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在不同类型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的差异,探讨其对于颅内感染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9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51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及同期50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分别纳入结核性脑膜炎(T组)、化脓性脑膜炎组(P组)、病毒性脑膜炎组(C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CSF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细胞因子等检查结果差异,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结果:T组LA、ADA、IgA、IgG高于其他各组,其LDH、IGM低于P组,但高于V组;P组PCT、CRP、LDH、IgM高于其他各组,其LA、ADA、IgA、IgG高于V组;V组仅LDH、IgM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组IFN-γ、IL-1β、IL-6、IL-8、1L-10、IL-15均高于其他各组,其IL-12、TNF-α高于V组;P组GM-CSF高于其他各组,其IL-1β、IL-10均低于其他各组;V组IL-4、IL-12均高于其他各组,其GM-CSF、IFN-γ、IL-1β、IL-6、IL-8、IL-10、IL-15、TNF-α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判断颅内感染类型,对化脓性、结核性及病毒性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选取63例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入组时外周血CD4+T细胞中辅助T细胞(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包括IFN-γ、TGF-β及白细胞介素-4(IL-4)、IL-6、IL-9、IL-17,并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GF-β、IL-6、IL-17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其治疗前后IFN-γ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GF-β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IL-9、IL-17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其治疗后IL-6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63例患者中,共有42例于治疗3周后完全应答或部分应答,应答率为66.67%。剔除未应答患者后对比有应答组与正常对照组Th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有应答组治疗前IFN-γ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L-17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其治疗后IFN-γ、TGF-β、IL-6、IL-9、IL-17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观察组TGF-β表达水平与IL-9、IL-17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9、0.781,其IL-6、IL-17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r值为0.880(P <0.05)。结论 :隐球菌感染初期TGF-β抑制可能是导致患者病情加剧的主要原因,而TGF-β诱导Th17细胞分化及促进IL-17分泌功能对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对脂多糖(LPS)+干扰素γ(IFN-γ)刺激小胶质细胞亚型转化影响,并探讨托吡酯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00 ng/mL LPS+20ng/mL IFN-γ刺激BV2小胶质细胞株,同时给予7.5μM托吡酯处理24h后,采用RT-PCR法检测BV2细胞亚型指标及炎性因子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V2细胞磷酸化STAT1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托吡酯显著抑制BV2细胞中促炎性亚型iNOS、CD16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增加CD206和YM1/2等抗炎性亚型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托吡酯显著减少了BV2细胞中TNF-α、IL-6等促炎因子mRNA水平,提高了TGF-β抗炎因子mRNA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托吡酯明显抑制了BV2细胞磷酸化STAT1蛋白表达的升高。结论托吡酯调控LPS+IFN-γ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由促炎性向抗炎性亚型转化,该作用可能与抑制STAT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FQ-PCR技术在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FQ-PCR技术鉴定561株临床分离株,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抗酸染色和培养法.结果:FQ-PCR、染色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8%(128/330),21.8%(72/330),29.7%(98/330),提高阳性检出率(涂阴)16.97%(56/330).菌种鉴定特异性实验符合率为100%.