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球墨铸铁在凝固过程中的膨胀特性,对铸铁凝固过程中的膨胀和收缩这一对矛盾因素的定量计算,提出了球铁轧辊无冒口铸造工艺,探讨了用该工艺生产的轧辊缩孔与缩松的特性,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冒口尺寸并对性能进行了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冒口铸造工艺制造球铁轧辊是可行的,更经济,且轧辊性能好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2.
对铸铁轧辊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及体积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经过大量的试验确认铸铁轧辊的无冒口铸造是可行的,并实际生产了无冒口铸铁轧辊。该工艺操作方便,适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该厂为线材厂粗、精轧机提供的两种镍铬球铁无限冷硬轧辊的研制过程,包括制作要求、铸造工艺参数及操作注意事项、思辊理化性能及金相组织等。试用情况表明,两种轧辊的强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周旨峰 《包钢科技》2013,39(6):8-9,12
文章提出了铸铁轧辊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温度控制环节和控制范围.铁水熔炼过程要控制好高温处理、合金球铁的球化处理、铁水变质处理温度;轧辊铸造成形过程要控制好浇注温度;热处理过程要根据轧辊材质和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卧式离心铸造复合轧辊外层合金的浇注布流过程、型内冷却凝固过程外合金的熔融过程,探讨了卧式离心铸造复合轧辊的工作层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并在生产实践中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某铸钢轧辊的工艺出品率,节约能源消耗,本研究针对该轧辊铸造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依据无损探伤缺陷位置确定合理的换热边界换热条件,再现了缩孔缩松的位置,并评估了冒口降低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冒口上表面换热系数为2.4 W/(m2·K)、发热效率为25%时,该铸钢辊的缺陷模拟结果与实际探伤结果最为接近。基于此,当减小冒口高度低于100 mm时,铸件本体内凝固缺陷并未加重;而当冒口减少高度超过150 mm时,冒口内部凝固缺陷有进入铸件本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研究了高铬铸钢轧辊的铸态组织、成分分布,通过Thermo-Calc(TCW2)软件对高铬铸钢的平衡、非平衡凝固过程相图进行了计算,系统分析了高铬铸钢离心铸造条件下的凝固过程;总结了铸态组织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改进轧辊的成分设计,控制轧辊铸造组织、优化轧辊的热处理工艺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速线材轧机Ф410mm离心铸造复合球墨铸铁轧辊的试制过程。着重论述了材质选择、球化孕育处理和离心铸造工艺参数控制等问题。试制的轧辊在马鞍山钢铁公司高速线材轧机上使用,轧制量达到了国外设计要求和进口轧辊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鑫  张崇亮 《江苏冶金》2002,30(4):40-42
简述了Φ300mm张减机轧辊铸造工艺的分析及改进过程,加强离心复合铸造工艺参数的控制,稳定和提高了张减机轧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绍顺 《有色金属加工》2011,40(5):43-45,62,12
本文对高速钢复合轧辊的成分设计进行了探讨;从合金元素偏析和铸造裂纹方面,对轧辊离心铸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速钢复合轧辊的机械加工质量要求,简述了磨削参数对轧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离心铸造高速钢轧辊偏析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寒光 《中国钨业》2005,20(2):44-49
偏析严重影响高速钢轧辊组织和性能,离心铸造高速钢轧辊偏析的主要原因是高速钢熔液中存在密度不同的原子簇团。首次采用单辊激冷制带设备制备了高速钢薄带,并对激冷薄带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高速钢熔液中存在原子簇团,提出了改变原子簇团在离心力场的移动规律和提高凝固冷却速度,有利于减轻离心铸造高速钢轧辊偏析,改善高速钢轧辊性能。  相似文献   

12.
李大勇  赵忠茂 《包钢科技》1996,22(1):88-93,121
应用有限差分方法,对球铁件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摸拟.在此基础上,根据球铁凝固中石墨析出引起其体积膨胀这一物性,对球铁件的体积变化情况也进行了定量的模拟计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符寒光 《中国钼业》2000,24(6):30-34
介绍了铸造高速钢轧辊的主要制造方法和使用效果,其中着重介绍了CPC工艺制造高速钢轧辊的性能、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铸造高速钢轧辊的性能,制造方法和在轧钢行业的应用,同时对发展我国铸造高速钢轧辊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轧辊复合层连续铸造法计算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数值模拟轧辊复合铸造法的温度场,得到了使其复合层与辊芯良好结合的工艺参数,采用控制容积法和分段直线拟合曲线,提高了数值模拟精度,提出了连续铸造轧辊复合层界面良好熔合的判据,采用优选法,模拟反推工艺,获得轧辊复合层连续铸造法生产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模拟得到生产良好复合轧辊的必备生产工艺条件,从理论上解决了漏钢,拉拨不同,界面互熔太多,界面熔合不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直径大于400mm铸态贝氏体球墨铸铁轧辊的试制过程,包括试制条件、试制工艺及试制品的性能分析。轧辊先后在650mm轧机上用于试轧厚8 ̄13.6mm、宽240mm的扁钢。结果表明,其使用寿命为原铬钼球墨铸铁无限冷硬轧辊的1.5倍。  相似文献   

17.
对鞍钢离心复合轧辊在轧钢厂的多次检测、标定,认为轧辊在使用中存在两个问题:(1)轧辊耐磨性差;(2)轧辊抗事故能力低。鉴于这种情况,要提高离心复合轧辊的内在质量就必须对铸造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在化学成分不动的前提下,确定加快金属结晶速度,细化金相组织,在总结几年来离心轧辊铸造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三低、一多、一薄”的新工艺。经过两年生产实践证明,工艺参数选择合理,显微组组得到细化,金相组织中各组成物数量匹配合理:铸造成品率显著提高,由1988年的63.45%提高到1989年的92.21%;轧辊使用寿命由1988年的10.1万t/支,提高到1990年的12.9万t/支,最高轧材量达23万t/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显著,每年创综合效益3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冷却壁铸造工艺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炉冷却壁传统铸造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均衡凝固新理论,运用大孔出流,有限冒口补缩新工艺指导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生产的冷却壁表面质量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铸造高速钢轧的主要制造方法和使用效果,其中着重介绍了CPC工艺制造高速钢轧辊的性能、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徐Jun 《江西冶金》1999,19(5):28-30
介绍了发电机大磁轭的铸造方法,采用粘土石英模铸造方法,工艺上设置内、外冷铁、合理设计浇冒口,形成顺序凝固,提高了铸件致密性和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