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法布里 -珀罗 (F- P)微腔的发光器件结构 .它采用 PECVD方法制备的非晶硅 /二氧化硅结构作为微腔中的布拉格反射腔 ,非晶碳化硅薄膜作为中间光发射层 ,通过对一维方向光子的限制 ,使发光层荧光强度增强 ,谱线变窄 .通过调节发光层和反射腔膜厚及折射率 ,可以精确控制发光峰位 .实验结果证明该结构可望实现全硅基材料的强室温可见光发射 .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法布里 -珀罗 (F- P)微腔的发光器件结构 .它采用 PECVD方法制备的非晶硅 /二氧化硅结构作为微腔中的布拉格反射腔 ,非晶碳化硅薄膜作为中间光发射层 ,通过对一维方向光子的限制 ,使发光层荧光强度增强 ,谱线变窄 .通过调节发光层和反射腔膜厚及折射率 ,可以精确控制发光峰位 .实验结果证明该结构可望实现全硅基材料的强室温可见光发射 .  相似文献   

3.
微腔结构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微腔效应,通过调节不同发光层的厚度制作了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器件结构为Si/Ag/Ag2O/m-MTDATA/NPB/DPVBi/DCJTB:Alq3/Alq3/LiF/Al/Ag,其中DPVBi,DCJTB与Alq3的掺杂层分别作为蓝光和红光发光层,在选定490 nm的谐振波长时,通过调节DPVBi和掺杂层的厚度来实现对器件发光色度的调节.当DPVBi厚度为1 nm,电压为9 V时,器件的色坐标为(0.33,0.34),非常接近白光等能点.此项工作为利用微腔效应制作高效率高亮度顶发射白光器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向  委福祥  刘惠 《半导体学报》2009,30(4):044007-4
摘要: 制做了具有微腔结构的蓝色和白色有机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利用TBADN:3%DSAPh和Alq3:DCJTB/TBADN:TBPe/Alq3:C545材料为发光层,在玻璃基片上,依次制备薄膜:Ag为阳极反射层, CuPc作为空穴注入层,NPB作为空穴传输层,ITO为光程调节层; Al/Ag作为半透明阴极,电极的透射率在30%左右。通过改变ITO层的厚度,TBADN:3%DSAPh器件获得了深蓝色发光光谱,色坐标为(0.141, 0.049),半高宽为17nm发光光谱,实现了窄带发射,Alq3:DCJTB/TBADN:TBPe/Alq3:C545器件得到了不同颜色(红、蓝、绿)的发光光谱,实现了对光谱的调节作用。文章对微腔顶发射器件的发射强度和发光光谱半高宽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玻璃/DBR/ITO/NPB/NPB:二萘嵌苯/TAZ/Alq/Al器件结构,研制了有机微腔蓝光发射二极管.将激光染料二萘嵌苯掺于空穴传输材料NPB中作为发光层,Alq为电子传输层,为防止未参与复合的空穴到达金属电极,在NPB:二萘嵌苯和Alq之间引入一薄层TAZ,所研制的微腔器件的峰值位于456 nm,器件表现为较纯的蓝光发射,色坐标为x=0.165,y=0.088.微腔器件的最大亮度为2 500 cd/m2,最大发光效率为0.23 cd/A.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了有机半导体微腔发光增强性质的问题,微腔的发光层由空穴转移型对次苯基聚合物和电子转移型的染料掺杂8羟基喹啉铝质结构组成,通过调节Al和ITO电极之间有机聚合物层厚度达到微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微腔极大地增强了电致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7.
制作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微腔器件,将两种有机材料混合作为发光材料,通过简单改变两种材料的重量比,实现了微调腔长的目的,认为通过合理地调节两种材料的配比,可以实现微腔发光颜色的调节。两种配比的微腔器件均发出半宽很窄的双模发射(8和12 nm),而且调节两种材料的比例后所得光谱的谐振模式和强度均得到改变,但半宽却不变。另外,对比了传统异质结结构微腔和新型微腔的电流电压特性,发现通过将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混合后,器件的开启电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从7V降到4V)。  相似文献   

8.
用有机混合物实现对微腔电致发光光谱的调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做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微腔器件,将两种有机材料混合作为发光材料,通过改变NPB和Alq的重量比(从1:28改变到17:1),达到了调节腔长从而改变器件发光颜色的目的,且器件发光颜色不随所加电压变化;通过合理地调节两种材料的配比,可以实现微腔白光发射。5种配比的微腔器件均发出半宽度很窄的双模发射(8~12nm);与传统的异质结微腔器件相比,开启电压从7V降到4V,亮度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PEN柔性衬底的顶发射微腔OLED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了结构为Ag/MoOx空穴注入层(HIL)/有机层/LiF/Al/Ag/Alq3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FOLED),研究通过改变HIL层的厚度改变腔长实现对微腔效应的调节,制备了性能优化的微腔FOLED。通过器件性能的对比,得到了可用Ag作为反射阳极的顶发射微腔FOLED全彩显示器件优化结构,即蓝、绿和红FOLED对应的优化HIL层厚度分别为100nm、120nm和160nm。  相似文献   

10.
硅基法布里-珀罗微腔的红光发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ECVD为制备工艺,a-SiO2∶H/a-Si∶H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的多层膜,a-SiCx∶H为中间腔体发光材料,制备出垂直腔面的发光微腔.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微腔的多层膜层数和排列顺序,并在250℃下制备出了这种微腔.将微腔样品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对退火前后的微腔进行了反射谱和光致发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微腔能激射出波长为743nm,半高宽为9nm的光,在350℃退火后发光性能进一步提高,而450℃退火后,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