结论:FQ-PGR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胸腔积液引流沉淀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MPE患者120例,所有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引流沉淀物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法),同时胸腔积液行脱落细胞学检查作为对照组(细胞学法);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组织病理法检查出MPE阳性108例,阳性率为90.0%,细胞学法检出MPE 77例,诊断阳性率为64.2%,两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法检出的108例中,明确组织类型者105例,明确率为97.2%,而细胞学法检出的77例中,明确组织类型者61例,明确率为79.2%,两组组织类型明确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积液引流沉淀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对MPE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微创和快速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infection T cell spot test,T-Spot.TB)在肺外结核诊断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016年1月收治的833例疑似或待排除结核患者,均应用T-Spot.TB、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快速测定,分析上述检测方法对肺外结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 :T-Spot.TB诊断结核性疾病的灵敏度为76.8%(331/431),特异性为84.3%(339/402)。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的阳性率为92.2%,显著高于78.1%肺结核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的阳性率显著高于TST、TB-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作为肺外结核金标准之外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在缩短诊断时间、保证治疗时效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环磷酸腺苷联合负压吸引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及肾保护作用探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60例患者为研究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环磷酸腺苷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0)、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胱抑素C(Cys-C)、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IFN-γ、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L-2、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O、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VCAM-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Cys-C、Scr、BUN、KI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酸腺苷联合负压吸引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围术期患者,可降低患者IFN-γ、IL-6水平,提升患者IL-2、IL-10水平,抑制患者炎症,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患者Cys-C、Scr、BUN、KIM-1水平,减少患者肾功能损伤,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分析免疫系统中抗原抗体分子的分布及其特异性作用对研究生命体生理机能、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免疫学研究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的深入,高分辨和高灵敏度仪器得到更重要和广泛地应用。简单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的特点,对近几年AFM和SNOM原位探测细胞表面分子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着重阐述了AFM和SNOM在抗原抗体分子之间特异性作用、抗体分子结构以及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的分布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微波癌症诊断仪自动诊断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癌症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对肿癌的早期诊断,是世界各国注重研究的重要课题。二、诊断仪的物理基础人体的微波热辐射与人体组织温度成正比。由Raylelgh-Jeans 公式可知人体辐射谱亮度B_f=E·2KJ/γ~2 (1)式中E 为发射率,K 为Boltzman 常数,其值等于1.38×10~(-23)J·K~(-1),T 为组织体温,γ为波长。由于肿癌的特异性抗原和超敏作用,病毒、致癌因子等都可刺激血液循环功能,以致肿癌组织的含水量明显升高。于是在微波频段,肿癌组织的介电常数ε和导电率比正常组织都  相似文献   

10.
故障样本少且难以获得是制约智能诊断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的克隆、变异及连续学习等众多智能机理,提出了一种具备新增故障样本在线连续学习能力的免疫连续记忆算法(Immune continuous memory,ICM)。算法采用高斯函数计算空间任一点故障样本(抗原)出现可能性的大小称为细胞因子浓度,并根据细胞因子浓度大小提出尺度可变B细胞(Scale variable B cells,SVB)概念,模拟生物免疫克隆变异机理针对任一抗原形成数量较多但识别能力更强的成熟B细胞,进而提出一种记忆细胞优选策略,对成熟B细胞数目进行优化,形成数量较少且能够识别所有训练抗原的记忆B细胞群用于数据分类。构建记忆B细胞群条件更新机制,对新增抗原进行持续学习,形成识别能力更强的记忆B细胞集,实现ICM的连续学习功能。经标准数据集仿真表明,所提出的ICM算法在同等条件下与其它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经往复压缩机气阀诊断试验证明,ICM算法能够通过不断更新记忆细胞提高其诊断性能,是一种有效的连续学习故障算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以粗蜂胶为原料,研制蜂胶冻干粉的的工艺。结果表明:蜂胶冻干粉的工艺流程为粗蜂胶—→醇溶法提取—→赋形—→冻干—→冻干粉。最佳工艺条件为:(1)醇溶法提取蜂胶的最佳条件:固液比:1:25,乙醇溶液浓度7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2)赋形剂为22%甘露醇,赋形的最佳条件为:22%甘露醇与4%的蜂胶乙醇溶液按76:24的比例混合。(3)冻干条件:预冻温度-74℃,预冻时间2小时,抽真空时间24小时,升温干燥20℃,升温干燥30分钟,冷阱温度为-52℃。在此条件下生产的蜂胶冻干粉的溶解度为87%,水分含量为0.93,总黄酮含量为0.49%。  相似文献   

12.
