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引语从无障碍设计转向通用设计,经过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过程。无障碍设计面对的是特殊人群,由以健全人为对象的设计转向残障者群体,而通用设计理念不局限特定的使用人群,以最大限度提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设计为宗旨,既能够满足残障者群体的特殊需求又能够方便普通健全者的使用。众所周知,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无障碍设施深入普及、制定法律法规系统较为完善的国家,日本的无障碍建设称为"福利城镇建设",其指导思想是:"无论是身体残障者  相似文献   

2.
从当前国际城市无障碍建设的大背景出发,对欧美、日本等国无障碍住房建设现状进行总结,并达成以下认识:在设计策略上,各国同样重视主流住房普及通用设计标准和旧房无障碍化改造;在发展策略上,主要有立法监管、政策激励、市场开发和住房登记等四种策略。最后对我国无障碍住房的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城市正在进入老龄化,对城市公园绿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建设健全、标准的无障碍设施体系,提升水平、完善功能,以满足各类人群的游园需求。  相似文献   

4.
要地铁枢纽作为城市活力高度集聚的场所,其人性化建设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无障碍建设作为人性化建设的子系统,是以特殊人群需求为侧重点的精细化提升。系统梳理广深地铁线网发展、城市无障碍建设发展历程,凝练人性化理念下地铁枢纽无障碍建设的两大作用点——空间可达和设施完备。以空间组织模式为线索,归纳线性串联式和集中并联式两种地铁枢纽类型;运用空间句法工具,甄别不同空间形式下地铁枢纽空间、设施配置与障碍人群行为需求的关键矛盾。最后,以人性化理念为指引,提出地铁枢纽的无障碍规划原则与目标层级,构建不同模式下的无障碍设施配置路径,为广深进一步完善地铁无障碍环境提供设计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5.
王臻 《四川建筑》2009,39(3):6-7
通过对目前国内无障碍环境的需求与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缺乏规划系统性和实施的指导性。提出将无障碍环境体系建设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上,以分区域的分期建设和公共交通的辅助,完善无障碍线路的连续性;以控制性的无障碍需求指标指导具体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之与城市物质空间互相融合,让无障碍环境成为连续有效的城市物质空间。  相似文献   

6.
首先结合无障碍社区研究进展,界定“无障碍社区”的概念;其次,以澳大利亚、美国华盛顿州、中国香港为例,从国家及地区政策回应与建设基金设置、社区支持体系构建、社区无障碍环境更新改造出发,梳理了无障碍社区的国际建设经验;进而结合我国无障碍社区建设的现状,从政策资金联动、机制保障和开放建设方面,提出了我国无障碍社区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谈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生活的重要设施。完善的城市无障碍设施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本文回顾了我国无障碍设施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当前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无障碍设计法规建设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制度保障,体现着城市建设的文明程度。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无障碍设计法规发展较先进的国家,其法规发展历史较长。两国无障碍法律、规定和标准体系构成完善,均已发展至信息无障碍和通用设计阶段,覆盖保障对象广泛,相关的无障碍设计科研开展较早,公众参与较多,并各自具有自身特色。总结美国和日本无障碍法规发展趋势,将其发展特征与我国加以比较研究,最终得出推进我国无障碍法规建设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需求和政策双重促进下,我国每年有大量家庭进行无障碍适老化建设与改造。由于居住者的特定性,居家环境设计应“一户一策”,保证其能够与有障碍人士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匹配。考虑到我国残疾人、老年人数量众多,且居住情况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梳理能解决共性需求又灵活可变、空间集约的智能家居部品,构建不同功能空间的部品配置体系,并从部品研发角度提出设计要点,旨在为我国残疾人、老年人住宅建设和家改工程提供参考,推动无障碍适老化智能家居部品的供给和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戴锏  陈心朗  宋彦 《室内设计》2023,38(5):65-72
无障碍出行环境是社会文明的标尺, 随着社会老龄化,无障碍设施使用需求不断增 长,城市出行面临新的挑战,街道环境无障碍 建设有待提升。本文立足城市街道空间,从视 障人群类型与需求分析出发,以基于视障人群 需求的无障碍设施为研究对象,归纳出街道环 境中无障碍设施的三种类型,包括触觉补偿设 施、残余视觉补偿设施、听觉补偿设施。结合 美、英、日三国建设经验,通过对比三国街道环 境视觉无障碍设施建设理念及做法差异,提出 包容性设计理念引导下的设施建设更具动态性 与有效性。基于此,借助包容性设计的原则与流程,提出营造街道视觉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包容性设计框架。最后结合我国城市街道建设现状提 出若干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