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是我国矿区中较大的一个多金属集中矿区,其依靠自身的地质条件及岩浆的活动作用,形成不同种类的金属矿床。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此矿区的金属矿产资源,对其成矿地质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在此对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深部勘查方向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江西于都地区银坑矿田是赣南著名的矿物资源产出地,近年来一直被勘查人员及相关部门所关注,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了基底及地质表层的特征化分析,从区域化变质及硅化蚀变两方面研究了金属矿成矿原因,依照对应的成矿原因,结合地质特征的分析,采用多手段化的勘查技术进行铅锌矿、银金矿及其他组合金属矿的找矿方向探究,为江西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铅锌铜多金属矿作为矿区勘查的重点,已成为近年来矿产资源研究的关键方向,以此开展了铅锌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潜力的分析。绘制地质地球化学分带示意图,按照矿产资源在整体矿区的占比,分析铅锌铜多金属矿地层含量丰度,结合矿区勘查数据集合中的特征点,划分铅锌铜元素地球化学分带,提取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根据同位金属元素化学特性分析,判定区域矿产资源赋存情况,为找矿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满足我国铜矿开采需求,对江西地区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矿要素提取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主要针对矿区内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后,明细矿石主要类型,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成矿要素,为今后江西地区铜多金属矿开采提供最新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属矿产资源是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矿产资源勘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首先,对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对金属矿山地质勘查中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流程进行分析,主要分为四步:选择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融合和综合分析结果。经过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金属矿山地质勘查中的使用,可以使勘查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的东部地区,其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成矿时间主要为前寒武纪,矿区深部资源潜力大,但存在矿体的分布较为零散,找矿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此,对秦皇岛地区的条带状金属矿的地质特征中的重力及航磁异常特征、矿区岩浆岩特征、变质作用及热液蚀变以及矿床成因进行探究,并对其成矿的矿区内部成矿条件、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进行分析,为秦皇岛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保障和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强 《新疆钢铁》2022,(2):8-10
通过对新疆和田县白泥滩Ⅲ号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对新疆和田县白泥滩Ⅲ号铅锌多金属矿找矿标志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了该矿区找矿勘查成果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巴日图铜多金属矿勘查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区的大兴安岭中北段成矿带和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之间。通过与南北两个成矿带的对比,对该勘查区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成矿主要与早古生界奥陶系中下统多宝山组地层和燕山早期的酸性、碱性花岗岩有关,与大兴安岭地区南、北两个成矿带的地质特征差异较大。同时对勘查区的成矿潜力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几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作为我国矿产储存大省,其铜多金属矿储量丰富,但由于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失误导致矿产利用率不高。为此提出对江西省铜多金属矿地质勘查特征及矿物赋存规律的研究。从江西省铜多金属矿矿区特征和矿体特征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结合地质特征,探讨铜多金属矿的矿物赋存规律。合理的选用勘查技术进行地质勘查,以提高江西省铜多金属矿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查涌铜多金属矿处于三江成矿带北西段,成矿地质背景较好。在综合对比矿床宏观、微观成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勘查工作进展,对矿床的成矿规律、找矿标志、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成矿热液可能由深部隐伏岩体引起,深部具有寻找岩浆热液型铜钼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针对江西某矿区金矿矿产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指的是金矿开采以及金矿找矿等各项工作,同时在勘查工作中获取与之对应的矿床地质特征数据,以此为基础,企业再结合相关的数据信息制定完善的矿产资源开采规划方案,简而言之,明确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可谓是金矿开采的前提条件,可间接的提高矿产资源开采效率,进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而本文则主要针对江西某矿区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蒙古国具有丰富的矿产储存,其中铜多金属矿储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地质勘查技术及工作中的失误,致使其矿产利用率较低。本文对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某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进行分析,以期为预测该区铜多金属矿矿产资源的探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交界口矿区处于涞源-大河南北东向金-多金属成矿带上,是我部在2002年对该区进行1:5万路线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金矿,通过近十年的地质工作,特别是利用岩石原生晕测量方法及有效的地表工程和深部钻探手段,大致查明了矿区具有以金为主的多金属(银、铅、锌、铜、钼、钛)成矿的地质特征。本文主要叙述了矿区内金、银、铜、铅、锌、钼、钛等主要成矿元素的成矿地质特征,并浅述了对矿区多金属矿化特征的认识,为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金属产业的不断发展,需要金属矿源作为长期稳定的支持基础。随着金属矿石消费的不断增加,对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勘查开发重点和方向研究提出新的研究,分析我国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并且根据我国金属行业的发展情况,我国的金属矿开发重点和方向放在中小矿的开发上,帮助我国金属矿资源达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西龙圩区泥冲矿区位于钦杭成矿带大瑶山多金属矿集区,区域性博白—梧州深断裂和苍梧—大黎隐伏基底断裂交汇处,近期钨多金属矿勘查取得新的突破。本文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围岩岩性组合特征、构造断裂的控岩及控矿特点、燕山早期泥冲花岗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侵入与成矿的专属性、矿体产出及分布规律等矿床地质特方面进行总结,认为泥冲岩体是成物质及成矿热液的主要来源,岩体接触带是成矿有利部位,成分比较复杂的夕卡岩更有利于钨金铜矿富集,矿区外围仍有提升资源量的空间和潜力。该研究对大瑶山地区钨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含水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本文对含水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化特征、找矿标志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在工作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更好地开发鄯善县的金属矿产资源,应对新疆鄯善县多金属矿的物化探特征、成矿机理与控矿因素进行探讨,首先应清楚鄯善县的地理背景和地质构造,然后探讨矿区的物探特征和化学异常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矿体的成矿机理,最后根据上述结果找到矿区的控矿因素,即构造控矿和岩体控矿,总结找矿规律和标志,从而使开采企业对鄯善县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更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种类多、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地质运动频繁的情况下,金属矿产难以长期保存于地下,成型较为困难,也使得勘查、开发金属矿的作业难度大幅增加。本文以地质找矿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作业中的应用为探讨主题,分析地图填图、重砂找矿与金属矿电法的含义,从成矿地质构造分析、地质勘察结果分析以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等三方面阐述地质找矿技术的合理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甸子区区银多金属款曲位于葫芦岛市燕山台,辽西褶带和山海关台拱交界区域。该区域主要发育的是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底层,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底层,北东方向断裂构造。该多金属矿床中,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中生代花岗岩,成矿条件极为有利,造就了目前的辽宁甸子区银多金属矿区。对该矿区进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分析,总结其找矿标志,为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铅锌成矿带是我国较大的多金属成矿带,其蕴含铅、锌和铜等大量的金属矿产资源。随着有限的金属矿产资源不断开发和利用,金属成矿区地质研究对于金属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四川省铅锌成矿带多元素富集特征及金属矿床成因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为金属矿的勘探和开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