沉积型和构造蚀变岩型6大类型,并对赤峰地区银矿床的找矿发现过程进行阐述,最终对该地区的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思路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孕育着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为我国金属矿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斑岩型的铜矿是青海省中北部地区位于纳日贡玛—玉龙矿带之间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就青海省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西藏录龙地区铅锌矿位于多金属成矿带的中东部地区,是该区域内近几年来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多金属矿床。通过开展西藏录龙地区铅锌矿的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通过对地层因素、构造因素、地球物理因素等西藏录龙地区铅锌矿的成矿控制因素分析,并对矿体规模及产状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和成矿期次特征进行研究,得出该区域未来铅锌矿产资源的找矿方向应当以岩体蚀变和矿化位置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由于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所具有的金属资源挖掘潜力,根据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所处地理位置,分析矿床的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采用离子探针、原子吸收等元素含量测定手段,以元素维氏值为依据,检测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岩体中的微量元素,确定成矿物质来源;从压力、温度、沉降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等方向,分析地质物理化学条件,完成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研究。依据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结果,寻找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点,探测矿床周围金属元素,划分找矿区域,分析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本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等多方面分析与探讨,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阐述本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为矿床的找矿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徐家墩龙井矿段铷锡多金属矿床是浙西南地区近年来找矿重大发现之一。该区域矿化分布稳定,受构造及岩浆侵入活动控制明显。本文将对徐家墩龙井矿段铷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找矿标志做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构造带是我国著名的成矿带之一,素有"金腰带"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果洛龙洼金矿床是东昆仑东段一个典型的大型金矿床,虽然该矿床前期已经投入较多的找矿勘查工作,但是矿床成因研究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区找矿工作的突破。本文在研究区域地质演化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该矿床主要受断裂控制,矿体产于纳赤台群千糜岩中,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利用S、Pb、H-O同位素示踪手段确定该矿床为形成于造山过程中的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成因类型的确定为该矿床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为整个东昆仑地区同类型金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香日德哈拉森金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是矽卡岩型铁矿床,并建立了区域找矿标志,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阿城地区处于处伊春—延寿岩浆弧西部与小兴安岭—松嫩地块东部的交汇部位,属秋皮沟—五道岭铁有色金属成矿亚带,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以Fe、Cu、Pb、Zn、Mo、W矿产资源为主,以矽卡岩型矿床和岩浆热液充填型矿床为主要成因类型,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条件显示出优越的找矿前景。本文从阿城地区的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地质背景条件,分析了矿床(点)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总结了其控矿条件和找矿标志,为区域找矿勘查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位于云县-景洪火山岩型铜矿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文章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地层特征、含矿岩石物性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主要找矿标志。希望对该地区寻找铜多金属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肃中南部祁连造山带中、东段和西秦岭西段部分地区埃达克质岩体分布特征和成岩成矿的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分析了与其相关的斑岩型Cu、Au矿床的成矿规律、成矿地质条件和埃达克岩型Cu、Au矿成矿模式,为该地区确定更有效的找矿勘探方向及勘探部署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成矿地带是重要的金属矿床形成地带,近年来,找矿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该地区金属矿床成因类型有很大争议。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收集数据与矿床形成特征,厘定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同时,对矿床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出找矿标志以及方向,以便指导找矿的准确性,为后人提出有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多宝山—大新屯地区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存在较大的成矿潜力,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空间,都有不同类型的矿床分布。该地区因为地质条件优越,整体上是以小规模金属矿床为主,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所以,在本文中,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成矿具有的规律,并提出当前找黑龙江多宝山—大新屯地区的铜金多金属矿的主要问题,并为找矿方向提出有效的勘察意见。下文中,做出相关部署,保证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格尔木地区地山头多金属矿区为研究对象。由于其大地构造位于东昆仑陆块(Ⅱ级),Ⅲ级构造单元属东昆中多旋回岩浆弧带,对这一特殊的地区开展研究,对整个东昆仑地区找构造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很重大的指导意义。文中通过对热液型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及成因等分析研究,同时结合该矿区地质资料,初步断定该矿床为构造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