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lanning》2015,(10)
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培养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其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对美术教育工作进行优化。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开展中的问题,提出优化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策略,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6)
从学科特点上来说,美术学科属于人文学科,这就要求美术教学应当实现开放性教学。但是,一些中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依然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中职生个性的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鉴于此,文章对中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开放性美术教学的情况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促进中职院校美术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8)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关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学生今后在幼儿园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课程是研究对学前儿童实施美术教育的一门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构成横向联系,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2)
文章从当下初中美术教育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学科受重视程度不高、存在功利驱使情况等困境入手,分析了彩铅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一些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彩铅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方法,即对比刺激、聚焦细节和多种工具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0)
为了提高我国教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不同领域知识的平衡,生态式教育模式兴起。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融入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学习,强化美术教育的成果,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分析生态式美术教育的特点与优势,结合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态式美术教育模式,希望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促进美术教育改革,解决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赛 《四川建材》2014,(6):291-292
"图纸是工程的语言",如何让高职学生运用这门语言,是高职院校建筑CAD学科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建筑CAD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解析,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0)
中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普通美术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提高专业背景下学生艺术设计水平的关键途径,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教育的必要渠道。文章基于中职院校美术教育内涵、本质及功能,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城市小区环境艺术设计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建筑学教师的海外教育背景与其在国内各建筑院校分布情况,以及对目前我国建筑教育的影响。本文以"文革"为界,根据前辈学者的研究资料,简要介绍了20世纪之初,我国建筑教育的建立、起步与发展的历史;随后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学科评估系统下我国8所建筑院校的师资海外教育背景情况及其影响,讨论了海外经历与建筑院校国际影响力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日本、美国、瑞士的建筑教育对我国当前建筑教育者影响较大,且我国不同建筑院校受海外建筑院校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建筑学科的特殊性,建议不再将博士学位作为建筑院校教师的准入门槛,同时引入受过海外研究训练的毕业生进入中国的建筑教育界,以提高我国建筑院校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8)
美术教育专业几乎遍及所有师范类高校,云南省近20多所院校都设有美术教育专业,然而这些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却值得我们深思。认真研究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每一名高校美术专业教师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4):68-75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建筑专业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中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将该方法应用于中职建筑教学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高校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部分高校对校内实践基地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建立了或正在筹建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实训中心、专业实践为主的工业中心和科技开发为主的创新中心 ,适应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教学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2.
建筑师执业注册制度下艺术类院校建筑学专业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发展,国内近年来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大幅度增长,各大艺术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建筑学专业。建筑教育的国际化接轨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引发了国内各传统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改革。作为一门强调实践技能与艺术结合的专业,艺术院校下设的建筑学专业应该针对建筑系列课程重艺术、重表达、重形式等问题,结合注册考试制度进行教学改革,发挥其艺术学科平台优势,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艺术修养的同时,增强工程技术、实践技能教育的力度,培养具备人文艺术修养并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复合型建筑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土木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提高普通高校土木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两方面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和改革,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高校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此背景下进行高校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当代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寻求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为出发点,从高等教育演变历程、现代教学系统、研究性学习理念以及教师文化等多种视角,探讨教改现状,反思常见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以期为整合古代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可行的高校教改模式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依托国际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参与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多年来,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与欧、美、澳等国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通过积极推进教学主体国际化、科研内容国际化及学生视野全球化的改革,推动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水平,改进了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卓越工程师"要求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培养智能建造工程人才,需要优化实训教学体系。建筑行业正在经历整体转型,一是从人力稀缺导出建筑工业化、二是从管道产品转向零部件产品、三是从一次交讫转为全周期运维;与此对应,土建工程师的适岗能力也有新诉求,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工程能力、建筑工业化的协作能力和产品服务化的数据能力。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解析实训教学与技能习得两大变量之间的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反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可以从设计教学语境、人机交互平台和产教融合课程三个方面优化实训要素的连接关系,重构多专业全周期实训教学体系,契合智能建造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7.
毕业设计对培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联合毕业设计不仅能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而且能夯实专业建设,扩大专业影响力。通过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联合毕业设计8年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等主体与各协同体互动式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落实教育资源共享共用理念,推动教学相长,实现多方互惠共赢,推进协同育人多维度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薛培权 《山西建筑》2005,31(5):135-136
就高职教学计划中《公路建筑材料》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专业院校、专业课程教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考试方式的改革是推动教学改革和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市场占有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龚振文 《山西建筑》2013,(31):245-246
通过对农科院校建筑艺术公选课教学内容的介绍,提出了建筑艺术教学改革的方法,实践证明,采用建筑工程案例式教学,并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改革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一流本科教学。一流本科教学要实现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应强化"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结构设计竞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参考结构设计大赛的良好效果,建议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增加定性结构力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应用训练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