剪切力对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剪切力作用下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变化。方法:利用改进的灌流及流动培养装置,通过蠕动泵提供稳定的剪切力,同时提供静态培养所需的其它条件,建立体外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流动培养模型。分别对体外培养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加载3,4,5,8,10dyn/cm^2的定长流剪切力24h,同时以静态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玻片上细胞的数量并作细胞计数,α—acti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细胞记数显示,同对照组相比,七刀应力各组的增殖能力都有所下降,5dyn/cm^2切应力作用下,细胞增殖缓慢最为明显.α—actin免疫组化染色提示切应力各组的分化程度较对照组高。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剪切力对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可能促进了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对脐带血单核细胞的分离效果及后期对CIK细胞的诱导培养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国产TBD以及进口GE healthcare牌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提取脐带血单核细胞,用悬浮细胞培养法诱导培养脐带血单核细胞形成CIK细胞,再用血球计数板及台盼兰染色法检测细胞密度及活率。结果:国产的TBD牌所分离的单核细胞分层较清楚,并且方便提取,而使用进口GE healthcare的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的单核细胞数量较多,但经过后期诱导培养CIK细胞发现两种分离液提取的细胞培养到后期数量逐渐接近。结论:国产TBD牌淋巴细胞分离液在用于脐带血淋巴细胞分离提取时较进口GE healthcare牌经济,并且细胞提取方便,后期培养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MRI和MSCT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其在胫骨平台骨折AO分型方面的指导价值。方法 :以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18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MS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比分析两种影像手段对不同AO分型的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情况。结果 :经手术和联用其它检查手段,最终确诊AO分型中B型骨折患者96例(B1型46例、B2型31例、B3型19例),C型患者87例(C1型50例、C2型22例、C3型15例)。MSCT和MRI的诊断结果显示,MRI和CT在B1型、B2型、B3型、C2型的检出比例和确诊精度均相似,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1和C3型骨折的检出比例和确诊精度方面,则以MRI较为理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伤方面,MSCT和MRI的检出情况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显示,参考MSCT和MRI诊断结果制定的治疗方案合理、可靠,表明MSCT和MRI在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治具有明确的临床指导价值。结论 :MSCT和MRI对不同AO分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和其合并伤均有较好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合成着色剂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液相色谱测定法[1]对饮料中合成着色剂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不确定度的分量逐一进行计算,最终合成不确定度报告。结果:当k=2(95%置信概率)时:柠檬黄的含量为(12.1±0.6)μg/kg,苋菜红的含量为(9.96±0.48)μg/kg,靛蓝的含量为(10.0±0.5)μg/kg,胭脂红的含量为(9.98±0.46)μg/kg,日落黄的含量为(9.98±0.48)μg/kg,诱惑红的含量为(10.0±0.5)μg/kg,亮蓝的含量为(10.0±0.5)μg/kg,赤藓红的含量为(10.0±0.7)μg/kg。结论:评估对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合成着色剂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检测结果可信度的保证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强大的文化功能,能够在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传承、创新、辐射和示范作用。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应当成为创新文化的中心,充当创新活动和创新体制的前提与基础,发挥相应的文化引领、精神支持与价值引导作用。因此,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实施创新文化发展战略,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文化意义;二是通过高等教育导引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三是发挥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参与和评论作用;四是发扬“和合”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切实采取以上这些战略措施,才能确保高等教育文化创新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外科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的远期临床疗效,为该类疾病的外科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89例法洛四联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项目包括患者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脏功能改善等。结果 :术后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显示,4例患者于术后30d内死亡,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0.44%,其中以低心排血量综合征(6.74%)、胸腔积液(7.87%)、灌注肺(6.74%)为高发并发症。远期疗效显示,患者生存率为94.38%(84/89),NYHA心脏功能分级1级患者73例(73/84,11.90%),2级患者11例(11/84,13.09%)。整体而言,外科手术治疗TOF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均较好。结论:术前充分评价患者的心肺功能及合并畸形,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个体化的外科治疗方案可使成人型TOF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同时测定舒血宁注射液中银杏内酯A、B、C的含量。结果:舒血宁注射液中银杏内酯A进样量在2~32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银杏内酯B进样量在2~32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银杏内酯C进样量在2~32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方法重复性良好。银杏内酯A、B、C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08%、102.06%、101.6%;RSD分别为2.53%、2.91%、2.25%。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准确,可作为舒血宁注射液配伍溶液中内酯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卡巴他赛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规定,确定卡巴他赛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进行BET法的干扰试验,并测定其最大非干扰浓度。结果卡巴他赛注射液对BE哒没有抑制作用,在0.1mg·ml-11及以下浓度时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卡巴他赛注射液可用BET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