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综述译介     
《丝绸》1996,(1)
综述译介编者按:当前蚕丝生产正值困难时期,全国从事蚕丝业的职工都十分焦虑,有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来信,对蚕丝业如何走出困境,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现将部分来信摘要刊登如下,以供探讨。一、关于蚕桑业发展的思考──四川万县商检局局长余天奇View...  相似文献   

2.
余勇 《中国纤检》2009,(3):46-49
5000多年前,丝绸开始在中华大地散发出第一缕曙光.嫘祖首先发明了用蚕丝织布.此后的几千年中,中国的丝绸衣被天下,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符号,一个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3.
解读蚕丝被     
蚕丝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柔软、健康的天然纤维。我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相传黄帝之妃嫘祖始教民育蚕,到了商周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开始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并远销海外.成为西方上流社会梦寐以求的奢侈品,并因此催生了丝绸之路的形成。直至今天,丝制品依然是人们生活中的高级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4.
蚕丝科学技术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伦 《丝绸》1995,(6):58-59
蚕丝科学技术漫谈白伦(苏州丝绸工学院)80年代末期以来,蚕丝业在我国成为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产业。这不仅是因为我国蚕丝业在国际蚕丝业中地位日益增强,也不仅是因为蚕丝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涌现;而且还因为蚕丝业在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巴西巴拉那州蚕丝业的工作访问,加强同巴西蚕丝业的技术合作,结合我国蚕丝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今后丝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稳定生丝价格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冠峰 《丝绸技术》1995,3(1):43-46
通过对巴西巴拉那州蚕丝业的工作访问,加强同巴西蚕丝业的技术合作,结合我国蚕丝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今后丝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稳定生丝价格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韩国的蚕丝生产和贸易顾国达(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的南部,国土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350余万。韩国蚕丝业属于朝鲜半岛蚕丝业的一部分,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战后,韩国引进日本的技术和设备,蚕丝业在6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70年代...  相似文献   

8.
谒嫘祖陵     
嫘祖业绩盖世勋,首创丝绸民仰恩。蚩尤侵略凶残极,涿鹿大战斩蚩身。 蔽体叶皮从兹弃,衣着文明亘古新。各族团结成一统,崇尚礼仪嫁聚兴。 教民育蚕丝织技,穿林涉水上山村。尊老爱幼济贫病,大倡孝道伦常亲。  相似文献   

9.
入世,风险化解与蚕丝业组织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利群  许莹  赵敏华 《丝绸》2001,(9):1-3,6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蚕丝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均在各种农产品列于首位。入世后,蚕丝业的比较优势将得到更大的发挥,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展,蚕丝业内部的分工会不断深化,市场风险会相应增大。在目前情况下,农户家庭是农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资产实力和知识水平不足以支撑它承受如此大的风险。因此,完全有必要在蚕丝业中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以达到化解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瑞 《丝绸》2002,(10):4-7
通过对蚕丝业规模和结构的实证调查,分析了造成结构性问题的要因及结构性过剩对蚕丝业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结构调整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为历代君王所器重,为此他们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蚕桑生产的命令文告,为我们研究蚕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文章对我国先秦时期的蚕业诏制作了注释,有助于我们了解蚕业发展的早期历史及对有关文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吴静  胡颖梅 《丝绸》2022,(8):130-139
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四川蚕丝业几乎陷入绝境。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中国蚕丝业活动中心从东南转移到西南,国内对于生丝的需求骤然增加,四川蚕丝在全国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地方、中央政府相继出手治理四川蚕丝业,设置治理机构,构建管理制度,改进生产技术等。其治理固然对四川蚕丝业的复兴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国民政府战时生丝统制经济政策运用失当、蚕业生产技术进步迟缓、业内核心人才短缺、整体治理理念缺乏,使得四川蚕丝业的治理终未起到预期效果,导致抗战后期四川蚕丝业缺乏后劲,不进反退。  相似文献   

13.
吴江为丝绸之乡,又处水网地带,境内石桥众多。其上所刻桥联,概括地描述了当地的地理形胜、风土人情、交通水利等。文章辑录了与蚕桑丝绸有关的桥联,与吴江蚕桑丝绸盛况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展示出吴江地区丝绸文化的又一层面。  相似文献   

14.
江浙一带历来为我国蚕丝的重要产区。清以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辑里湖丝的问世,地理位置优越的震泽遂成为著名的生丝集散中心,并在周围乡村形成摇经基地,震泽丝市的盛衰与近代丝绸发展史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周德华 《丝绸》1998,(1):47-49
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庞大的全国性博览会,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化方向的发展,也是中国丝绸业走向外部世界的开端。丝绸行业包括蚕桑、制丝、织造的茧、丝、绸缎等产品等参与了南洋劝业会的展销,对推进中国丝绸业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楼淑琦  沈国庆 《丝绸》1998,(6):43-45
中国古代丝绸技术沿丝绸之路的西传使新疆发展起蚕桑丝绸业,19世纪扎经染色工艺的东传使艾特来斯绸成为新疆的特色丝绸产品。文章介绍了艾特来斯绸的分类与传统制织工艺,并对和田织机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茧丝绸行业经济继续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通过对全国蚕桑生产、丝绸工业、出口情况、茧丝价格,以及行业标准国际化工作的分析,可以看到2011年中国茧丝绸行业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整体良好,但仍然有许多的不利因素。因此,中国茧丝绸行业要以市场为主导,不断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蚕丝业的蚕茧价格形成机制、环节垄断竞争经营、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等核心矛盾冲突加剧等问题,从环节主体地位差异,蚕茧物资性质定位,产业发展意识等方面分析其根源,提出了转变蚕丝业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梁列峰 《丝绸》1992,(1):16-18
蚕桑丝绸业的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且应考虑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及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本文就此探索了化蛹抽查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钱有清  刘文全  杨爱萍 《丝绸》2012,49(5):59-64
通过对全国蚕茧生产、丝绸工业生产、丝绸商品进出口情况、茧丝价格,以及内销市场和行业科技工作的分析,可以看到2011年中国茧丝绸行业经济呈现明显调整走势,总体运行基本平稳。2012年中国茧丝绸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存在的困难与挑战仍不可小视。因此,中国茧丝绸行业要继续围绕增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